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激趣设疑,重现概念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入概念,它是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前提。由于数学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在概念引入时,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景,重现概念形成过程。1.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引入概念。如讲“概率”概念时,课前我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枚5分硬币。上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若我们抛掷一枚硬币,结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不一定”,然后我分发给每人一枚硬币…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估燥的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倒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根据学生喜新、喜奇、爱争辩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3.
滴水起电机的原理及其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应起电”历来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受环境气候和实验设备的影响制约,该类实验往往难以成功,因而更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为了攻克这一教学难点,我们经过大量地查阅资料和长期的实验探索,发现由英国科学家开尔文设计的滴水起电实验是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最佳实验。该实验设计巧妙,义是利用一般静电实验中最忌讳的物质──水来起电,再加上这种实验装置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自制成功率达百分之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深刻理解感应起电现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较好的探索性实验装置。l滴水起电机原理1.实验装置整个装置由①滴…  相似文献   

4.
一、课堂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学科,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开学伊始,我设计了两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浓NaOH溶液浸泡过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把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的白纸覆盖在上面,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我又做了“魔棒点火”的实验,在蒸发皿里倒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再滴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相似文献   

5.
方爱玉 《陕西教育》2003,(10):34-3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质。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求知学习兴趣如何在学生心田里播下化学种子,实验激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上第一课时,我就做了些特殊实验,如“天女散花”、“魔棒点火”等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心驰神往,迷惑不解,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学科具有鲜明特点,①研究对象多是微粒方面的反应,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借助实验才能变“微观”为“宏观”;②识记量大,各知识点较为孤立、分散,使学生感到庞杂、枯燥、难记,借助实验可以使它们形象化、生动化,通过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强化记忆;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功效,则必须实现演示实验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1用数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数学实验正是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能直观地探索抽象的数学问题,化枯燥为有趣,这一个过程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围绕数学课程标准和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可以通过借鉴“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一个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等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1.“测一测你听觉的频率范围”实验的改进该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扭转学生“声音都能听见”的偏见,进而为引入超声波、次声波奠定基础。但实验中用到的音频发生器,由于价格因素,条件较差的学校可能无力配置。我们可以利用电脑上的声卡和音箱,再从互联网上下载、安装一个免费的“虚拟仪器”软件(如:AudioSCSI等),就可把电脑变成一台音频发生器。其应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火为知识载体,通过观看视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灭火原理,用灭火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灭火现象。融入安全用火常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用“空瓶灭火”“吹气生火”“滴水生火”三个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达到化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选取化学启蒙教学内容时,应选择基础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学科特点有三:①研究对象多是微粒方面的反应,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借助于实验才能变“微观”为“宏观”;②识记量大,各知识点较为独立、分散,使学生感到庞杂、枯燥、难记,借助实验可以使它们形象化、生动化,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强化记忆;③模糊语言使用率高,“通常”、“大多数”、“一般情况”、“约”等比比皆是,只有借助实验,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模糊语言的内涵,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功能,则必须加强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实验是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及思想方式的渗透,在复习课中借助数学实验,改变常规教学视角,激发学生兴趣,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发展,感悟思想的渗透,驱动思维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中化学主流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中频频出现的“硬币实验”在实验选材与设计上独具匠心。硬币在实验中充当化学反应物、物理测量对象、实验器皿、物理模型多个角色,“硬币实验”也在经济简约、类比思维、激发兴趣、科学探究等方面发挥了多重教学功能,在实验选材、实验教学等方面对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物理化学需要实验 ,数学也需要实验 ,许多数学定理都是数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的 .数学实验能够打破沉寂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数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1 运用数学实验 ,创设探索情景讲授“异面直线”概念时 ,叫学生拿出两根木棒 ,让他们摆弄出各种位置关系 .在摆弄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关系 :两根木棒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通过以上实验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异面直线的概念 .教学“对…  相似文献   

15.
徐晨来 《教师》2012,(4):95-97
长期以来,科学课的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直观、有趣的实验让科学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笔者认为,在科学课上,教师利用身边的材料,化宏观现象为直观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趋力,化单一为神奇;借助有趣的实验,让隐秘变形象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科学课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邱学华老师说过:“数学教师的成功是让学生喜欢数学。”而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关健是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一、巧设游戏,激发兴趣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自由愉快的交流活动。在数学课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夺红旗”、“找朋友”、“开火车”、“知识抢答”等等。如在教学“6的认识”一课时,可以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6的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6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5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能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兴趣和积极性与实验能力的形成呈正相关。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学生往往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第一次化学课的到来,教学时应抓住这一心理,认真教好第一次化学课,做好第一个演示实验,指导好第一次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心中建立起“化学是一门严格科学”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夏永立 《辽宁教育》2014,(10):38-40
一、课题的提出1.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再发现”与“再创造”的方式学习数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发展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理解,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运用,使学生在数学实验中感受数学价值,体验成功的快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学生在数学实验中形成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比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更长远地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态度和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康伟 《科学教育》2005,11(6):43-44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和遐想,学习兴趣不够稳定和持久,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化学式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热情,如能精心设计化学实验,以一些直观、有趣的奇特现象制造悬念、创设情景、增强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求和探究心理,可强化和稳定学习兴趣。如在绪言课中除做好课本实验外还可增加CaCO3和稀HCl,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稀HCl中滴人石蕊试液等反应,使学生从一开始学化学就能建立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正确的理解课本中有关“在化学反应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关键是让学生爱上数学课。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担任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感慨颇多,归纳起来重点表现了“三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