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河南省为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运用地理探测器、回归模型等分析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河南省乡村振兴5个维度发展不均衡,且空间分异明显;河南省乡村振兴耦合发展指数较高,协调发展指数较低且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由西北到东南递减的阶梯状差异态势;经济发展基础和农村人力资源是影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指数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且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经济发展基础、农村人力资源和农村投资消费对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呈正向影响,农业自然条件对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呈负面影响,农业自然条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限制作用较小。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各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重点关注经济发展支持、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价空间实质上是一个由二维地理空间、时间序列、地价水平组成的四维空间.对城市地价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把握地价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规律,从而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文章在回顾城市地价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研究范围具有层次性、驱动因子具有广泛性等特点,指出地统计学方法是地价空间分异研究的主流方法.最后,对我国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进行展望,发现基于时空格局的动态模拟、城市圈的地价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而精准扶贫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深厚的科学思维底蕴。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需从以下维度把握:以历史思维审视精准扶贫的发展规律;以战略思维提升精准扶贫的价值诉求;以系统思维把握精准扶贫的全局架构;以导向思维引领精准扶贫的驱动方向,从而以科学思维提升精准扶贫的精度和准度。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空间分异一直都存在,如何引导经济空间分异使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高效发展甚为关键。利用2010—2019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面板数据,分别从武陵山片区、四个省域、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空间关联性等角度,对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分异主要来源于要素结构、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的匹配,以及主导产业规模与市场规模。文章为要素匹配、县域规模以及产业分工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也为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全面振兴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对农村妇女进行培训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云南楚雄结合当地妇女群体的优势与民族文化特色,以"扶贫车间+绣娘"为中心,采取"传帮带"的培训形式,开展了多元的彝族刺绣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实证研究等方法以彝族刺绣技能培训项目为切入点,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视角出发,探析云南民族地区妇女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成效与实施路径,以期为民族地区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参考借鉴,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点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作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评价内容是当地贫困群众的满意度。通过对扶贫成效群众满意度指标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扶贫行为、群众感知、农户生存状况、农户家庭属性以及群众满意度五个维度的考核指标体系,应用偏最小二乘PLS路径模型对武陵山片区溆浦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扶贫成效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五个潜变量对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成效满意度起直接作用,在扶贫成效满意度的间接影响因素分析中,除农户家庭属性潜变量对扶贫成效满意度不具有间接影响以外,其余均有影响。环境设施建设改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众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扶贫成效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以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集聚区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显著的“三核两带”高密度区;集聚区在系统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性,且空间分异明显;从空间关联性特征来看,集聚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集聚区空间分布受到文化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水平、经济环境、气候条件与交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地区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河南省安阳市在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产业发展规划衔接不畅、农户主体性缺失、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差、产业发展市场机制不彰等问题。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应开展编制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和主体意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加大支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市场化主体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言扶贫攻坚战处于关键阶段,随着语言扶贫工作的逐步开展和不断深入,必定会带动语言产业的发展。