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相继出版,引发文坛热议,“乌托邦”与“知识分子写作”成为格非小说评论的两个关键词。格非对中国百年来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难题“失实求似”式的书写和寓言化的反思也成为批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格非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和出路等问题的思考,并可以从其建构的乌托邦寓言中开掘出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症”的精神传承和嬗变。  相似文献   

2.
《江南三部曲》作为格非为数不多的同一主题系列小说,将笔触对准中国百余年的社会历史变化,并刻画了生活在变化中的各类人物状态。从第一部《人面桃花》到最后一部《春尽江南》,作者始终营造"乌托邦"这一意境,在不变的精神追求下刻画时代变化中的精神状态,叙事从虚幻到现实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生存欲望的变形,死亡意识的渐变,从拥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相似文献   

3.
乌托邦诗学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命题,也是"江南三部曲"潜在的叙事动力。格非"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以"花家舍"这一典型乌托邦意象,通过对三个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精神处境的入微描绘,追问百年中国理想由生到幻灭的精神难题。在消费主义诗性匮乏的时代,"江南三部曲"中花家舍变迁所呈现出的百年中国乌托邦谱系,流动着对人类问题终极关怀的诗意的波光。  相似文献   

4.
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逐层深入精微剖析了陆秀米、谭功达母子二人的革命乌托邦激情,描写了他们革命乌托邦理想不断走向反面、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对乌托邦的向往和行动,也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各种各样使个体深受创伤的具体经验.作者借助这两部小说,表现了人类对于革命乌托邦神话的一种天真和误解的深刻怀疑精神.格非是用叙述迷津来表现这个思想迷津的,从叙事策略来看,这两部小说采取了暗示和省略的结构方式.小说的叙事形式与内容显现出一种同步:作者在技术层面操作的省略暗示与它所要讲述的历史诉求形成诡异的呼应.  相似文献   

5.
《人面桃花》是格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转向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展现了他在新世纪历史文化语境下对革命、性、乌托邦的新思考。本研讨在表达关于《人面桃花》独特审美阅读体验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格非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与继承,分析了《人面桃花》悬疑解疑的结构方式、错位的爱情叙述和乌托邦理念,阐述了格非对人类内在精神的可贵追寻以及追寻所具有的精神高度、困惑与局限。  相似文献   

6.
反乌托邦电影《时间规划局》运用结构主义叙事手法和二元对立叙事模式呈现影片中的人物关系,传达了西方社会中由社会现象到人性本真的递进式的矛盾对立,层层剥露出主要矛盾的来源机制和病症所在。这些叙事艺术特征镜像化现实问题,涵纳着丰富的反乌托邦思想,隐秘表达出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和情感诉求。《时间规划局》作为典型的反乌托邦电影,通过对其叙事艺术特征和反乌托邦思想的探析,意识到反乌托邦电影类型的创作应携具深刻的问题意识,以祛蔽化的态度担当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乌托邦冲动是普遍的,这一冲动在科幻小说中实现文学化后,成为一种对未来的现实可能性的书写。而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提到了乌托邦的现实可能性,这与科幻小说的乌托邦书写具有相通性,这一书写所探寻的现实可能性,是与客观可能性相对的,并且,对现实可能性的书写蕴含否定性与肯定性的辩证统一。因此,科幻小说的乌托邦书写虽然经历过反乌托邦书写的否定和后现代社会的冲击,因其封闭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并通过辩证否定完成了对自身的突破,内化为大众的坚定意志,继续新一轮的乌托邦书写。  相似文献   

8.
作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收官之作的《春尽江南》,和前两部描写爱情和追求"乌托邦"的理想不同,更多地聚焦于当下时代秩序的颠倒和人们精神的迷乱,抓住了时代变革下人们的异化心理。乌托邦的理想却从前两部作品的狂热退回到人类的精神深处。格非否定了乌托邦,是为了一部作品的完结还是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9.
战后德语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在小说《卡珊德拉》中构想的斯卡曼德河畔的洞穴是富有代表性的女性乌托邦书写。沃尔夫的女性乌托邦思想根源于德语文学中乌托邦书写传统、浪漫主义女性思想与矿山喻象,在核威胁阴霾笼罩的时代环境中,小说采用重构经典神话的叙事策略,在反英雄叙事中张扬和谐共处的群体价值观,以“主观真实性”写作原则颠覆传统线性叙事模式,在对女性乌托邦的想象性建构中反思启蒙理性,觅求超越对立的真实生活,构建自然与精神都能诗意栖居的生态乌托邦愿景。  相似文献   

