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需要的建筑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最求方便和快速。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满足了人们对于快捷方便的追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比传统的施工方式劳动强度更低,施工效率更高,节约资源能源,提高结构构件的浇筑质量。近几年预制装配式施工的显著发展,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但是国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水平相对还是较落后,针对一些常见问题和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与国民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下而进入了创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建筑的设计与质量要求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过不断研究与创新,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满足当前的生产生活与民众理念与质量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较,可以预先进行构件制作,制作完成后运输到施工区域后,再通过装配工作完成建设。通过应用此模式的建筑类型,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建筑建设技术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一,传统、单一化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已经完全被预制构件装配所取代,实现了建筑结构应用空间的有效拓展,推动建筑行业更加快速的向前发展。另外,预制构件装配技术能够优化建筑结构及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与传统建筑建设技术相比较,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程产业中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推动着当前的绿色建筑与绿色城镇化系统发展。鉴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文章基于装配式建筑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从信息化、一体化、绿色化发展理念出发,预推进该新技术、新形式在装配式建筑产业中的应用,梳理了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研究内容,归纳出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的现有理论研究观点,并总结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基于BIM技术融入装配式建筑中的观点,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产业中可以发挥的优势,通过协同管理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以期为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技术及相应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能够大幅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及建设质量。通过总结以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围绕BIM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BIM的合理方式和效果提升路径。希望能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和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来房地产行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变得也愈加蓬勃起来,并且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升,使得建筑设计师们不断的优化原有的建筑建造形式,并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加适合现代人生活要求,更加节约能源、建造成本更低的新型建筑方式,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就是这样一种新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施工形式,其产生及推广使用给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相关建筑施工技术更加优良。主要针对混凝土装配工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打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将BIM技术使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的水平和设计方式,还可以使装配式建筑更加符合生产的规定使各个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这一政策下,它可以改变传统建筑业的建筑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能源,最后做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但是在BIM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善,所以还需建设行业的先锋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对建筑物质量和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在新世纪,可以说建筑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经济环保又方便快捷的建筑方式,以其标准化的设计、集中化的生产和装配化的施工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已成为国家提倡使用的一种建筑技术方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目前工艺仍不够成熟,施工准备和现场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应该对相关技术要点加以分析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例举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优势和分类,并结合多年施工经验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最后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情况总结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3)
BIM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BIM技术并结合RFID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各种问题,不仅可以保证高效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建筑在使用阶段的安全,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节能环保,降低城市污染。本文对预制框架结构体系、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并总结了这两种体系下的节点连接方式。希望本文能为土木从业人员更好的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更好的认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BIM技术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将BIM技术运用到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可以节省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应用到预制装配式住宅中,可以在多个方面取得良好效益,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也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应结合国情,注重人才培养,树立良好的风气,才能使得BIM有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就加工步骤来说,预制装配建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预制和装配,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说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壮举。在过去,建筑施工过程中步骤分散,同时耗时较长,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在预制装配建筑的施工中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可以说预制装配建筑代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需要深入分析预制装配建筑的特点,这样才能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提高和改善。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工的体系特点和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梁桥是一种常用的桥型。它具有构造简单、建筑高度小、施工及修复迅速等优点。其缺点是比拱桥多耗用钢材。本文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制造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结合某公路桥梁工程较深入地分析了预制装配式桥梁的应用,桥梁不只是将钢箱梁、预制装配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及钢混组合梁等应用于上部结构,也将会预制装配式技术应用于下部结构,分段预制的盖梁、墩柱,采用吊装拼接方式在现场构成整体。在公路建设中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施工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优点阐述了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业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积极意义,指出了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发展的较早,但受技术限制,应用程度一直不高,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在高层住宅楼中开始逐渐扩大应用,其独特的优势令其发展空间巨大。从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多种特点,提出了预制装配式结构在高层住宅楼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希望能推动预制装配式结构技术在高层住宅楼中的广泛应用,加速我国高层建筑工业化和高效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体系中,装配式预制框架结构较为常见,这种结构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施工效率高.本文主要就此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对混凝土而言,预制装配式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利用合格的结构性能以及"搭积木式"的手段,处理了环保时代的发展难题。再加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本身呈现工业化特点,减小了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建筑工业化的时代浪潮中,装配式混凝土重新迎来新的春天。本文将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及其结构作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技术总结了预制装配式结构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并详细讲述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要点,最后提出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和预防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提高施工阶段的安全性,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建筑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C),共包括5个致因层次和20个致因因素。基于该系统框架应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构建了二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人为因素模型,分析了人为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致因层次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排名依次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不安全行为、外界因素、企业影响、现场监督与管理;致因因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排名依次为机械设备缺陷(不安全行为的前提层)、认知差错(不安全行为层)、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不足(外界因素层)、监督不充分(现场监督与管理层)、组织氛围差(企业影响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