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红旗 《考试周刊》2010,(13):230-232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文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并对剪纸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剪纸艺术”、“学习剪纸技法,感知剪纸艺术”、“创作剪纸作品,掌握剪纸艺术”、“参与作品评价,领悟剪纸艺术”等方面对剪纸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将剪纸教学引入美术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具有实际的意义。同时,剪纸教学也是让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传统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邵靖绒 《小学生》2023,(2):112-114
剪纸是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在美术课程教学中通过美术知识与剪纸艺术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体验和才能。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剪纸艺术,是时代发展对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美术课程与现代剪纸艺术的融合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分析当前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明确满族剪纸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把满族剪纸文化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弘扬我国剪纸艺术的同时,不仅为美术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也积极推动着地方美术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如何在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剪纸技能与美术剪纸创作能力,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给初中美术剪纸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民间剪纸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让青少年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魅力最好的办法是把民间剪纸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引入民间剪纸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美术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剪纸艺术是民间最古老的镂空艺术,透空所产生的视觉效应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其取材于生活,亦是一门民俗文化。本文将本土渔家文化元素融合在剪纸教学中,对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剪纸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从三方面即挖掘渔家文化资源,激发剪纸创作兴趣;借助渔家文化元素,科学设置剪纸课程;深化渔家剪纸艺术,形成特色校园文化,进行小学生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剪纸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晶,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她古朴典雅,造型简洁大方,手法或写实或夸张,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大众的审美理念和思维方式,是最具民族地域特征文化形态之一。一、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剪纸、木板年画、面塑、皮影等其他民间艺术都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剪纸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剪纸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剪纸教学,依旧以传统思想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忽视了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致使学生在剪纸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主要对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费梦莹 《考试周刊》2023,(37):149-152
剪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美术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渗透剪纸文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培养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探究剪纸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基础,就剪纸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打造契合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既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现代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三册第6课《百变团花》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将剪纸这类民间艺术融入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慧 《考试周刊》2013,(49):178-179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是学校教育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相联系的切入点,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皮影、剪纸、香包、刺绣、面塑等庆阳民间美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美术剪纸来认知与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同时,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此,教师可就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剪纸教学是幼师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授课内容,而将图案与剪纸相结合则是一项新的探索与尝试。剪纸和图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剪纸是手工方面内容,而图案属于装饰色彩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把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使这两个内容相得益彰、取长补短。学生更容易理解图案的概念和剪纸剪法。  相似文献   

14.
剪纸艺术蕴含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剪纸作品,通过布置多元化的剪纸作业、开展灵活多样化的美术课堂活动、在美术教学中拓展剪纸艺术知识等,把剪纸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拓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拓宽学生眼界,从而提升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剪纸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在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探讨剪纸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实现剪纸艺术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6.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当作文化遗产留存,所以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融合剪纸教学是对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的挖掘与培养,那么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剪纸艺术教学具体有哪些意义呢?本文中我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剪纸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它起源于汉,盛行于唐。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小学剪纸教学如何体现美术教育民族特点的原则,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质呢? 一、从剪纸的形式认识朴实的审美观 剪纸的形式有对称和不对称剪纸。对称剪纸是用对折剪的方法剪成,纹样成双成对,也有纹样多次重复排列的。如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中,集中编排了剪纸教材,其中《花篮的花儿香》、《青蛙叫g)R呗》、《穿裙子的女孩》等许多课都是采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好演…  相似文献   

18.
剪纸作为民间传统艺术传承的工艺品之一,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剪纸艺术用简单的工具和简练的结构将语言和思想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其如今在我国的美术课堂上拥有一定的地位,在小学的美术教材中剪纸的相关内容一直都存在,这也体现了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不可被动摇的地位,在美术教学内容中融入剪纸艺术,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的意识有所提升,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与艺术的了解程度和热爱,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能够有所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术,是以剪刀、纸为基础并且代表着丰富的寓意象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留存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之中。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剪纸艺术存在流失、失传等现象,为保留这一中华民族特色,将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相互结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小学美术的教育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剪纸技术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它充分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在新疆地区,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引入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能加强边疆地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提升欣赏美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对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意义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初中美术课程中引入民间剪纸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意见,以期为促使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获得高质量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