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的名字伴随着人的一生,成为这个人的标识,直至记入册籍。命名,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反映命名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希骥愿求和兴趣爱好。满族人早期命名极为随意,无任何规律,更无任何意义,随命随叫,自由自在,毫不避讳,甚至族内重名、祖孙重名,皆以“各叫各的”而成俗。清入关后,满族人渐习汉俗,吸纳汉族命名文化,名字渐以“范”字命定,体现了氏族血脉和族群关系,也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至清代中晚期,满族完全接受了汉族命名文化,体现了对命名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各地的家族系谱从形制到内容都有所区别,而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频繁的互动交往中,系谱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融入制度、文化等诸多要素,满族系谱编修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融合性。满族编修系谱这一具体活动,其形制、内容、书写形式在不同时空场域中的铺展延伸及变化,不仅详载了满族的族源传说和族地记忆,而且诉说了东北各民族勠力同心、继往开来的历史,呈现了东北边疆地区不同民族之间自然而然的交往互动和相辅相依的共生关系,并通过内容和形制体现事实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3.
实录本是一种史家编写史书的理论,但它自然地延伸到中国古代小说的前身杂史杂记类的志怪,它对唐人传奇、宋元说话的影响是要求叙述要有根据,并形成小说叙事的写实方法,揭示事件的客观发展规律、对生活细节进行客现描写、善恶兼具的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4.
实录和微隐是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从历史叙事中产生,由先秦史家首创并得到后世众多史家继承,在文学叙事中得到发扬和发展。实录包括如实表达欲叙之事和如实表达叙事者的理念,《春秋》更偏重于理念,有时甚至以观念代替实事,造成偏向。微隐包括隐晦和微婉,《春秋》的微隐有一部分出于扩展其适用性的意图,一味从中挖掘微言大义的阐释则助长了牵强附会的索隐之风。《左传》开创了叙事的微婉风格,其后成为中国文学叙事最突出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5.
清代满族风俗习惯发生重大变迁,丧葬习俗即是其中重要内容。文章以《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为研究个案,通过地区代表性满族家族的丧葬习俗解读满族丧葬习俗变迁的历史过程。通过综合考察满族丧葬习俗在葬法、墓地选址原则、停灵时间、墓地管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展示了满族丧葬习俗变化的大众主流与家族个体特点。这些变化的根源既有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更主要是由国家意志主导进行改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精神内核,革命文化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观念上层建筑,统御社会整体文化思想与价值理念,是革命文化的延续,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提供保障。同时,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即拥有共同的文化开端、指导思想、领导主体、核心内容及追求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完成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关于自我构念的研究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心理学家对其研究的兴趣已涉及到了各个领域。自我构念主要分为独立型和互依型两个维度。不同自我构念的个体在认知、自尊、归因以及动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实验法的运用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二者必将为自我构念差异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着"体""用"结合的理念,提出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理论上互释、实践中互构的观点,以期消除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概念上的模糊与分歧,促使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在完善社会救助模式的同时,并推动公民社会权各权项的协调。这种互释、互构不仅使社会救助有效地发挥其保障公民社会权的作用,还促成公民社会权对社会救助的导航和标引,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霞 《中国德育》2022,(17):39-42
学校党建工作能为师德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师德建设能促进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学校党建与师德建设融合互构有着明晰的逻辑理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共同的逻辑起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共同的逻辑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共同的逻辑旨归。学校党建要在内容上、平台上和方式上与师德建设融合互构,形成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系统梳理了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互构方面的文献。大多数高校教师认同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实际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已有研究主要从管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在政府、高校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但缺乏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以及教师个人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现状为基础,从语言、饮食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和理念等方面剖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内涵,提出既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又要兼顾多元文化的共存和融合,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建立一个丰富、多元、共同的文化认同内涵。同时,从手工技艺、美食技艺、文化艺术技艺、民俗技艺等四类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技艺传承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所面临的历史文化断层、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权威性和认可度,国际认同问题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传统技艺传承内在认同体系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知和承诺,也是对技艺创新和发展的信仰和追求。内在认同体系的过程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强化阶段、融合阶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递进关系是渐进的,都会对内在认同体系产生影响和塑造。粤港澳大湾区可从政策制定和落实、市场机制、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着手,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以促进大湾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15.
鲍成中 《生活教育》2013,(11):76-77
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让学生从“被填鸭的威权式”走上“我要学”、“我想学”的主动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交互主体体验”一种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释放天性、展现个性、收获品性。  相似文献   

16.
曾力子  管机灵 《海外英语》2022,(10):113-114+117
互文性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比较盛行,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互文性研究尚少,互文性的丰富内涵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契机,通过将隐形文本放大凸显呈现以实现写作教学目的。同时,通过生成的写作文本、文本文化、学科交织范式可以实现对互文性理论的补充与反构。  相似文献   

17.
曾力子  管机灵 《海外英语》2022,(12):102-103+126
互文性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比较盛行,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互文性研究尚少,互文性的丰富内涵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契机,通过将隐形文本放大凸显呈现以实现写作教学目的。同时,通过生成的写作文本、文本文化、学科交织范式可以实现对互文性理论的补充与反构。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起承担着带给中国妇女福祉的使命。从学科化角度看,两者是一种互构关系。所谓"学科化互构"指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学科之间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以及达到两个学科共变的学科化过程。学科化互构包括学科概念、学科性质、独特视角、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采借、对话和反思是互构的途径,学科携手成长是共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姜旭 《文教资料》2013,(27):159-160
外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用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完全外语思维能力条件有限,母语思维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本文把“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联系起来,通过对“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的互构式研究,寻找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