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啸山庄》的实际叙述者是作为仆人的耐莉.她的叙述者与故事中角色的双重身份,以及她作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和直接面对受述者的特殊位置,使她的叙事变得不可靠.本文试图分析耐莉的叙事的不可靠性,并说明不可靠叙事产生的原因,为解读《呼啸山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桶白葡萄酒》讲述了主人公蒙特利梭以品鉴白葡萄酒为名,诱骗仇家福特纳托去自家地窖,并将其陷害致死的复仇过程。小说中的叙事艺术被学界认为是爱伦·坡叙事技巧的独特体现,不仅代表了作者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也向后世传递了19世纪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手法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韦恩·布斯率先提出的“不可靠叙事”的概念,对《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叙事结构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揭开主人公蒙特利梭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自传叙事中不可靠叙事(即文本间不可靠叙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本细读和互文性对比研究,聚焦巴拉克.奥巴马的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存在的文本间不可靠叙事,从一个新的视角有力地揭示了《我父亲的梦想》作为自传写作所存在的独特的不可靠叙事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语文学界对经典文本《台阶》的研究现状,指出仅围绕父亲这一形象展开研究对深入理解文本是远远不够的,提出叙述者“我”不仅是《台阶》中的主要人物,而且是拥有叙事霸权的唯一的叙述者,从“我”的叙述充满误解和偏见入手,发现文本的不可靠叙事性特征及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开拓出文本更宽广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着以生活的本真观照作品内容、以另类的视角标示个性的解读、以内容的概述替代意蕴的品味、以花哨的拓展掩盖实质的虚无等一些违背文学作品教学实质的现象,理应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探求故事的真实面目,作者意图缔造一种叙事策略,通过种种表面的不可靠叙述技巧伪装其真实意图,调整甚至麻木读者对真相的获取欲望,而转而追求各个独立叙述过程本身传达出来的真实。本文的侧重点在于挖掘潜藏于技巧之中的不可靠叙述因素并予以事实佐证,同时,通过分析作者遗留的形式上的可靠因素及文本自身的叙述话语,最终找到具备隐含作者深层认同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蔡莉 《考试周刊》2014,(59):23-24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一个弊端,即唯教参是从,注重作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分析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避免陷入单一化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隐合作者、叙事者和读者的距离出发,叙事者可分为可靠和不可靠两种类型。第一人称叙事者由于视角所限以及和读者的近距离交流,其可靠性往往显得异常复杂。但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无论可靠与否,决不体现在固定的层面,而是以其随意性以及由之而产生的新鲜感.使鲁迅的第一人称叙事体小说呈现出纷繁多姿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舒尔曼的《爱情是谬误》以其细腻的写作风格、非凡的想像力和高超的叙事独创性赢得了众多读者和极高的评价。本文从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不可靠叙述及互文性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课文的含量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如何与学生共享这么多精美的"食粮",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师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依然存在着三重障碍--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因为这三重障碍,文学解读活动便不是使学生走进文学,而是离文学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1.
王槐永 《教师》2010,(29):109-110
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课文的含量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如何与学生共享这么多精美的“食粮”。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师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依然存在着三重障碍——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因为这三重障碍,文学解读活动便不是使学生走进文学,而是离文学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叙事交流、叙述视角和叙事时间三个角度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小说中存在的不可靠叙述、变换式内聚焦和时序、时距以及频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是第一步.也可能是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一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很多教师也热衷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但是多元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它仍然要以教材为依托.应该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基础上所形成的多种理解。而目前的文本多元化解读存在着一种泛滥的趋势,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错位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生活的本真观照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叙事交流、叙述视角和叙事时间三个角度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小说中存在的不可靠叙述、变换式内聚焦和时序、时距以及频率。  相似文献   

15.
仪器设备管理与不可靠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仪器设备的管理、故障率、维修及保养等多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不可靠因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减少不可靠因素,增强仪器设备使用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做贡献,教育方向也呈多元化发展。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精神食粮,同一个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学生理解中也会有不同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也是必然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核心地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身负重任,而且处理的都是最基础的问题。文学作品的开放性与多义性尤为鲜明,由于读者生活经历与审美理念等差异较大,所以对相同文本理解不同。那么,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通过正确方式更好解读文学作品极其重要。在本文中,分析了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解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多元化解读的必要性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特点,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文学作品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这使得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内容。多元解读不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改的必然要求,研究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是不懂解读方法,不解作品之意,导致学生放弃阅读或即使阅读也是“白读”的后果,甚至有部分学生常常曲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严重妨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严重削弱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力量。为了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让学生从课外阅读的困境中走出来,真正走向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教以作品的解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从如下方面作一肤浅的探讨并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