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成果主要内容 (1)“两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该模式主要汲取了英国高职教育的“三明治”模式、德国高职教育的“双元制”模式的优点,又结合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以理论培养体系、实践技能培训体系为基础的“双轨”体系,构建以“双轨”为基础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以“双轨”为主线,“双循环”为手段,达到高职高专“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医药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本文对药学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加以分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出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培养,也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这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方法。本文以“德技并修”为指导理念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意在找出现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有效改善措施,培养出符合“德技并修”要求的职业院校专业人才提供支持。研究分析可见,现阶段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存在学校和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工作开展联动性不高、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三方面主要问题。需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丰富德育工作形式、完善评价机制三方面措施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发挥校园文化育人资源作用、探索行之有效的文化育人之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破局”的关键。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贯通“三个第一”理念指导,积极探索并构建“三融双立、德技并修”的文化育人体系,为有效破解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系统性不够、融合度不高、感染力不强等问题提供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有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体现。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内容和目标模糊、理论与实践脱节、机制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坚持教育性、全面性、实践性、融合性等原则,探索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1+3+X”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在目标上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理念上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内容上基于实践导向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在保障上基于实践导向营造劳动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药学专业人才,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封闭性和教学方式单向性已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课程特色,进行课程改革创新,选取现代教学内容,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结合多种教学方式,采取更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培养与社会迅速对接的"零距离"人才。  相似文献   

7.
莫珊珊 《林区教学》2023,(12):53-56
地方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所产生的文化,具有持久的文化魅力。地方高校可以从丰富优秀的地方文化中获得资源素材,对其进行内容开发,将其融入高职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文化创新。“桂韵”地方文化可以与中文专业的各类课程实现有效对接,从精神、知识和平台三个方面构筑立体的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的“文化场”育人,推动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从供需错位现象反思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酒店业人才需求特点,从高职教育角度探析了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出现供需错位现象的原因,据此构建起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四个方面与酒店业人才需求特性相适应的“四位一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克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矛盾,达到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必须与各类先进文化结合,以构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高职教育体系。文章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体育精神可与高职教育的三个层面进行整合,并认为这种积极主动的动态整合可使体育文化与高职教育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最终合力培养出“文化性、精神性”发展型的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药德"即药学职业道德,本文在阐述"药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药德"的重要性,提出了"药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探索并实践了药学专业学生"药德"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高职教育论述较多的是技能培养,而对高职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则关注较少。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实用型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为社会培养既具较好的技能,又具较好综合职业素质的药学专业人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我们通过对一批药学相关企业单位的走访调查,了解到企业对药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就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现有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实际,从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联办、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设计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原则,其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教学标准体系的制度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抓手建设、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建设和三全育人的体系建设。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育人制度建设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多样化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和"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践行“三全育人”的前沿阵地,更是培养德技并修人才的必备条件。高职动物药学类实验实训室因其危险源多,导致试剂毒害、火灾爆炸、生物危险、环境污染等安全隐患易发难管。当前,高职动物药学类实验实训室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存在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系统性不足、安全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严把“安全制度关”,树立人人有责意识;严把“思想教育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把“系统教育关”,提升安全教育全面性;严把“方法策略关”,优化安全教育手段等举措,可有效提高高职动物药学类实验实训室学生安全教育质量,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职院校需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重要一环,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是遵循基本教育规律、满足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但是,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丰富劳动教育中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教育,坚持德技并修、以德强技,深化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等举措,发挥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四合”理念下,在高职院校后示范大背景下,通过对高职环艺专业存在的校企文化融合下的制度淡化、人才培养多倾向于理论教学、校企互动较少、合作层次浅等现状的分析,提出以校园环境、课堂教学、实训、素质教育、校企文化融合为载体,创新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社会培养合格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教育备受关注,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可强化社会的用人基础,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在高职药学教学体系中,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创新教学方法,呈现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应用价值,在传统教学模式框架下,探索实践新教学模式,科学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高职药学教育的转型发展。通过实践课程改革,推进职业教育优化,多维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合理满足高职医药人才要求。从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药事管理与法规内容涉及广,实践特色明显,为突出该门课程的作用,实践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和“岗课证”融合等措施,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职教育理念并结合药学专业特点,笔者对本院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培养高技能型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生药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立生药学思政元素素材库。将专业知识与中医发展历程、传统诗词文化、匠人精神、经典名方及新药创制等有机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药学”教学全过程,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精神、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有益探索,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药学专业型人才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其创新创业能力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四创融合”路径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通过“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赛创融合”,构建政校企“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支持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