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数报纸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对版面进行阐释、美化,力图变得更"好看".于是,图片、图表、绘画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都出现了,都"占领"了报纸的主要版面,而且是最大的版面,力求达到理想的"视觉冲击"效果.当各种报纸都以此为标准进行改良时,造成的结果是--都"好看"了,都"美化"了,可实质上是千篇一律被同质化了.这些同质化的报纸版面大量、重复地出现,不但没有"说"出什么内容,而且看不出什么新意,更没有看出它说了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话语,很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疲劳感.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报纸新闻版面,大图片、大标题已经是主流趋势.有吸引力的报纸版面不是简单的稿件堆砌,而需要在各种版面因素上大胆探索和创新,充分运用图片和色彩等"模块"构建视觉中心,尽量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而恰当运用多张图片构筑"组合图",达到"大图片"效果,也是形成版面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3.
国内地市党报的二版,大都属于一版的附庸,差不多都是一份报纸当中最难看的版面.那么,地市党报的二版,是否就没有潜力可挖呢?笔者担任温州日报二版主编4年多,在版面经营上积极进行策划沟通,努力挖掘新闻资源,注重版式版面处理和标题制作,使温州日报的二版从一个公认的难看版面,成为一个好稿频出的版面,改变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就报纸等平面媒体而言,新闻"表情"也就是新闻编排形式的集合,它是新闻事实借助版面语言的"呈现"方式. "表情"组合强化阅读"自发、自主、自省" 新闻"表情"既包含着文字细节、线索梳理等情节要素,也以强弱、轻重的结构组合直观展现着编者的新闻价值取向."表情"在以版面编排手段包装新闻的同时,也潜在传达出编者的新闻情绪.  相似文献   

5.
"动起来,更精彩"是一首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把它借用到报纸版面中来,也是恰如其分的.报纸属于平面媒体,如何让平面媒体"动"起来,在众多媒体中先声夺人、脱颖而出,是众多报业人紧跟当今时代发展主流而努力的方向.企业报也要紧跟这一发展方向,增强报纸版面立体感,让版面生动活泼,一改企业报在读者中"呆板、生硬、乏味"的面孔.如何让版面"动"起来?笔者从"点"、"眼"、"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不少报纸大幅缩减版面,而承担着"留客"使命,此前可有可无的副刊版面却在增加,成为报纸的主要卖点之一.副刊版面的增加,使得策划性的主题报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持续性的主题报道,正在报纸副刊中出现,《华西都市报》副刊"四川百家姓"版面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该版面在2014年4月5日创办,一直持续到现在.通过对"四川百家姓"版面的总结和探索,可为报纸副刊主题报道的前期策划和实践运行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报纸媒体的"贴近性",是体现受众意识,放大宣传效果,展示版面魅力的一个方向性原则,也是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在日常从事副刊编辑实践中发现,"贴近性"除了首先需要内容上的不断深化落实外,还是一个能够体现到"版面语言"上的技术问题(形式操作)--或言,以版面语言的技术性手段践行贴近性要求.因为"尽管内容可以决定形式,而反过来,形式在许多时候对内容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经验的读报者都知道,相关消息的版面安排、字号选择乃至用词、配图等往往别具深意;一些研究者据此提出"版面政治学",甚至还形成一套专门用来分析前苏联政治的"克里姆林宫式读报术".  相似文献   

9.
喜新厌旧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如果报纸版面天天老面孔、老选题,时间久了,读者肯定会感到"审美疲劳",会厌烦.一张报纸是否吸引读者,虽然内容是根本性的因素,但最先影响读者的,却是版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读者的阅读方式也转变为速读状态。如何使可读性信息不至于淹没在大量的报纸版面中,是报纸版面设计工作者必须探索的问题。 版面设计作为报纸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其设计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信息是否能有效地传播。版面编辑在报纸设计过程中,根据内容、目标  相似文献   

11.
办好新闻栏目,是各家报纸都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对经营版面新闻专栏,可谓甘苦备尝. <辽河石油报>经济版的"记者观察"、"科技群英荟"、"市场开拓者"等栏目,为采编人员提供了"抓鲜鱼、抓大鱼"的机会.栏目开办八年来,发稿300多篇,其中有10多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奖项.不仅使报纸版面增色生辉,也成为提高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演兵场".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新闻,笼统地讲就是涉及法律实施过程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地市级党报版面上,法制新闻属于社会新闻,见报率较高,几乎是社会新闻版面上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救助性报道如今已司空见惯,但好菜经常吃也会腻.城市信报自2009年5月18日登陆青岛并成功改版以来,在救助性新闻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专门设立了<热线互助>版面,处理救助和帮办类新闻,遇到很有"卖点"的稿子,处理方式也比较灵活,用前面的重点版面全力支持,以达到新闻救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7月9日,星期一.下午,在讨论申奥报道方案的会议上,有的同志提出,如果申奥成功,现有的版面还不足以充分表达我们的心情,应该出"号外",在激动自豪的心情"溢"于报面的同时也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出新出彩,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一个世纪以来,不少学术期刊越来越热中于对来稿收取评审费,对拟发论文收取版面费,且费用标准不断攀升.笔者清晰地记得,在上一个世纪末,一家普通省级CN刊号的学术期刊,发一篇4-5千字的论文,收费为200-300元;如今,这一标准业已跃升为500-700元了.而一般省级核心期刊,现在的版面价码则是一篇4-5千字的论文收1000元(当然,也有的杂志很"精明",只收"900元").另有一些主办单位层次较高的核心学术期刊,其要价就近乎"饕餮"了.例如,北京的杂志,要价是每个版面(A4版)收1000元,这样,谁要想在此刊物上发表3个版面的论文,谁就得奉上大洋3000元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富"黄光裕终于因涉嫌经济犯罪而受调查.我由此想起以前曾经特意留下过一张报纸,费了周折总算找到.这是2005年3月的一个版面,黄"首富"光临一家媒体,该报遂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在四川特大地震后的近两个月里几乎每天四个版面的《抗震救灾特刊》精心凝炼"特色语言亮点",有效彰显"特质版面视点",其序号性、数量性、公文性、主谓性、动感性、引语性、比拟性、复沓性、七言性和细节性文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爬树判强奸"事件真相2009年4月14日,一条题为"成都男子爬树偷窥女邻居被判强奸罪获刑一年"的报道出现在某报纸版面:"去年,成都男子李某,夜里趁邻居刘某丈夫不  相似文献   

19.
从4月20日起,齐鲁晚报<今日济南>"e泉城"版面正式亮相,这个酝酿已久的报网互动栏目一经出炉,就以其鲜明的网页形式吸引了众多读者的视线,同时也引来了一些争议.现在总结一下这个新版面的来龙去脉,以使大家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6期<中国记者>,刊发了储瑞耕先生的<标题"一律横排"质疑>,对文中"能够竖排是汉文字作为方块字的传统的、特有的美"、应坚持"报纸版面美与汉文字美的统一"、办报"大可以百花齐放,各显其能"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