10.
“花园”具有自然与人工痕迹结合的特点。《红楼梦》中“花园”呈现复式隐喻的象征,包含了大荒山、太虚幻境、大观园以及《大观园行乐图》,具备了物理、自然、宗教、纸上园林的多重象征。大荒山象征着原始花园的母性隐喻,太虚幻境带有文人对乌托邦的想象,大观园则同时兼具乐园和失乐园,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矛盾特色,而作为画上园林的《大观园行乐图》代表了乐园和乌托邦的有限性,暗示了乌托邦的终将导向其对立面。这几类花园互相对应,间或有互通的途径。可以说《红楼梦》的“花园”不仅具有原型批判的意义,也承载着文人桃花源式的乐园理想与对乐园终将毁灭前景的想象,带有鲜明的反乌托邦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乌托邦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主题。对当代乌托邦出路的探讨,在当前中国社会,具有理论认识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格非系列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表现了以陆氏家族三代人为主的一些理想主义者,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追求乌托邦的理想与实践,以及失败的最终命运,对中国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情结予以现代审视;对乌托邦的一些核心理念,比如平等和自由,予以辩证思考;对乌托邦的当代走向寄予期盼。当代社会人们对于乌托邦的展望,其实是对于人性复苏的期盼。抛弃虚幻的天国梦想,着眼当下人性建构,这是当代乌托邦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在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同时,揭示了在面对"欲望"与"现实"这一人类终极矛盾时作者流露出的乌托邦情结─"美好的愿望而没有现实的根基"。本文将从研究个体存在的角度,分别从宗教和审美两个方面,揭示《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哈代的乌托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乌托邦”是指现实社会中实际并不存在而作者所凭空构想出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在文学作品中 ,这种构想都寄托了作者的一定思想 ,如“桃花源”就体现了陶渊明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那么 ,萨德的“乌托邦”所托起的不正是萨德精神“世外桃源”的一片希望吗 ?不正是萨德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 ?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面桃花》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格非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推动小说中女主人公走向革命的主要是一种内在动力,即一种创造历史的乌托邦主义激情,对于这种历史乌托邦的审视,显然是这部小说的重心所在。小说以一种类似于成长小说的模式,完成了对历史和人性的双向反思。  相似文献   

15.
弗·格·索罗金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享有盛誉,其创作风格独树一帜.长篇小说《碲钉国》是一部描绘未来社会的具有鲜明反乌托邦色彩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本文试从科技反乌托邦和极权主义反乌托邦两个方面对小说蕴含的反乌托邦思想进行详细阐释,以反思科技至上和极权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格非的许多小说贯穿着一个"寻找真相"的叙述模式,这种模式是源于格非对世界的不真实感、非连续性和非逻辑性的切身体验;同时,它也指向了词的历史所指的缺席,隐喻着词与物的分裂,体现着格非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的质疑。格非对语言既依赖又不信任的双重态度,更凸显了其对世界的唯理论式的怀疑主义态度。他最近对乌托邦问题的思考,也为我们重新思考过去的革命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C.S.刘易斯在20世纪以奇幻文学形式创作了《纳尼亚传奇》。纳尼亚系列包括七本书,期中在1956年出版的《最后一战》被授予了英国儿童最高荣誉奖,卡内基奖。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供娱乐的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纳尼亚传奇》的魅力之处在于作者以奇幻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重建一个田园式的,乌托邦社会的意图。本论文以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为基础,结合二十世纪社会的背景及反乌托邦文学,通过对奇幻的纳尼亚世界的介绍来彻底研究《纳尼亚传奇》,从而挖掘作者寄予幻想中的重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出版于2012年的中篇小说《隐身衣》是格非继"江南三部曲"创作转型后的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格非将先锋的元素融入到对现实文化的深度剖析中,塑造出一个精神上的古典音乐乌托邦,道出了许多普通人心中被压抑的对社会现实、人生际遇的种种感慨。作品持续了他对理性深度的关注,以及对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为本土化的乌托邦书写注入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性爱作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不可割离的随行物,总是以其强烈而丰富的魅力诱惑着作家又吸引着读者,从而为人们观照和把握自身所不可或缺。但是现今小说中对这一主题的书写,则几乎完全由情爱理想的构筑、追寻转换到对性爱现实的认同与享用,理想中的爱情等待与追寻早已不知不觉化为肉体欲望的放纵与发泄。而马玉琛在其小说《金石记》中所呈现的“理想国”式的爱情,不仅是对当下身体“乌托邦”式书写的一种有力的反拨,提出在性爱欲望书写中依然可以有诗性之思的存在,在众多的欲望化书写中显示出它的独特的价值,而且为如何在小说中使灵与肉结合,让生命享受与精神超越在审美体验中熔铸提供了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20.
《幸存者回忆录》描述的虽然是人类文明终结前的社会图景,但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不乏乌托邦社会的画面。通过对这些乌托邦画面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莱辛虽已清楚地认识到乌托邦社会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可实现性,但却赞成乌托邦精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