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王延松所编著的《音乐心理学导论》共分为八章,其中大脑与音乐、语言与音乐、音乐记忆、心理学概述等章节分属音乐心理学基础部分,从分析音乐与人体生理功能、心理发展及潜意识的内在结构与关联入手,科学合理地论证音乐对人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心理发展章节,作者引述弗洛伊德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及相关人格心理学概念,并以"音乐审美"篇章作为全书的重点,归纳并探讨音乐审美对人体各项心理活动、思想规律及生理行为的影响,揭示音乐潜隐的心理教育作用。随后,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的音乐""音乐教育心理"的阐述,系统而全面地引出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逐层引出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手段与方略。在"音乐心理研究内容"章节,作  相似文献   

2.
埙声悠悠     
周世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心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副理事长,美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全国大会会员。 专著《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填补了国内外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空白,其中,《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相似文献   

3.
音乐与心理调适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大学生群体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本文提出了音乐与心理调适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阐述了音乐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的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了音乐促进人与自然的沟通;音乐促进人与社会的沟通;音乐促进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沟通;音乐还可以建立人的信仰找到心灵的家园.强调了音乐对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作用,提出了音乐与心理调适课程对预防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音乐心理教育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以及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施加心理影响并与学生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通过对音乐心理教育内涵与价值的探索,从转变角色、增强能力、提升素养、注意方法、讲究策略五个方面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期待.  相似文献   

5.
高校音乐教师及音乐工作者是有着自己行业特殊心理状态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音乐教学的心理特殊性以及高校音乐教师心理现状的调适,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亟待重视的问题,通过对音乐教师的心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心理调整与保健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科与音乐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探索音乐学科的奥秘的一中学科,音乐心理学科的建立填补了音乐学科在表演实践中心理理论的空白,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多元化发展。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科,声乐表演心理的研究是音乐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学科,随着音乐表演的发展和成熟,音乐表演中的歌唱心理、演奏心理也成为舞台实践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分别从声乐表演中心理调节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论述,希望对声乐表演上的舞台实践添加助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心理调适的心理效能、机理及形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音乐具有表情与达意、诱发与感染、宣泄与释放、转移与转化等心理效能。音乐被用来作为心理调适的手段的机理在于音乐运动的节奏、旋律、变化的周期性及展开过程,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尤其是情感心理活动模式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两者可以产生合拍共振。音乐心理调适的方式主要有欣赏法、活动表演法、背景法、渲染法、同质导入法和异质转移法等。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与行为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上变化,对音乐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心境,并努力避免和克服消极音乐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从心理效应中汲取丰富的教学营养,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与行为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上变化,对音乐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  相似文献   

10.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怡情健身,对人的心理生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在对音乐教育的心理生理健康功能进行阐述及对中职生的心理生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的途径与措施,为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训练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Abstract:
In vocal music teaching,cultivat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Training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adopt different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singing so as to rais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声乐表演艺术是通过歌唱性的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来创造声乐的艺术形象。依据声乐表演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因素在声乐表演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传统的心理咨询已经难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要,利用音乐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可以很好的弥补其他方式的不足,其主要途径有:开设音乐课程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创建音乐心理减压室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开展音乐心理干预讲座,引导学生主动接受音乐对其心理危机的干预。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情感表现和音乐想象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和富有魅力的重要条件。两者均是表演者艺术表现中重要的心理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对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将自身的思想感情真正融入到作品之中,将情感和理智准确地予以结合,以及不断扩宽、丰富生活积累和形象感受等,都是音乐表演者培养和锻炼良好心理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通过对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重要性的分析,指出了心理因素对演唱者在训练及歌唱时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列举了几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演唱者成功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演唱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即从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做好充分的准备、端正演唱心态、丰富演出经验以及临场的放松练习等多方面着手,进行调节,以确保正常演唱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加重,青少年也不例外。在心理干预过程中,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音乐心育是一门艺术,运用音乐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效果如何受多方因素的制约。要真正实现音乐心育终极目标,对音乐教师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音乐心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7.
音乐因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而吸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其心理机制及神经基础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研究者们围绕音乐的认知加工和情绪体验及其神经基础、音乐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音乐心理学及脑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诸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脑认知机制上音乐加工与语言加工的关系、音乐情绪加工及其脑机制等是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缨 《甘肃高师学报》2004,9(1):116-118
音乐学习是促进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音乐学习理论来源于音乐学习同时又指导音乐学习。因而对音乐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是对音乐学习的心理因素及规律进行探索。音乐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 ,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的演唱和演奏 ;学生懂得了音乐学习心理问题 ,才可以使自己更为积极地运用心理规律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鉴于音乐治疗功能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现状,本研究主要探讨音乐治疗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音乐治疗理论,积极开展音乐治疗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与实施,改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