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善于用华美的色彩装扮电影,不仅可以带给观众完美的视觉享受,而且也使得他的电影艺术更具有审美价值.对于张艺谋来说色彩是他传达情感、营造氛围、渲染场景的重要元素,是他为影片艺术造型的重要方式,当然这种造型风格是千变万化、不断求变的.张艺谋对电影视觉造型的追求,已经上升为他的电影艺术风格,色彩甚至成为一种象征符号,是其影片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色彩不仅是电影的造型手段,更重要的是构成电影视觉语言的形态。不论是影片整体基调,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人物内心状态的刻画,色彩除了表现意境与渲染氛围外,色彩还会揭示电影主题与主要思想,表现色彩在电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的艺术手法,它能够从视觉,听觉上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和冲击.是提高电影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美术设计的环境要素,人物要素和思想要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电影美术设计理念的发展演变.最后分析总结了电影美术在人物塑造、场景设计和光影色彩方面的设计中应秉承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电影《禁闭岛》以独特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二战退伍老兵人格分裂的故事。为成功营造故事的神秘诡异气氛,导演在画面的处理上极为细致。无论是色彩的基调,还是人物服装、场景和环境色彩都处处显示着导演的用心,充分发挥了色彩在电影中刻画人物心理情感、表现影片风格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电影音乐对观众接受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最适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因此,"影片在表达感情和抒情的部分使用音乐是最合适的"。电影音乐借助电影的视觉形象使它插上翱翔的翅膀,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感染力,增强了银幕形象的思维空间感,多层次地丰富了画面,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作为香港“新电影”的突出代表人物,王家卫以后现代主义电影关学观对电影的叙事语言、故事主题、画外音独白、色彩运用和电影噱头等电影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选择即兴的拍片手法,将叙事文本模糊,转而用碎片式的创作风格来粘合情节,通过人物情感自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呈现出人物间的情感冲突,刻画人物“寂寞个体间的无言交流、孤寂情感的另类诉说以及孤寂被拒的情感基调”等心理底色,形成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色彩语言。肖似化代码、修辞性代码、风格化代码共同构成了张艺谋电影的红色代码能指。红色折射时代与社会,刻划人物及心理、营造意象与意境、表现思想与哲理,体现了丰富的美学价值。红色整合民俗、涉指伦理,具有深刻的文化蕴含。以红色为基调的多色彩结构,与电影其他要素共同构成张艺谋电影的视听语言系统,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理念,一种新的电影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法籍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八九十年代诗电影的重要代表,其电影深邃的哲学思考、写意的镜头画面、独特的美学风格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重要地位。基耶斯洛夫斯基不仅是一位天才电影诗人,更是一位深邃的哲学家,致力于通过电影表现普通人物的生存处境并探寻伦理情感的意义。本研究试图探析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对个体命运存在的思索与其电影的美学内涵,挖掘其电影中丰富敏锐的人伦思想、深邃绵密的诗性空间,并分析基氏电影中关于心灵、诗、情感等的主题表达。  相似文献   

9.
电影艺术离不开用特定的视听语言来表现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电影中的服饰设计作为影视美术的重要的部分参与电影的叙述和人物塑造并不是将自己隐藏在电影和人物背后,相反,是对影片的视觉形式起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感官盛宴的概念和感官盛宴的艺术思维阐述,通过对多部电影中服装设计特点的解析,归纳提出服装设计的"庞大感"能够增强人物在视觉上的力度,服装设计的"奢华感"能够渲染出影片的视觉质感。  相似文献   

10.
该片根据英国著名小说家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同名小说改编.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担任该片的编剧和导演。在这部电影中.迪斯尼公司将会再度使用独特的3D动画技术.再结合罗伯特·泽米基斯擅长的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制作,相信这部电影将带给我们心灵和视觉的双重震撼。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佳作吧!  相似文献   

11.
法国新浪潮电影人特吕弗和阿斯特提出的作者电影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影响中国改编电影的发展,从而使得中国电影评论界开始更加关注导演的改编影片的艺术个性表达以及艺术技巧创新,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拍摄的许多作品中也能发现作者电影的特征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也推动了作者电影理论对中国导演的巨大影响力,本文从其改编影片赵氏孤儿为切入结合陈凯歌其他作品来研究其对作者电影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玲 《文教资料》2013,(31):140-142
巴拉兹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来系统阐释电影理论,深入分析研究了电影蒙太奇、电影影像、声音与色彩等。他从比较全面的角度考察电影艺术,把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放到了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宏观视角进行研究,再结合电影艺术的独特艺术形态,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电影文化论观点。研究他为何能够在电影艺术兴起不久、电影研究不够深入的背景下就提出如此超前的电影观念.对于建构当下电影理论将是一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迷幻列车——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两种化产生碰撞并交融的香港,王家卫作为新时期独树一帜的优秀电影导演,凭着自己对人生的敏感、感悟和反省,通过对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在电影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一个与传统电影艺术毅然不同的影像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电影艺术语言:将时空平面化,将人物边缘化,将故事零散化……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由此把他自己和他的观众带向了理想主义的电影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严彬 《考试周刊》2011,(22):39-40
色彩成就极致的影像风格,体现着艺术家的色彩气质和视觉修养,饱含着独特的个人风格,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张艺谋就是这样一位运用色彩的高手,我们在他的电影世界里观赏到了不同寻常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5.
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色彩而非文字来展开叙事,张艺谋在电影《英雄》中成功运用了色彩这一电影语言形式。该片中视角、叙述者、叙事时间、环境、情节、人物的生成转换都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完成的,色彩是《英雄》中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成熟期。中国电影家对于电影本体的认识此时也走向深化。其突出标志是电影界普遍的电影意识的确立,以电影的表现方法来发挥电影艺术的特性。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追求镜头、画面的视觉化创造,注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强调导演是电影创造的中心。中国电影家对于电影艺术特性的把握在渐趋深入。  相似文献   

17.
王旭文 《文教资料》2013,(35):129-131
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性导演,徐克以其电影创作备受瞩目.因为徐克自身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加之受香港地缘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电影呈现出中西文化融于一炉的独特景观,徐克在90年代初期创作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也是如此.这些电影选择中西文化交错和冲突的时代背景,并在形式上大胆运用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奇异的视觉美感,而导演对电影中“他者”形象的塑造,也隐含着其鲜明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娄烨是中国导演的“异数”,其电影作品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具有很高的辨识性和独特性。在模式化和同质化电影泛滥的今天,娄烨电影却依然用自己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成为别具一格的“域外风景”。通过分析娄烨电影的视觉和听觉语言特征,方便读者和观众更好地理解娄烨电影作品特殊的视听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安导演对于电影美学的理解程度十分深厚,其电影的美学风格深深地根植于东方美学之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成为了他电影创作的基础和个人特色的来源。李安的电影包含着温柔敦厚、内敛含蓄的东方美学特色,也包含着西方美学对真理的再现及多元文化的展现。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人物特点以及留白与幽默性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李安是一位在当今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台湾导演。中西结合的人物塑造,独特的叙事方式及出色的电影技巧形成其影片的艺术风格。他的电影创作体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对李安电影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为当下市场不詈气的中国电影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