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常熟杨氏数代能诗,家族成员诗艺多有"家法".杨景仁、杨希钰、杨沂孙诗歌的本色自然既与其为人相契合,也与家族长期推崇孝义和俭朴教育有关;杨圻诗风与杨景仁、杨希钰、杨沂孙有较大不同,其原因涉及家族文化、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天分性情、诗歌特征等不同方面."家法"作为文学批评观念,加强了家族文学传统的建构和认同;但文学创作又有父子兄弟不可相传、不能相强的一面,特别是诗歌艺术,作者天分性情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有时比"家法"更为重要."家法"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不宜过分强调.  相似文献   

2.
六朝时期文学家族数量之多,为其他时代所罕见。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可以深化对文学创作与时代特征关系的认识。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躬亲创作,社会环境的催生,浓厚的家族文化熏陶,江南秀美山水的浸染,促进了家族文学的繁荣。同时文学团体形成、儒释道思想的活跃,对创作技巧的提高、文人思想的解放、文学创作的繁荣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个家族所在的地域文化是家族赖以成长的环境,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无疑与家乡谯沛之地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谯沛之地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悠久的军事政治传统、道家文化、酒文化与药文化对曹氏家族在政治统治、思想学术、家族门风、文学创作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个家族所在的地域文化是家族赖以成长的环境,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无疑与家乡谯沛之地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谯沛之地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悠久的军事政治传统、道家文化、酒文化与药文化对曹氏家族在政治统治、思想学术、家族门风、文学创作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族文化是东晋士族对当时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东晋士族渊深的家族文化传统是东晋士族能够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深层原因;其次,东晋士族家族文化中的尚文传统更是直接在文学人才的成长、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诸方面于文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代以科举取士,或云此举打击了豪门士族,致使唐代士族衰微。本文以为士族大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仍影响着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科举制度提供了“政治士族”与“文学士族”结合的条件,提供了传统士人由“政士”到“文士”角色的转换。文学也成为唐代士族凸显家族荣誉、社会地位和身份优越的主要标识。繁荣的唐代士族文学是繁荣的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对唐代主要江南文学家族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其家学源流进行深入清理、辨析。唐代江南文学中心的形成,与江南文学家族兴盛有密切关系,而深厚家学渊源又是文学家族形成的重要文化动因。江南文学家族多有相应家学背景,又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家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家族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灵活的文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域与家族视野中展开对文学的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新路经、新方法。作家创作往往受其“文化根性”的影响,而“文化根性”的形成,不但与国家意识形态和道德文明在地化影响有关,也与地方自然生态环境有关,与地方民情习尚有关。家族同样也与“文化根性”相系,家族的家风、家学、家脉对作家创作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地域和家族对文学的影响在江南表现得相当突出,可以说“江南”是文学研究中特具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家族文化样本。  相似文献   

9.
李荣 《文教资料》2008,(20):4-5
隋代文学创作受政治影响很大.隋文帝时代由于统治者对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了解以及文化建设中实用性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文学发展无法获得必要的社会文化支撑,同时也使得文人与政治的关系疏离,政治无法为文学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隋炀帝时代在政治行为方面大大加强了对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的重视,此时的文学创作风气较为浓厚.但隋炀帝时代政治斗争中的南北之争和帝王个人的文化偏好使得南北文学的融合未能顺利实现,文学创作只发扬了南方文学中注重形式关和娱乐性的一面而缺乏北方文学传统中关怀国计民生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0.
郡望指郡姓所出之地,兼具地缘、血缘属性,是构成家族门第的要素之一。唐世重门第,故俗重郡望,同时唐代亦崇文,尚郡望与尚文学的观念必然交互影响,彰显着唐代文学的士族化特征。重郡望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文本表达、文学思想等文学创作方面,也渗透到文人题名、文集编撰、文学集会、修谱立碑、干谒进文等各类文学活动中,在文人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唐代文化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其中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安定、风气的开放是唐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期蒙古族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蒙古族家族文学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清中期的蒙古族家庭文学因其民族融合进程中的文化地位及文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清中期出现了法式善、和瑛、博卿额等文学家族,这些家族因为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承和文学修养,家族多能文之士,文学创作也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两宋科举与家族文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宋科举制度对两宋家族及其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科举入仕是一个家族振兴和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而一般寒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后,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科举制度的保护和照顾,这些保护和照顾措施促进了宋代大量科宦家族的形成。两宋科举制度对家族教育目的和方式有明确的引导性,而科举内容对家族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作用,促使科宦家族向文学家族转化。但家族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和历史要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家族的文化传统、文学积淀和某些弹性措施,可以适度调节科举功利性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护文学自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士为科举时代功名的最高层级,进士情况可以明确反映地方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东阳进士自唐代登上历史舞台,实际上标志着东阳教育的兴起。总体来说,东阳进士文学成果虽少,但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甚巨,其文学创作除对地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更对东阳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简论武则天对唐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则天对推动唐代文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其对文学的爱好,对文人的重视,激励了文人的文学创作;其选士制度的改进,扩大了文学创作者的队伍;其对政体的改革,为文学创作打开了禁区,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抬高道释两教地位,拓宽了思想领域,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形式与内容;其杀戮宗室大臣、打击豪强势力,为文人提供了可供竞争的官位,也引发了文人抒发感慨的激情。  相似文献   

16.
弘农杨氏家族是唐代重要的家族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而且文学成就突出。唐代弘农杨氏家族文学对唐代文学的繁荣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择取素有"两状元一进士"之称的三杨——杨凭、杨凝、杨凌作为中唐的代表人物,将三杨诗歌用韵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诗歌用韵多数符合中唐近体诗用韵整体面貌的结论。同时三杨又有自己的独特用韵习惯——删先通押,仄声入韵,首句押韵,偏爱宽韵等。从韵脚字的使用上也能看出三杨诗歌的"哀愁忧思"。  相似文献   

17.
宋白是在宋初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词。宫词源头可追溯到《诗经》,而宫词体式正式出现则是在唐代。宫词发展到宋初,在宋白的笔下,其写作内容又有了新的拓展。宋白宫词内容的拓新与其创作态度、文学身份和文学主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曾作为科考制度“敲门砖”的唐传奇,是唐代小说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不能简单地将唐传奇和唐代小说等同起来。事实上,唐代小说还应包括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等,必须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严格区分。唐代小说之所以能在诗坛成就已灿烂夺目的盛唐、中唐时期逐步发展、繁荣,与诗歌并称“绝代之奇”,其原因除了人们通常提及的经济、政治、科考制度及其他文学样式的推动外,还有一些被论者所忽略的因素,如文人思想开放、敢于揭露时弊,唐代小说作家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总体水平大大高于前人,诗歌表现现实生活的局限性等。从中国文学史的视角看,唐代传奇小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丽华 《文教资料》2011,(36):80-82
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家所接受的地域文化会直接参与文学创作并影响它的具体风貌。本文正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莫言家族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与山东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从文化的范畴寻找到文学之所以如此的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宋白是在宋初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词.宫词源头可追溯到《诗经》,而宫词体式正式出现则是在唐代.宫词发展到宋初,在宋白的笔下,其写作内容又有了新的拓展.宋白宫词内容的拓新与其创作态度、文学身份和文学主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