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道德的缺失、人际的冷漠让我们对身边急需帮助的人"帮还是不帮"提出了疑问。学校教育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从教人员应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同时,重视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系统文化工程。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实力,打造学校教育特色,扩大学校教育影响;可以弥补人文教育缺失,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可以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科核心素养向来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所在,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发展的核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涵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所需关注的一大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又明确提出要"珍爱生命"这一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可谓是贯穿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始终。文章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先从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生命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教学,同时教学内容深度贴合了新时代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奠定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人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的,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开展,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钱水芳 《教育》2022,(19):35-37
我国新课标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成绩、道德、人文领域得到明显的提高,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指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教育工作时不能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7.
"伙伴"是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伙伴的教育意义是以正式群体或非正式群体的形式探究参与活动的学生,通过相互教育提升各自素养,借助用价值引领价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道德发展道德,用榜样培植榜样等实践策略让伙伴教育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6年九月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广大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都在逐渐深入,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而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本文就《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一课为例来寻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议"与"题"必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提炼议题、引领热议,让"议"与"题"相互结合,从而让"议"彰显"题"的魅力、意义和价值,让"题"引领、诱导、驱动学生的"议".通过"议""题"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11):9-10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不仅需让学生的专业素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同时也需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道德素养。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需将更多的目光着眼于小学生心理素养的培育上。农村小学教育中,由于家校联动的匮乏、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等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需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关注,结合适当的手段来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文章简要分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其形成健全人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重在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通过打造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发掘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首要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动起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引导学生动"脑"、动"心"、动"行",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激发道德与法治课潜在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课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进行充分的渗透,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对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从而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为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怎样渗透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下把握主要教育活动的教师所呈现出来的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教师职业素养分别表现在道德、职业能力和知识三方面。教师道德素养方面的缺失体现在"爱职业""爱学生"和"爱自身"三个方面;教师职业能力方面的低水平化体现在"爱教学"的弱化;教师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爱学习"的缺乏,与未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密切相关。通过让教师可爱起来、引导家长让学生可爱起来、促使教师自我认同感的提升以及教学智慧的生成、激发教师的学习热度这些途径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关于"让学引思"的教学新观念,让学引思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让学习活动真正的发生、让思维活动真正的发生、让课堂活动真正的发生、让自我评价真正的发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研究"让学引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其中的环境教育,通过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法治观念与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能从道德和法治两方面全面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环境教育,采用合理的实施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77):130-132
要想让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逐步就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核心素养的相关价值理念,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未来有益的技能和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道德与发展教育中必须科学合理渗透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逐步改变自身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此,文章就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实践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鉴于教师是引导者,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部门提出的全新要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儒雅教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将学生引入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文化催生;设置适合学生的班本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文化类实践活动,这些策略都基于儒雅教育的理念展开,能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教育两个不同的名词,其本义却是相通的。按老子的《道德经》所释,"道"指自然运行的真理、规律,"德"指人世向善的品行、素养。按《说文解字》,"教"指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指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推,教育应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那么所倡导的"道德的教育",其要义就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点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基于以上认识,将地理教育置身于教育的道德体系中理解,合乎"道"至于"德"的地理教育应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落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必须确立学生的课程主体、课程本体地位。人在课中央,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回归"人"本位,回归"学"本位。人在课中央,传递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学生生命发展、生活改善为目的。人在课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