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石。近年来。无论是“课标”还是各类升学考试,都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考查,一线语文教师也对此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但实际上,这些成果与经验还处于零散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开栏的话: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每位教师或多或少都要上一些公开课、研究课、比赛课,在这些经过精心打磨和研究的课例中,教师常常会更深度地收获一些关于教学的思考和感悟。梳理这些案例,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一个范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个课例不仅可以深度挖掘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为更多的教学研究者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提供了平台,是一种深化教学研究、促进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2014年,特别开辟"课例研究"栏目,希望在栏目中呈现的课例不要面面俱到,也不是简单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而是蕴含鲜明的研究主题,反映耐人深思和寻味的教学问题,呈现出解决教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性实践。如果你正有这样的实践和思考,还等什么呢,赶快把它整理好寄给我们吧,来稿请注明"课例研究"栏目。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发展的过程。如果将课的开始到课的终结看做一条线段的话,那么,这条线段上就分布了很多"点",一些优秀的教师总是能踏准和把握这些点,循着这些点展开教学,使教学变得立体丰满、生机勃勃。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支撑点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一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一些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这些不良倾向,既不是全面的爱,也不是彻底的爱;既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因而,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就成为教师践履和遵守热爱学生道德规范的必须。只有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才会更好地撒播爱,才会把爱撒向所有的学生,进而,也才会使我们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广大一线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已经掌握了一些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学理念,这些理念都会在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课改课就成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课程改革进程的代表。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发现,很好地发挥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师生互教互学,彼此之间成为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不断地反思、批判与相互借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课改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取得了宝贵经验,积累了大量鲜活的课改课案例。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对各种形式的课改课进行着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而今是热点话题,报刊不时讨论它,教师更不断谈论它。但人们通常是从不同意义或不同角度讨论着的。所以有必要把公开课明确一下,然后议论,也就对上点了。公开课是对他人公开的课,通常上课是专对学生的,公开课则有了外人的介入,有时这课专为这些外人而上的。这些外人包括同事、本系统专家、领导以及外校和外地的同行、研究者、行政管理者等。这些外人与学生听课性质显然不同,他们不是要从课堂上获取知识、能力、素质的,而是充当评价者、监督者或观摩者、取经者。就教师而言,学生学有所得,课有所获,与自己的课是否被认可、欣…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普通话口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如何学习普通话感到茫然,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要么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要么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甚至对一些错误的语言现象,尽管教师一再指出,要求更正,但以后又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普通话的自觉性。师范学校的普通话口语课有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它是带有多科性特点的边缘学科,但它不是理论知识课,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训练课,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把理论渗透到训练中,学生的学习则是通过训练领…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职责。假如在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就有了良好的开始,后续的教学过程也会更加顺利。在教学中,对于教学情境进行精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示错情境”就属于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示错情境”中的“示错”往往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还可将这些易错题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这些题目存在的误区,引导学生正确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好的课堂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情的真正把握.而现实备课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往往是靠经验、凭感觉,容易出现"会了还讲""不会也讲不清"等低效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做一些课前的调研与预设.课前调研可以从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困难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合情推理重在发现,演绎推理重在证明.可是教师在进行合情推理教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猜想出许许多多的不同结论.学生的这些猜想有一些是合理的,也有一些是不合情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乱猜”.然而教师往往很难对学生的猜想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有时即便是知道学生的推理有误,但教师的“反驳”也难以令学生信服.这样,学生也就很难悟出合情推理的真谛与一般规律.事实上,无论是归纳还是类比,都有其一般规律,都不是“乱猜”,更不是“瞎猜”。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的表现欲望,课中经常不等教师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推进教学,个别学生就积极举手,自信地把结论给提前端出来了。面对第一个早产的正确结论,不让学生发言,不给他们面子,或不了了之,将会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之,以部分学生的发言代替其他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有效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应然追求,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下足工夫。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若能扎扎实实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多“磨”一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多收获一些,课堂教学也会更有效一些。因此,教师应当研磨文本,深钻文本之“髓”;明晰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目标之“脉”;钻研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之“络”。  相似文献   

13.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好的课堂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情的真正把握。而现实备课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往往是靠经验、凭感觉,容易出现“会了还讲”“不会也讲不清”等低效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做一些课前的调研与预设。课前调研可以从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困难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精心设计了一节课,但在实际教学时,学生总会有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回答或想法,有的甚至让教师措手不及.对于这些偏离教师课前预设轨道的问题或想法,我们一般称为课堂动态生成性问题.像这类课堂动态生成性问题,教师若能及时捕捉、有效引导、巧妙利用,将会使数学课堂呈现意外的精彩.下面就课堂动态生成性问题的成因及如何利用,以创造教学意外之美,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从事教学生涯已有二十年了,在这些年中,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在这里与各位同仁们共勉。首先,与学生交朋友,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让学生佩服自己。如果学生对教师已经很崇拜了,他就会自然的对教师很敬重,上课也会注意力集中,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会浓厚,如果学不好他会感觉对不住你。因此,这门课程就会自然学习努  相似文献   

16.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数学思想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笔者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经验中发现,当下教学方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待完善之处.同时,笔者还发现教师并不是不想给学生多讲一些数学知识,学生也不是不想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只是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限制,所以才出现了教学上的矛盾.下面就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足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尽管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问题并不是我个人研究积累较多的领域,但由于最近几年时常和共同研究音乐教学的幼教一线同行在一起,也总是会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不同教师的成长经验和成长烦恼,因此也就在和他们一起焦虑,一起努力,一起欣喜,一起欢笑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现在受邀来和大家分享这些123的点滴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学生愿意听?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如何听课效果才高呢?觉得自己的课不错,为什么专家却说还有问题?而教育管理者和教育专家往往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努力去研究了,为什么教师不满意?学生也不满意?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课例研究是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在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上,在"三课两反思"中,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例研究要促进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教师经验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教学问题向研究主题转化;教学评价向学生学习转化;教学跟进向"关键事件"聚焦转化。  相似文献   

20.
有时会听到教师之间这样的对话:“今天想去听你的课。”“哦,下次吧,今天我讲试卷。”言下之意,讲评课不便听,听了也没啥收获。而且,我们有时也会听到学生的怨言:“真枯燥,又是讲卷子。”看来,讲评课还真不好上。然而,讲评课又是每位教师都会接触到的一种课型,况且还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的最好时机。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讲评课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教学体会,旨在提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