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电视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在“以人为本”、“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电视将变为教唆者;没有经济效益,电视也不能发挥作用,起不到引导、教育的目的。媒体人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个社会责任,明白自己是谁、为了谁;发挥电视的社会教育、引导功能,融入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一种强势的大众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关注并研究电视媒体语言的规范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电视媒体语言应在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指导下求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从青少年的特性入手,分析电视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探讨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使电视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广告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一些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由于其新颖、生动、活泼、风趣,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并成为青少年最爱看的节目。它的影响,亦不仅限于物质和经济方面。也正因如此,对广告的社会效应问题,我们不能等闲视之。以社会效益的标准衡量,目前的广告,存在问题的不在少数。那些内容虚假、格调低下的广告自不待言,即使是内容真实、格调健康的广告,亦有不少一部分潜存着腐蚀青少年心灵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 一、宣传高消费的广告过多、过滥,形成了某种追求不正确的生活观念和方式的导向。 粗略浏览一下报刊、电视中广告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过多地观看电视会刺激青少年的大脑,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甚或影响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电视媒体所传播的暴力信息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恐惧和非安全心理;因电视商业广告的不当影响而产生的被欺骗感和被利用感都将导致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因此,应减少青少年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引导其有选择地观看;努力减少电视对消费生活的影响,引导青少年将注意力集中于故事情节,而不是其中人物的衣着和打扮;  相似文献   

6.
傅轩 《陕西教育》2010,(9):36-37
青少年身心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学校体育发展也受到全社会极大的重视。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几乎包括了所有青少年和儿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状况对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电视媒体.如何引导和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电视工作者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与行动。  相似文献   

7.
占据大众传媒首要位置的电视媒体作为一种表意特征很强的符号系统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已经成为电视媒体的重要消费者,然而,电视媒体充满了暴力,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用科学数据确凿地证明,媒体暴力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意志、情感和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电视媒体为何以及如何影响青少年的机制与中介因素,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减少和预防媒体暴力时青少年侥面影响的应时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借助自身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结合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生动形象的传播特性,很好地行使了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能。对揭露事实真相、打击违法犯罪、引导社会舆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少儿节目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华章》2009,(10)
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新闻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迟缓、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找出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大众传播媒介也在迅猛发展,其结果之一就是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电视文化对少儿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人甚至称电视为少儿的"第三亲戚".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具有视听功能,传播的信息又多.它扩大了少儿的知识面和眼界,但也可造成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它影响少儿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的习得,其中难免有令人担扰的问题.电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递各方面经编制的具有一定结构的信息.使电视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因素的关键在于少儿的兴趣指向、接受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力.目前,少儿收看电视更多是从娱乐和好奇出发.少儿的兴趣往往为情节的离奇以及事物的新奇所动,对知识性节目的接受能力低.这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在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肩负着道德教育的责任。大众传媒通过提升受众的道德认知能力、内化道德观念和外化道德行为来发挥它的德育功能。然而大众传媒在德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受众主体性的解构、"后现代传媒"对现有道德体系的反动以及媒体渲染引发的道德恐慌。大众传媒视域下德育效果的提升路径为:明确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升个体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对媒介工具使用的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从肯德基百胜集团速成鸡危害消费者事件入手,具体分析了市场第三方独主立体食品检测机构面临的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和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美国合同判例法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指出道德和公司的社会责任均可以促使公司做出有益于公众利益的行为,这也完全可以成为第三方市场主体披露企业不合格原料的动因。文章建议我国尽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加强道德约束,以预防公司弄虚作假危害消费者的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者们多将新记《大公报》视为“文人办报”的典型,将其性质概括为“文人论政”。“文人论政”传统确实对新记《大公报》有深远影响,但作为一份现代报纸,它的性质已经超越了文人论政这个话语体系,迈进到现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范畴。从新记《大公报》的从业者角色定位和报纸功能定位两个方面来看新记《大公报》人论政而不参政,不与实际政治发生分外联系,不是启蒙者或政治家,而是职业报人;新记《大公报》奉行经济独立、政治自主的原则,以新闻为本位,言论公正,意见多元,其功能定位为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这正是今天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内战以后南方没落贵族艾米丽小姐一生可悲遭遇。处于新旧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仍保持着男权制的意识形态,并以淑女风范来约束女性。本文试从家庭中父亲的控制、社会的压抑、艾米丽失败的婚姻以及其自身性格角度来解读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揭示了艾米丽的人生悲剧是男权社会压制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各种信息的传播极为便利,而有些未经验证的信息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生活。树立科学精神,引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已经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期越发彰显。传统的单纯由政府推动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激励与引导高校教师主动走出去、融入社会、与时俱进地做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现高等学校传播科学知识、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大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倾向,大学社会实践则是高校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了解民情,激发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大学社会实践在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丰富学生的责任情感、锻炼学生的责任意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立德"是儒家的"三不朽"思想的最高层次,指以道德垂范后世,是士人立世的最高标准,也是儒家伦理生命价值观的最高层次。"伏膺儒术"的陆机,立德亦是他人生追求中的应有目标。陆机始终坚守个人的道德底线,并恪守"匡世难"的志向。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实施以前的新中国作家,不仅享有“中上”以上水平的优越经济地位,而且还一直被当作“精神领袖”和“启蒙导师”而备受尊重。虽然他们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处境险恶,但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与醒目性却是不容忽视。可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实行与展开,作家的经济地位不仅整体下降到“中等”以下水平,而且其通过“文学叙事”执掌言说历史“牛耳”的话语权,也被快速崛起的大众传媒及“传媒叙事”所攫取。作家由“文化英雄”到“文化难民”的生存锐变,折射了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在境遇。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属性和伦理精神,使其成为一种道义性的社会力量。履行应有的伦理使命是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规范,也是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共同期许。在此情景下,公共责任成为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关切。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关注,主要源于其公益性质及行为的“正当性”;而复合性责任概念框架的提出,使得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探究具有了学理规范。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多维性,使其公共责任机制也具有复合性的特点,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的协同治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20世纪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近代的"工业技术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中国呢?这一问题称作"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的难点在于,问的虽然是科技史上的问题,但答案却并不在科技史之中,而在于哲学对科技的社会历史意义的总结之中。若以交换哲学观对我国的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和总结,那么,这个难题其实并不难: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选择能力,其发展同样受着"用进废退"规律的支配,而其"用进"的舞台,就是商品经济生活实践。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先进,就先进在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先进;我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先进,就先进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然而,自西汉王朝开始,商品经济就一直受到了"家天下"政治的严酷压制而萎缩了,因此,我国的科学技术自此以后就没有太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