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结构与格局对于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行法学学科体系渊源于法学的"知识体系及相应的课程体系",由于滞后于法治实践和法学改革,已经成为学科完善和发展的障碍。因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伟大实践的内在诉求,应着力构建"目的与需求导向"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为此,应大力推动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发展,着力推动传统学科的转型与升级,积极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互相支撑,抓紧建设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有机结合的过程,现阶段我国提出的"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等重要思想均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代法学教育的特色就是律师养成教育,其提倡的"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律师式思考方式为目标,同时辅之以"苏格拉底教学法",教导学生成为律师的必要技巧。我国应借鉴美国法学教育之经验,探索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新模式,在课堂中引入境遇式实验教学法和"席明纳"教学法,注重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法律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指明了方向,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则对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人才体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中国特色法学人才体系主要由法学教学与研究专门队伍和法治工作专门队伍构成。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人才队伍,要实现"五路大军"协调发展、四个层次共同推进。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具体可以通过科学定位中国特色法治人才体系的建设目标、优化法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全面革新法治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法治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全面深化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等途径来实现法治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院法律系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法律系积极筹划、认真研讨并付诸实施的重要改革举措。通过组建法学实验班、与司法考试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等新模式,我院法学专业逐步实现了由"法学学术教育"向"法学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农业院校的法学教育模式普遍采用"经院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所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法律诊所模式来进行改良,同时利用农业院校丰富的涉农教学资源来辅助法学教育,使法律诊所教育成为农业院校法学教育的一个特色,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应当选择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定位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准确定位法学特色专业、明确法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师资队伍与整合教学资源、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区域法学教育背景下,介绍国外典型法学教育做法,并以西南交通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例总结该校研究生法学教育实践,提出工科优势背景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托优势、分层分类、凝聚特色,注重目标导向、强调实践教学以培养各级各类优秀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渗透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定位不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脱节和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迫使各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纷纷进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作为地方工科性院校,我们探索出多元化"渗透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人才培养定位要准确,课程体系要科学,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特色,教育改革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和"能力与素质"结合,解决"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离不开一个系统而专业的法学学术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法学学术体系包括法学知识体系、法学理论体系和法学学术评价体系三大方面。法学知识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而形成,并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发展而完善发展;法学理论体系包括法的一般理论、部门法理论和法学交叉学科理论,发展法学理论体系关键是理论创新;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对法学研究和教育至关重要,要在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法学学科特点的法学学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法学竞争市场中,地方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法学特色有其特定的内涵,具体包括特色学科、特色培养模式以及特定的服务面向。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检验法学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适应性革新是新时代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汉藏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是落实、推进民族区域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甘肃省"一院两校"协同培养汉藏双语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实践是对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基于实证调研分析也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文章从汉藏双语法学教育适应性革新的现实要求出发,介绍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实践探索——"一院两校"协同培养,基于"一院两校"协同培养的实证分析论证汉藏双语法学教育实践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提出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完善路径,以期对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适应性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单一而固步自封的法学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日显捉襟见肘,教育方法和理念的革新迫在眉睫,"智慧微课堂"正是顺应时代需求孕育而生的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智慧教育模式.针对法学专业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弊端,应通过开展"法学"课程群的智慧微课堂建设、"法学"课程群之智慧微课堂的系统工程开发及以"智慧微课堂"为核心兼容混合教学法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改革工作,进而构建以"智慧微课堂"为核心兼容多种教学模式的法学课程体系,以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甘肃法学高等教育在规模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存在整体水平不高、专业设置泛化、特色不明显、与司法实践脱节等诸多弊端。及时控制规模并进行战略调整,加强与司法实务部门的合作,使法学教育与统一司法考试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国家层面项目的示范效应是当前改革与完善甘肃法学教育的有效"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从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现状视角,指出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中国特色之时代性需求以及与对实践教学需求都差距甚大的问题,提出创新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本科教育理念,同时立足于中国特色凸显法学本科教育的与时俱进特点,探索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可行之路.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坚持与司法实践相统一,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论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重大意义;坚持问题导向,从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建设实际出发,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人才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套科学的高职院校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强化高职学生技能素质培训,使法学课程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体现高校教学创新的要求,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余凤 《成人教育》2009,29(9):88-90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起步较晚,其与母体法学教育的传统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或继承了母体学校法学教育的传统和做法.但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毕竟不同于母体学校的法学教育,它应有自己的规律和特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处境十分尴尬.如何摆脱这一处境,走出具有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特色的道路,正是该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法学教育发展的定位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方普通高校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及自身的条件决定其法学教育应立足本科层次,在坚持通才教育基本定位的基础上,把法学学术教育和职业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个人爱好,进行校内外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探索具有特色的"法律 其他专业"的主辅修(双学位)教学模式和"法律学术教育 职业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法学实验室是法学实验教学的基础。财经院校在法学实验室建设中,需要突出自身的财经特色,做到实验与理论、校内与校外、纵向与横向、教学与科研四个方面的结合。文章在阐述了法学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财经大学法学实验室建设实践为例,提出了财经特色法学实验室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