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对于教学具有反拨作用.通过分析2023年六套高考数学试卷中的现实问题情境发现:2023年高考数学试题兼顾五类情境的设置,展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中多方面的联系;高考试题愈发重视现实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以及用数学结果解释现实世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增强意识,重视情境类型价值与情境在问题解决中的两个作用;优选资源,注意不同类型情境资源与高水平情境资源的选取;改进教学,引导学生亲自经历“现实”与“数学”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也有一个显著特点:新教材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超 《天津教育》2005,(2):48-49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倡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上述新课程所体现的重要理念中,都涉及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儿童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也会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有的教师仅仅追求时尚.为了设计“引人人胜”的“问题情境”而绞尽脑汁,但结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4.
刘瑞榕 《新教师》2023,(1):65-66
<正>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其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基础。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在实施概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因此,教师应以现实情境为抓手,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探索,在核心问题的呈现和展开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探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理解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生能:(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课前思考:“总价=单价×数量”是乘法模型中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加法模型的拓展(相同加数的和)。《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提示”中明确指出,关于第二学段中数量关系的教学“应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7.
“识今通古”首先是老师预设的一个个情境,是老师在“今”与“古”之间架设的一座座桥梁,通过这些桥梁.老师把学生从“生活的世界”带入历史的风景中。其次.要从学生的“生活的世界”中设置情境。而不是脱离现实,让学生将现实与历史相联系.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寻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再次,设置情境时,老师一是要熟悉学生的现状.在创设情境时,能够与学生的认知同构:二是要对教材有所研究,以新课标的解读为指导,删繁就简;三是“今”与“古”要有相似的地方;四是设置的情境要与当今时政热点相关。  相似文献   

8.
何晶 《湖北教育》2024,(2):73-74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展开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植树问题”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总结“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  相似文献   

9.
在和学生一起研究讨论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句话,我有了这样的理解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留心观察。现实世界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设法在现实世界的许多方面寻找到数学概念的“影子”,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生活情境走进数学世界。于是,就有了“旅游中的数学”这节课。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家庭对即将入学的儿童“该提前做点什么”的问题极为关注。我曾对入学前儿童的家长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就“学前做过哪些数学方面的学习准备”这一问题,超过90%的回答集中在“抄写数字、数到100、学会计算”三个算术内容上。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具有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的特点,需要融合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强化学生学习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创设生活情境,关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支持学生在游戏、操作、体验中获得具体直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为重要。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问题情境是分不开的。另,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重机械的灌输,轻教学情境的设置;学习中问题的拥有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去情境”、“去问题”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问题意识薄弱、难以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进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对此进行了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意识思考联系、实践探析、明晓道理、融通算理,于“思——探——明——融”的思维行进中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思理:在关联中感悟,促进数学抽象1.情境体悟中明晰数学源起。创设与学生生活场景相符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并抽象出数学思考,以及带着数学思考走入数学探究,通过情境体悟数学是生活常识与数学知识连接转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的设计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二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制造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形式主要有:社会调查、情境故事、现实模拟、数学游戏等。那么,我们教学时,对设计“问题情境”应注意那些问题呢?实际教学中又怎么引入情境呢?  相似文献   

14.
<正>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着眼学生认知水平与现有经验设计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灵活应用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笔者认为,“主题式探究”活动应在课程内容“综合与实践”领域基础上开展拓展研究,即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与真实问题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知识整合,促进能力建构,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章末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章末数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之初应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时应科学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之末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促进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倡导数学联系生活,计算教学也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承载着数学内容,并且发挥了沟通学生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在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因为有了“情境”,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情境创设中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相似文献   

18.
李伟聪 《天津教育》2023,(29):25-2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导向,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一、巧设生活情境,构造数学模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以“虚假招聘”的生活题材为情境,将学生带入数据的世界——招聘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员工A说:我们好几人月工资都是1100元.员工B说:我的月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是中等收入.假如你是...  相似文献   

20.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 ,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 ,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 ,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 ,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感受数学有趣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 ,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 ,抽象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