语言产业与语言扶贫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介绍了我国语言扶贫和语言产业发展状况,通过阐释语言扶贫与语言产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出语言扶贫促动下语言产业发展有效途径,以期提高语言的产业价值,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出现的一些新困难,为全面提升扶贫开发的成效,提出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绿色崛起、生态建设、精准扶贫、扶贫到户等新路径,创新整村推进、创新产业扶贫、创新转移培训、创新扶贫搬迁、创新资金投入等新机制,切实提高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利用当地优势大做菜文章,蔬菜产业已成为河北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每年的蔬菜种植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省蔬菜面积就达到900多万亩,每亩平均收益达到3200元;河北菜大量销往北京、天津以及东北、西北和国外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蔬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的基础上,河北省进一步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无公害优质蔬菜。目前,河北省已形成30个10万亩以上的产菜大县,日光温室、大棚、中小棚蔬菜种植面积达400多万…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其中,缩小多维相对贫困是关键命题之一。文本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7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对2018-2020年新疆多维相对贫困地区进行识别与测度,运用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进行时空异质性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对多维相对贫困地区具有持续影响力;多维相对贫困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高—高”聚集主要分布在脱贫地区,空间分异主要受产业结构、人口比重、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等因素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多维相对贫困具有较强的负效应,提升城镇化率、人均道路面积等同样有效,但主导因子的作用方向存在时空异质性,尤其是社会因素指标。基于此,文本提出降低多维相对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空间具有社会属性,可以以空间为视角探讨文化互动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可以把空间分为国家、区域、社区、村落和学校五个层面。从文化空间的角度来看,五层空间关系的本质是文化互动;五层空间的每个层面都存在六维度文化互动。以民族和谐、社区发展为轴心,以五层空间的每一层空间为面,以六维度的每一个维度为边,层与层、边与边相互衔接,构成五层空间文化互动理论的分析框架——“玲珑塔”模型。基于五层空间文化互动理论的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云南边疆呈现出五层空间文化互动关系从松散走向紧密和六维度文化互动从局部走向整体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五层空间文化互动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和六维度文化互动整合模式缺乏等问题。推动云南边疆文化互动的内部动力包括多元文化的接触、人类交往的需要和民族群体的生存和内在发展需求三方面,外部动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当前云南边疆文化互动内外部动力机制显现出协同驱动的状态,但也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外部动力欠佳的问题。为促进云南边疆文化互动,应在深化文化互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五层空间和六维度文化互动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健全文化互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贵州喀斯特腹心区域生态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黔南州、黔西南州是我国喀斯特腹心地区.该区域不仅生态脆弱且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目前仍然存在着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双重任务.而当前关于喀斯特腹心地区生态扶贫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从喀斯特腹心地区的生态现状及扶贫特殊性出发,在总结以往扶贫对策成效的基础上提出适应该地区的生态扶贫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校园是现实校园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拓展,其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初期以硬件环境建设为主,后期注重信息发布与展示、数据存储与处理、管理与服务等软件应用,建设过程中技术与管理是基础,理念与行政驱动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年来的扶贫实践暴露出减贫成果不可持续等风险,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能力提升问题成为新阶段减贫工作的核心。文章在界定生计可持续性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既有研究思路,从产业扶贫、转移就业和金融扶贫三重视角设计了提升生计可持续性能力的可行路径,并借助X省F县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剖析了各类型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成效。研究发现:为构筑长效减贫机制,必须重视对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能力的建设;生计可持续性能力的提升路径可解构为产业扶贫、转移就业和金融扶贫三重视角;生计可持续性能力提升路径的实施具有差异化特性,实施成效显著且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预防和化解教师职业倦怠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必要工作。对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探究试图从强调个体适应机制“失灵”的心理学归因转向强调个体与环境相互建构的生态学发展。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统筹分析了空间维度内关键环境要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勾勒出教师空间环境系统之间叠加积累、调节抵消的关系;纳入“时间”维度,刻画出教师在社会时间及历史时间内职业倦怠变化的规律;纳入“群体-个体”维度,揭示个体职业倦怠自下而上汇聚融合和群体心理自上而下扩散的双向建构过程。未来对于教师职业倦怠采取预防及化解措施时,应当提供全系统的外部支持,注重系统合力;把握职业倦怠变化规律,建立心理危机预判机制;觉察个体情绪状态,疏导群体负性心态。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扶贫是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渠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粤北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对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毕业生返乡意愿淡薄等实践困境。鉴于此,粤北职业教育应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施策;精准设置布局专业,匹配地方产业;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壮大扶贫工作队伍;建立返乡引导机制,增强毕业生的返乡意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为例,首先对区域产业背景下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然后论述了区域产业背景下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以通道侗锦文化为基础,以文创设计为驱动,将侗锦相关文化进行设计产品转化,精准扶贫,建设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从"侗锦文化研究中心"、"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侗锦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化与推广平台"四个方面进行内容建设。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