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良心理品质以及强烈的心理需求,是其容易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一些无用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信息充斥网络,很容易造成中小学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冲突,身心健康受到侵害。还可能会导致中小学学生非人性化倾向,使他们以一种外在化的、符号化的方式来对待真实的社会,容易产生孤僻、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人格障碍。预防“网络成瘾失序症”在中小学学生中的大面积蔓延,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爱心、责任和义务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良心理品质以及强烈的心理需求,是其容易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一些无用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信息充斥网络,很容易造成中小学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冲突,身心健康受到侵害。还可能会导致中小学学生非人性化倾向,使他们以一种外在化的、符号化的方式来对待真实的社会,容易产生孤僻、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人格障碍。预防"网络成瘾失序症"在中小学学生中的大面积蔓延,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爱心、责任和义务课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不仅危害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导致他们的学业荒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其理性看待网络;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转变"唯分数""唯升学"的观念,落实"双减"政策;发挥社会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促使农村小学生远离网络,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王亚政 《考试周刊》2012,(75):178-178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接受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相互间交流更加容易。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网络这一先进工具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也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学生沉溺于网络已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并成为家长、老师十分头疼的问题。本文将对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老师、家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行为失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失德的行为主体方面考察,耻感的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当今社会人们耻感的普遍缺失与学校道德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的"耻感"培育不无关系.因此,为整治社会道德失范,防止人们失德行为的大量发生,中小学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耻感培育,形成他们正确的"耻感".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表现反叛,动辄离家出走、与人斗殴,甚至毁坏他人或公共财物;还经常说谎、偷窃等.这类学生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矫治,他们很容易走上严重违法犯罪道路.因此预防和矫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中小学德育急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搜集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等类型.本文就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原因和干预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对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  相似文献   

8.
要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忽视优秀传统的教育是愚蠢的,忽视网络道德.的教育是短视的。校园网已经走进中小学,面对网络,我们不仅要做信息的享用,更应该做信息的组织、提供,为传统的教育方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法。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中包括给中学生上网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其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发生转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自然成为网络的主要用户。然而网络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部分学生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网络成瘾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日益突显的教育难题和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学生,这类学生在某市各农村中小学约占到了四分之一。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教育,“空巢”学生很容易产生个性上的偏差,如孤僻、自私、冷漠等;在行为上表现为厌学情绪严重、自律性差、容易发生罪错事件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学生身心特征、互联网特征、家庭和学校及社会的综合教育体系问题等三方面剖析了职业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影响很深,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大学生网络成瘾除客观环境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文章在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重于矫正的思路,强调具有网络成瘟倾向的大学生找到家的归属感是预防网络成癌的关键所在,并从学校,同伴群体(学生)、家庭三方面着手探讨建立高校预防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一、原因分析1.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玩电子游戏出于如下选择:舒缓学习压力,寻求快乐;摆脱孤独,寻求伙伴;寻找自我,满足成就感。虽然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控制上网的时间,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因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它因学生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而发展成为心理疾病,患者无法摆脱时刻想上网的念头。当然它的形成有网络传播特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类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身人格缺陷,使他们更易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空间里寻求安慰和减轻压力,从而得到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久而久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2.家长的盲区。家庭是导致一些孩子网络成…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交流日益广泛化的今天,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种网络成瘾对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作为教育者,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学生网络成瘾,本文就该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以高职学生作为特定研究群体,对其网络成瘾心理形成发展规律进行客观、理性的研究分析,从中可得到预防和矫正教育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对应措施,有效避免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钟杰 《班主任》2009,(1):41-41
每到假期,拥有大量自由时间的孩子们最容易流连网络,甚至上网成瘾。作为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假期网络综合症”有高度的预见性,在放假之前未雨绸缪,引导他们健康地娱乐,才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假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普及使网络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然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使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中出现成瘾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明确把握网络成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是探求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前提。界定网络成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且提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措施,对于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促进其正确使用网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家庭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与此同时,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令人深思。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之一,网络既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个有益工具,同时在网络这种虚拟、开放、自由的环境下,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行为。比如:有的学生不愿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