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謇与中国近代两次经济立法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在从事实业救国过程中对经济立法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近代中国第一、第二次经济立法高潮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民初经济立法高潮中他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为中国近代经济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张謇的经济立法思想、立法实践所得历史经验教训,以及他对“振兴实业”、“法制建设”、“政治改革”三之间关系的有关认识,都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很难有另一个人既是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又是思想家、政治家。张謇的思想是那样的博大深邃,性格是那样的倔强坚韧。直至今天,我们还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张謇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二”事业!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值此第二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本报摘要发表由中央电视台、南通电视台制作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张謇》的文字本,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政治活动家.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张謇:"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其实,讲到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不能忘记张謇.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謇系近代中国博览事业的开拓人之一,但过去对张謇在这方面的贡献论述不多。本从张謇对1903年日本大阪博览会、1906年意大利米兰渔业赛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的参观和参与,以及创办南通博物苑等活动,具体说明张謇在推动中国近代博览事业方面的巨大贡献及其对举办近代博览事业的思想主张。本认为,张謇所从事的近代博览事业,不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观察张謇之近代“绅商”、“儒商”性格的一个绝佳视点。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张謇对中国近代教育的突出贡献,既体现在他们相似的教育活动上,也体现于他们不同的教育实践中。梁启超对“新民”教育观的打造,彰显出理性的光芒;张謇对近代南通教育体系的创立,凸现出实践的魅力。梁启超启蒙教育的全面开展,为国民性改造打开了一条通途;张謇实业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实业人才的培育树立了典范;梁启超转战全国,四处办学,显示出他兴学活动的广博特征;张謇立足南通,辐射东南.体现了他有序发展的办学思路。梁启超于理论上的引导和宣传,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启蒙家;张謇在实践中的创新和贡献,同样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实绩最显著的教育实践家。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思路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对张謇的研究日益深入,成果丰硕。中学历史课程以学术研究为依据,重视张謇办实业的典型意义,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  相似文献   

7.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末光绪年间甲午恩科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教育思想是深刻而丰富的,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同样是丰富而深刻的。今天我们探讨研究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很有现实意义,对我们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呼唤学校的“诚信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些日子,我去江苏南通市参观张謇故居。张謇不仅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实业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家之一。1902年,他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间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建校时,由张謇手书的校训是: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十年以后,1912年他又创办了南通纺织专科学校,校训是:忠实不欺,力求精进。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近代化史上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近年来,学术界对他的经济思想及其实业活动、化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以及在清末立宪中的表现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然而,他与袁世凯的一段交往,却鲜为人知。从张謇与袁世凯交往可以窥探中国在晚清民初的环境下各种势力的交叉、分隔中,袁氏如何夺取政权,登上总统的宝座。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势单力孤,袁世凯以掌握新军实权这一政治军事资源,同晚清地方士绅特别是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力派联合,取代了清朝的统治。这里有历史的必然逻辑,而决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0.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癸卯东游日本学习考察是他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兴办实业的转折点。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使张謇得以实现多年欲游历日本、考察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办学经验的夙愿。研究张謇癸卯东游的主客观原因,不仅可以加深对张謇东游全过程的研究认识,也是全面地理解东游乃张謇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謇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先驱,他独立自主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意识,创建中国近代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勇气,勤俭办企业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工兴教,以教促工,教育救国的思想,经济立法和浓厚的风险意识,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韵以及注重生态环境的理念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张謇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程绍珍张謇字季直(1853—1926年),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亦是中华民族为雪国耻,百年奋斗中的杰出人士之一。一、以实业振兴经济,以教育促进实业1888年至1893年张謇掌教于江苏赣榆选青书院和崇...  相似文献   

13.
张謇感动中国——纪念啬翁诞生1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张謇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1896年至1899年,他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状元办厂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大生纱厂的初见成效,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张謇自己。他由此发轫,先后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创建通州师范学校,设立南通博物苑,乃至参与举办南洋劝业会等等,无一不是在神州大地上萌现的新事物。张謇具有世界眼光与现代意识,尽管宣称弃仕言商,却始终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张謇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事业并非局限于实业与教育两大部类,而是谋求通海地区经济、化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吴良镛院士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意即这是中国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近代城市。然而,张謇的最终目标又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成这“第一城”,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理想城”的示范与推广,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幸福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笔者认为,不仅是轻工业,在谈及中国近代教育时也不能忘记张謇这个闪亮的名字。胡适称他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因为他精心创办的大生集团以破产而告终,但从教育这个层面上说,他永远是个英雄,是中国教育史上大写的人!从教育的视角来考察张謇,我们发现:首先,他是一个教育家;其次,他是一个出身科举的教育家;再次,他  相似文献   

15.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甲午科状元,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显著业绩和广泛影响的实业家、教育家,对我省、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过贡献。张謇在20世纪初,曾是我国政治运动中立宪派的重要人物,先后任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袁世凯政府农商部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等职。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特别是在中国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张謇见国事日非,开始寻找救国之路。他始而主张“实业救国”,随着  相似文献   

16.
张謇择师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学养深厚,远见卓识,知人善任,择师之举,可见一斑。 一是延聘有真才实学的名师。张謇是清末的一个状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择师问题上,他确信“名师出高徒”,认为学校办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1902年5月,他在南通城南千佛寺故址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曾先后对外延聘了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朱东润、吕思勉和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等名师来校任教。张謇也注意从南通本地网罗人才,当时有时称张謇身边一“龙”一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謇怀揣中国梦,办事业,兴教育,在江海大地上缔造了自己的"工业王国",打造了推进近代化的"南通模式",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通过对张謇史料展示,折射出民末清初的社会变迁,同时也彰显了近代实业家们的强国梦。应用这些史料,在知识与能力维度达到提高阅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维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数十年中,他顺应时代潮流,身体力行地在实业、教育、公共事业等方面进行了近代化实践,无论对当时还是以后的中国,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张謇的思想与实践,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即旨在从张謇事业的整体性出发,对张謇的“地方自治”作一尝试性评论。 张謇办实业、教育、公共事业,其目的是按照他的理想整体性地改造社会,这一点在他毕生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实际上是“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换形式,用  相似文献   

19.
南通在近代的领先发展,是清民之际内轻外重特殊政治架构的时代产物。张謇经营的地方自治,做到了对南通地区社会整体性立体型的改造和重建。张謇的自治实践开创了中国知识分子“穷则兼济一方”的人生新道路。张謇承传中国古代志士仁人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遗产,并以毕生心力付诸实践,成为继汉魏之际的田畴之后,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自主地经营地方自治而获得辉煌成果的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区域社会改良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就近代张謇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张謇构建的中国近代比较超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和近代社会体育教育体系以及两者比较完美的结合,成为20世纪初中国体育教育史上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开拓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