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从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入手,并且重点放在"多角度地研讨精彩片断"上,至于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往往被忽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进入作者,就连作品也不能完全进  相似文献   

2.
幼儿学语,始于模仿;初学书法者也往往是先经描红、临摹,而后才挥毫自如。学写作文也是这样,也有一个先仿后创、仿中有创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要不断地指导学生模仿范文。鲁迅曾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课文正是作者对“...  相似文献   

3.
对于学习一篇课文,在学习语言方面教师以前往往总是要求学生首先扫除生字、词及读音障碍,“字、词障碍”往往是令学生讨厌的东西,但又非扫除不可。于是学生往往会怪罪作者为什么总是令人讨厌,写一些“文字障碍”呢?编者怎么也专挑一些“障碍”多的东西来难为人呢?久而久之,学生便把文章里的生字词当作了负担、累赘乃至敌人,一提起就伤脑筋。  相似文献   

4.
教师从事阅读教学,就不可回避地要面对一篇篇的课文。很多的教师多年养成的习惯是粗略地读一遍课文,然后就急于去看教学参考中的“教材分析”,去看看编者们是如何分析文本的,接下来就看教学参考书中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指导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用“编者”的思维代替了“教者”的思维,教师又用“教者”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编者”、“教者”、“学生”的“四心相通”的美好现实就很难实现,阅读课堂也缺乏创意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一、揭示课题处推想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最容易让学生一目了然直接进入推想的窗口。初学一篇课文,揭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入手进行推想,揣摩文章内容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文章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等等。这样,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种“阅读期待”,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比较,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学《赤壁之战》时,抓住题眼——“战”,引导学生推测、猜想:“同学们,你们看看课题中的‘战’字,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一、描绘词义,拓展想象课文中的一些中心词语,往往起着统领句、段乃至全篇思想内容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抓住这样的词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教师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然…  相似文献   

7.
赵芬 《云南教育》2003,(32):28-29
《穷人》一课主要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不顾自己的生活艰难,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事。作者托尔斯泰通过恰如其分、真实感人的描写,表现了只有穷人才体贴穷人,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别人解除痛苦的高尚品质。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很大的距离,加上课文篇幅较长,写法含蓄,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教不得法,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不能体会理解其思想内涵。我认为,本文教学围绕两条线(一是写“穷”,二是透过“穷”写“品质”)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作用。同时抓住“真情实感,恰如其…  相似文献   

8.
一、寻找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为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内容,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阅读2009年第2期的《人民教育》,看到了王春燕老师这样的观点: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不能只重内容,而轻视甚至忽视形式;恰恰相反,应当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由关注课文“写什么”转移到关注课文“怎么写”……我以为,语文教学的确要关注写什么,也的确要注重形式,但并非需要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语文教学应注重形式还是内容,我们不能刻板地做规定,应该视文本特点而定。  相似文献   

10.
毕玉林 《考试周刊》2012,(86):15-16
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到文本中“来”,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回”,即过于关注语言的内容而忘记语言形式。有专家给当下语文教学下结论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多以“得意”为主,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们在关注语言内容的同时,淡化或忽视了语言形式。即注意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正如崔峦老师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要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是对作品的理解,是读者贴近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书”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能够把握。但这一阶段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我们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3.
一、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巧设情境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情感真挚,也是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及其独有的人生感悟都会灌注到他的作品里面.因此,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和一位思想丰富的伟大人物对话.这种对话就贯穿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用作者和有关的一些名人来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意,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且也可以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利用课文作者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意,不能只是局限在讲解课文之前,而且应该贯穿课文讲解的整个过程.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在讲课文之前对课文作者进行一些介绍,然后进行课文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25):35-36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欣赏优美的景色、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品词赏句上,使阅读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一、理解课文内容与审美相结合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试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直接对话。文章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视角;而学生读课文,则是通过这面镜子折射出的画面去洞察客观事物。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写。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林莉 《教育文汇》2014,(10):34-34
上课铃响了,一位语文教师走上讲台板书课文题目后,提示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几页,接着叫学生读课文,或辨认难写难解的字词等。这是一些常态课或公开课教学中常见的情景。“开场戏”这样唱未尝不可,但节节课都是这样,不是太刻板了吗?为什么只是简单地板书课题就进入新课呢?为何不抓住课题做点文章,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呢?  相似文献   

17.
李燕 《湖南教育》2002,(6):28-28
结合课本插图理解。学习课文《长城》中“蜿蜓”和“盘旋”两个词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长城远景图,问学生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远看长城会是这样的?再叫学生找出课文中写这个意思的词。这样做,使学生不仅形象地理解了词义,而且体会到了长城修筑之不易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结合生活体验感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讲作者肖复兴见到叶老“那样随便、和蔼,作者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拘束”什么意思?我引导学生:你们在生人面前感到不随便,这种感觉就是“拘束”,课文中指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是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纵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因此,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并以之去感染学生,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教学,大多数重课文“内容”而轻“形式”,语文课堂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品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人文内涵等等,极少关注作者怎么写。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就必须重“形式”,关注标点符号、词语、句子、段落、表达方式中的秘妙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 ,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 ,在很大程度上讲 ,应是一个“互化”过程。要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读懂悟透文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那就必须十分重视这个“互化”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个互化” ,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师与作者互化要教好课文 ,教师首先要清楚文章何以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 ;而不是仅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 ,又是怎样写的层次上。鉴于此 ,教师要善于将自己转化为作者 ,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具体的做法是凭借有关资料和生活阅历去深入地感知、理解作者 ,实现自己与作者的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