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里科·费米 (Enrico Feimi 1 90 1~1 95 4)是 2 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 ,是世界公认的中子物理学权威 ,因发现慢中子对原子核反应的影响而获得 1 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反应堆的成功运转 ,从此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 .在费米诞辰 1 0 0周年之际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科学家的生平和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 .一、费米的生平1 90 1年 9月 2 9日 ,费米出生于意大利罗马一个铁路职工的家庭里 ,费米从小热爱科学 ,勤奋好学 ,求知欲强 ,书成了他的好朋友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  相似文献   

2.
对物理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恩利 科·费米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位在53岁的 盛年之际便过早离开人世的科学巨匠,在他 相对短暂的一生中,留给后人的是现代物理 学理论的众多奠基之作以及一个崭新而充满 挑战的原子能时代。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诞生9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前,费米证明了中于轰击核产生新的放射元素以及发展了与此有关的慢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而获得了193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而被后人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费米对物理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甚至天体物理的贡献也是相当突出的,并在一些方面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刘霞 《成才之路》2011,(22):93-I0022
为什么宇宙中充斥着物质而非反物质?这是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未解之谜。美国费米实验室的最新实验认为,宇称不守恒或可解释物质为何能成为宇宙的主导。  相似文献   

5.
费米1901年9月29日生于意大利的罗马,父亲是铁路部门的职员,母亲是一名教师。费米是家中第三个孩子,由于母亲身体虚弱,他出生后不久便被送到乡下,请保姆养育。父母本想把他送走几个月就接回来,但费米经常生病,接回来又没人照看,所以返家的时间一拖再拖,以至于当他回到家中时已经像一个外人了。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14,(7):33-39
正"希格斯"终于得奖了科学家告诉我们,比原子还小的粒子有两类,一类是组成物质的费米子,另一类是传递能量的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获得质量的根源,更是整个现代粒子物理学大厦的基石,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种神秘的粒子。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了一个酷似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这个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学教授、凯维里(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普林斯顿大学托马斯·琼斯数学物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在理论物理,尤其是规范场、粒子物理、超弦理论等方面有一系列杰出的研究成果。他是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杂化弦理论的创立人之一。1962年,格罗斯教授获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196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随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工作。1973年,格罗斯被评为教授,并且被提名为尤金·希金斯物理学教授和托马斯·琼斯数学物理学教授。1985年,格罗斯教授当选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担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格罗斯教授的研究兴趣集中于量子色动力学、超对称场论、弦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因量子场论中夸克渐近自由过程中的开创性发现获得了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6年任国际弦理论会议主席。本刊近日就如何走上物理学道路、如何在物理学研究领域产生新想法、当代青年人如何获得成功等问题对格罗斯教授进行了专访。访谈中,格罗斯教授认为,少年立志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首要方法,坚持不懈是通往诺贝尔奖的必经之路,物理学研究是理解自然运行方式的途径,保持好奇和激情是青年人成功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籍华裔学者崔琦、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表彰他们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于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能够揭示有关物质的内部结构以及动力学原理的更多信息,可能会导致微电子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崔琦是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他1939年生于中国河南省。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物理学教授执教至今。此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另五位华裔科学家是:杏林道和林棉…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学史上的 3位伟人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对待物理实验的态度 ,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另一方面可更清楚地看到只有坚持唯物论 ,把物理实验放在第 1位 ,才能获得真知 ,总结出规律 ,上升为理论 ,并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振宁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成为数学教授,他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学论文。1946年,杨振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像杨振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杨振宁教授在"21世纪的物理学"[1]一文中讲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量的释放可能是最要命的遗产."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核物理学取得惊人进展,1938年发现了重核,可以经过裂变而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个科学发现对人类影响之重大,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也了解对小原子核的聚变,是太阳和恒星能量的来源,……".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E.费米在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石墨反应堆,成功控制核能,并在当年醒悟到"核武器","蘑菇云"是怎么回事时,他讲道:"首先这是非常漂亮的物理学".科技进步的结果是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幸福,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相信人类终将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道德规范,以不断创新的物理科学成就,取利避害,造福自身.  相似文献   

12.
丁肇中的祖籍是山东,母亲随父亲去美国留学期间生下了他。在中国故乡长大的丁肇中20岁时,又单身去美国求学,6年后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1月,安德鲁·戈登经过7年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学习,获得了高能物理学博士学位。他过去几年的大部分时光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研究W玻色子这一奇异粒子的质量。他以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奥本海默、费米和茨曼等伟大的物理学家为榜样,并构想了一个革命性的实验:研究引力是否对粒子裂变产生影响。但现在他要放弃这个计划,他说:“我打算进入生物学领域,那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将细胞作为一种化学机器来进行研究。”这位对岁的科研人员计划参加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分子医学科研项目。他说:“生物学现在就像三。四十年前的…  相似文献   

14.
<正>恩利克·费米,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现代核物理之父,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00号化学元素镄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费米也是一位善于启发人的教育家。费米对问题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他特别擅长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处理的简单问题。费米思维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省力的思维法则,具有普遍适用性。根据费米理论,任何问题的复杂化都是因为没有抓住  相似文献   

15.
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努力和勤奋,他们在背后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汤姆逊也不例外。他28岁就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安验室物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16.
1883年,一个迷茫困惑的年轻人走进了柏林大学的亥姆霍兹实验室,3年后当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获得学位的博士,10年后他在热辐射领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并引发了物理学理论的一场革命,他就是1911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维恩(WilhdmWien).  相似文献   

17.
正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发现强磁场中共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成具有分数分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这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他们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01年9月29日,恩利科·费米出生于罗马。费米童年时代就酷爱物理和数学。中学毕业后报考比萨高等师范学院,名列第一。所作论文《声的特征》,见识卓越;这份试卷至今还保存在该学院的档案中。他于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德国和荷兰深造;回国后,在罗马大学任教理论物理学。 (一) 费米在罗马时的成就在理论物理学方面,费米于1927年独立发现了费米统计。由于费米统计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他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1933年底,他成功地建立了β衰变理论。这是一项有关基础理论的工作,非但本身的结果很重要,而且对汤川秀树的强反应理论  相似文献   

19.
《学习之友》2012,(7):50-52
200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接到一个课题:研究大学招生的宪法平等问题。他本来以为这项不带任何敏感内容的课题进展必然一帆风顺,但是调研开始之后,这位在美国获得生物物理学和政治学两个博士学位的学者,又一次体验了“中国特色”。“总的来说,近在咫尺的国内大学调研要比远在天边的国外大学难度大得多。”他感叹道。  相似文献   

20.
刘玉显 《物理教师》2000,21(8):41-42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一下子撼动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基础,使人们对那个近乎完美的经典物理大厦产生了怀疑.奇妙的X射线预示了微观世界黎明的到来.1X射线的发现 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在做放电管阴极射线实验时,已发现放在管子附近的照相底片有感光迹象.但由于他思想上缺乏必要的准备,没有深入思考.因而便与一项重大发现失之交臂.而伦琴则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发现了X射线,并由此获得了1901年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奖.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实验室里对阴极射线进行研究.为了排除其他光的干扰,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