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五年多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步。对口支援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了西部地区高校办学质量,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总结和分析了五年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对口支援下推动高等教育与所在地区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2.
走向“合作”: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走向"合作"有利于东西部高校共同发展,是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进入深入推动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东西部高校对口合作的因素,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积极构建促进东西部高校合作共赢的政策环境,以推动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成功走向对口"合作"。  相似文献   

3.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有力地促进了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当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应该实现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建立行政指令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2001-2011年对口支援成效分析,认为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校双赢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受援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实施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随着东西部高校的深度参与,受援高校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方面逐渐模仿、接近以及同形支援高校。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文章从强迫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探讨对口支援背景下东西部高校同质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口支援政策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对对口支援工作优势的分析研究,采用共同搭建科研平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采取导师互聘制度、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等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借助对口支援培养西部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启动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来,各高校在对口支援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如何实现对口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加强受援高校的自主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在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222-225
实验室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西部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结合南京大学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就对口支援实验室建设的经验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针对专业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科研实验室3种不同类型实验室总结了不同的援助模式,提出了加强工作规划、构建"支受双赢"机制、建设协同机制和寻求重点突破等方面的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清华大学作为第一批支援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帮助青海大学的发展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支援青海大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使青海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规模、质量迅速提高.本文对口支援本文总结了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的意义、特点、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示范院校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办学差距、人才培养的差异、促进公平及人才强国等因素是高职院校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重要动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示范院校,在对口支援中逐渐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构建示范院校对口支援长效机制,需要建立国家、地方和院校三级帮扶体系,建立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双轨经费制,确定以软为主、内外结合的实施方针,营造资源共享的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1.
自生能力理论是林毅夫先生在21世纪初提出的理论,其背景在于分析如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自生能力理论引入到对口支援工作中,是指一所大学是否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融合并形成比较优势、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能否具备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通过详尽的数据和案例分析,认为我国十年间的对口支援工作显现出受援高校自生能力得到了提升,提出了大学的自生能力组成要素为融合能力、生产能力和自我推动能力,以及受援高校提升自生能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但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对口支援目标不明、任务不实、协调力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约束机制不到位等情况。为此就需要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的政治站位,优化对口支援工作机制,精准对接对口支援工作任务,切中要害抓住关键对口支援环节。  相似文献   

13.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实施5年来,成效显著。而现行模式中也存在运行资源不足、高校成本与收益不相称、与相关政策联系松散、政府与学校的责任界限模糊等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开展实施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大大促进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教育发展,缩短了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差距。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秉承"重点支援、注重实效、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对口支援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双方在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以及学校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开展支援合作。建立对口支援良性和高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需要具备层次多样性的运行机制,目标、动力、约束机制及其它们之间的结构体系;对口支援机制之间有其自身的作用方式与功能,它们要相互联系更要相互制约,从而共同作用体现对口支援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15.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西南大学对口支援毕节学院的实践为研究个案,系统梳理西南大学对口支援毕节学院的具体情况,总结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成效及经验,查找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口支援助力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能力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实施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的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同类院校进一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受制于自身能力较弱,西部地方高校需要用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政策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根据不同时期“对口支援计划”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差异,支援高校中山大学和受援高校吉首大学不断探索商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点对点”对口支援构建起多层次的商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环境熏陶-课程训练-竞赛模拟-基地历练”的进阶式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现了西部地方高校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对口支援是中央为缩短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扩大内需,保持中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做出的重要决策。在支援工作中,广大教育部部属高校响应中央号召,从制度层面及各业务领域,整体投入、全方位发力,为西部地区高校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立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对口支援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是现阶段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教育对口支援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对口协助、互惠互利;项目支援、"输血"与"造血"并重。然而,随着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以政府指令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局限性、激励措施的弱化、法律制度的缺失以及评价监督体系的不到位等弊端日益凸显。当前,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工作体制、完善激励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评估监督体系等举措,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起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以前,西部所有本科院校全部实行对口支援。”这是个令西部各族人民群众格外振奋的消息。据悉,今年将有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的全部14所本科院校均实现对口支援(有6所高校已经实施了对口支援)。2006年~2007年,将有内蒙古、宁夏和广西三个少数民族地区的20所本科院校实现对口支援(现有3所高校已经实施了对口支援)。在2010年以前将有西部其他7个省市的100多所本科院校实现对口支援(现有7所高校已经实施了对口支援)。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火车头”,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口支援边远地区本科高校,是新形势下推进湖南“教育强省”战略进程的重要举措,可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以湘潭大学对口支援湖南科技学院为例,系统梳理分析湘潭大学对口支援湖南科技学院的具体做法,提出“四联四进四促”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在此基础上,找准对口支援促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可为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