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益群 《考试周刊》2012,(86):184-184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有效教研”的管理成为了现今幼儿园教研管理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为切入点,阐述了搭建推进平台、借助主题教研、建立“反馈机制”的“有效教研”管理模式,探索了幼儿园“有效教研”的管理策略,旨在为关注“有效教研”管理研究的幼儿园提供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我校在认真学习研究了各地校本教研经验的基础上,配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策略、新要求,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形成了“教研四备制”。“教研四备制”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赞赏。  相似文献   

3.
席广涛 《广西教育》2006,(1A):48-4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要求教研员不能再以“权威”的角色自居,必须由居高临下的理论宣讲者转变成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研员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任务驱动”的简单方式开展教研工作,而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研氛围,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因此,采取观摩式教研、主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自主式教研、互助式教研、随机式教研、网络式教研等教研方式,是适应新课程,实现教研员工作方式变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县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新思路.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教研模式上由原来的“一级教研”到“二级教研”.再逐渐升华为”四级教研”模式,切实实现校本教研模式的转变.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杨昭 《江苏教育》2007,(11):32-34
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教育改革的速度与强度不断地增大.带来了许多新任务、新矛盾。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积极调整教研工作的思路,整合教学研究的资源,“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在区县教研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把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研工作的改革融合为统一发展的过程,搭建起我市教研工作的基本架构(简称“333”架构):  相似文献   

6.
所谓“双新”,即教学新秀与教学新苗。顾名思义,新秀,即崭露头角的优秀教师;新苗,即刚显示出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组建一支“双新”队伍,吸纳他们投身于教学研究行列,培养教研后备人才,增添教研活力,创新教研形式,可使教研阵地增加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教研是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需求出发,历经20余年四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和持续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该范式坚信教研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要聚焦改课,改课需要教研组织、文化重建;以“混搭”专业实践共同体为载体,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重建了教研活动机制,教研员、专家全程陪伴,集体会诊,适时示范,教师“抽签+自荐+推荐”,人人卷入,深度合作,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实践表明,该范式有效助推了教师全员的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校本教研中心的成立是重庆两江巴蜀中学“重庆市首批校本教研示范校”创建的宝贵经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因此有了一个重要平台。校本教研要解决实际问题,重在行动研究;强调师生为重,坚持质性研究;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出发点,具备自发自主特性;教师广泛参与,对于全面提升校本教研品格,践行立德树人要求意义重大。重庆两江巴蜀中学校本教研,坚持以“小灵准”为教研根本,“真新实”为教研方式,坚持在“据名校创新校”集团办学进程中,探索新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很多农村初级中学都提出了“教研兴校”的理念,但是,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理论水平不高,教学水平偏低,加之没有正确理解教研活动的涵义,开展教研活动非常困难。本文针对这一困难,以初中数学为例,介绍教研活动的涵义、如何从微观细致的角度研究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掌握新课程体系,从而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对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杰 《江苏教育》2023,(41):28-31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需要我们在教研转型的道路上再出发。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必须完成“三大”转型,即从聚焦“育分”向聚焦“育人”转型,从研究“教好”向研究“学好”转型,从关注“主阵地”向关注“大阵地”转型,这样才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胡惠阂在《上海托幼》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园本教研”对我国传统的教研理念和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传统教研”的区别也越来越鲜明。我们对“园本教研”有以下四点新认识:第一,“园本教研”是专业取向而非行政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教研工作始终围绕着“精品课程”与“生长课堂”这两个关键词展开。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这一平台,中山市展开了区域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新模式。与此同时,秉承“教育即生长”的理念,我们倡导...  相似文献   

13.
技本教研已经成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着力点,日益受到教师的更多关注。本文从学校的实践层面出发探讨了信息技术介入校本教研的新范式——“青蓝时间”的流程与具体操作,反思这种新颖的校本教研方式的优势与弱点,试图以此提供一个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形式,拓宽新课改理念下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注学校教研文化建设,探讨其内在机理与外部支持因素,这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新文化创生的重要策略。但是,当前学校教研活动更多关注具体“事务”,忽视了教研中“人”的发展,缺乏一种“长程”教研意识,存在着诸多“形式化”的倾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学校教研之理想价值的发挥。新型的教研文化应注重在“成事”中“成人”,深化对教研的多层次理解,在学校的日常变革实践中促进新型教研文化的创生。  相似文献   

15.
当新课程改革经过“活动化”、“制度化”阶段后,新课程改革实质上已进入了“文化构建”阶段。“主题式”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活动。更是一种新的教研文化,它与传统的教研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教研的背景,还是教研的内涵和策略。“主题式”教研都有别于传统的教研,“主题式”教研应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实践证明:教研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为促进区域教育质量的高位发展,杭州市上城区聚焦“以审辩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数学课堂变革,提出“推进小学数学‘审辩课堂’的教研转型”新命题,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可操作的实施机制。“支架式教研”是一种既能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又能提升教研实践水平的新型教研方式,尤其重视“研究”过程,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破解教学难题、提升专业认知、形成专业智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小学段利用辖区内教研资源,开展片区教研的探索与实践。在片区教研中,通过创建片区教研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了“巡诊式”、“同课异构式”、“年级递进式”、“专题研讨式”等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校本教研纳入五级教研工作体系。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研体系吸纳校本教研的时代背景和逻辑起点。校本教研对新时代教研体系的定位与定性具有重要功能。教师、教研员以及教研机构,需要以新的角色和功能,参与教研体系的构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成为“上下联动”的结合部。进入新时代,要推动教研工作的转型。“基于证据”“社会情境”“本土知识”“议题设置”与“议程推进”,是教研工作转型的“DNA”。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校本教研与教研工作的理念转变和实践转向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微课教研”要关注要实践要评价,就是说“微课教研”是在乐意关注、快乐实践、积极评价的环境中创造了“微课程”。因其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容易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因此,有关注、有实践、有评价的“微课教研”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转变,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微课教研”引来了“微课程”,如何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视域下团队组织将是未来科研的基本形式之一。文秋芳教研团队以“产出导向法”为抓手,构建了“云连接论”理论,首创了云教研共同体,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校本教研建设探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校本教研团队建设研究需要结合校情和教情响应新文科战略要求,积极利用外力推动内力,有效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推动教改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校本团队参加产出导向法云教研共同体研修经历,思考新文科时代背景下外语校本教研团队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