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 课文《妈妈的爱》是一篇充满童稚、朴实无华、文质兼美的赞美妈妈的诗歌。为了把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点化出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并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暑假来临了,是学习家务劳动,体验爸爸、妈妈辛劳的好时机。通过对爸爸妈妈工作和家务劳动的了解,增强对他们的敬慕之情,通过当一周“妈妈”,体验妈妈为家庭的贡献,体验妈妈对子女的关爱,从而自觉地听从家长正确的教诲,自觉地承担家庭劳动岗位,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学习内容:根据小学音乐第五册《小乌鸦爱妈妈》提炼。学习目标:通过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爱;通过爱妈妈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爱;通过现实生活的交流让学生发现爱;通过爱的呼唤让学生奉献爱。学习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爱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处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并从中受到启发,使之呼唤、奉献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具准备:歌曲《天亮了》、故事背景音乐《怀想》、范唱歌碟、钢琴、大歌单、头饰、打击乐器、自制课件《爱的呼唤》、歌曲《爱的奉献》相关电教设备。学习课时:一课时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活动准备:1.学生带上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2.教师准备一些漂亮的贺卡、旋律优美的音乐,以及制作贺卡的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课前实践注意妈妈对你、对家中其他人(尤其是长辈)的言行,了解妈妈日常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评: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有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学习才会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有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二、夸夸妈妈1.同学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谁来夸夸自己的妈妈?(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2.都是些平凡而伟大的妈妈!同学们,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是妈妈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你想送什么礼物给妈…  相似文献   

5.
这个教案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特别精彩处有两点: 一是让学生体验妈妈提水的辛苦和劳累。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教师请学生当回妈妈,提一桶水走几步试一试,看看水桶里的水怎么样,有什么体验.然后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大家,如“一桶水好重啦,沉甸甸的。直晃荡,我累得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要是有人帮我提一段路就好了……”这样的体验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是为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服务的。这样体验也为正确理解老爷爷的话奠定了情感基础。那种体验了以后只说了句“水很重”就回座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2.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并仿照课文编写诗歌赞颂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体味生活,学习表达;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抓住"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这  相似文献   

7.
<正>故事梗概:女孩童童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家里常犯"公主病",一会儿抱怨妈妈做的饭菜不可口,一会儿厌烦妈妈不让她看电视,一会儿生气妈妈管她做作业。她认为当妈妈最轻松,做什么都没人管。童童在小仙女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变成妈妈的愿望。可是,童童在当妈妈的这一天里忙得团团转,她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和自由,反而觉得很累。童童体验到妈妈的辛苦,对妈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学会了换位思考,以感恩的态度对待妈妈,还主动分担一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上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帮妈妈做家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先帮妈妈做一些家务,然后把做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相似文献   

9.
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操作新知识的过程。这样的课程,教师不再是忠实地执行教材的执行者,而是形成新课程的创生者与开发者,即教师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 有位教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为学生创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正当学生体验小蝌蚪  相似文献   

10.
巧用课程资源优化口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理解为文本课程 ,教材应该是一种体验课程 ,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 ,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体验教材。教学中 ,恰当运用课程资源 ,利用一切机会 ,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不失为一条好的经验。角色表演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比较强烈 ,妙趣横生的表演会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例(1) :学了《小蝌蚪找妈妈》 ,让学生自己找伙伴 ,演一演、说一说小蝌蝌在找妈妈的路上所遇到的情景。例(2) :《春天说了些什么》 ,设计句式 :“春天说 ,花儿一听 ;春天说 ,冰雪一听。”…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目的是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内涵,领会含义,最终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得以全面的提高.下面是《爸爸、妈妈抚育我》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拿出从出生到小学不同时期的一些生活照片,说说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2.
宝宝依恋期     
丁晓楠 《母婴世界》2014,(5):126-127
2岁之前宝宝在妈妈的乳房上体验到了身体的温暖和妈妈的爱,从而获得了对环境的基本信任,建立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因此,乳房成了妈妈的象征,这是宝宝依恋妈妈乳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打破课与册的界限,围绕主题重组教材,能否强化音乐审美体验?对此,我作了大胆的尝试。一、情境再现镜头一:学生们有的闭上眼睛轻轻左右晃动身体,有的做小宝宝甜睡的姿态,有的学着妈妈抱宝宝有节律地晃着身子……二年级学生一边听着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一册教材中抒情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睡着了》,一边做着与音乐情绪内容相关的律动,和小乌鸦一起体验躺在妈妈怀里温暖的感觉。镜头二:学生扮演的小乌鸦展开翅膀,听着欢快活泼的四册教材《小乌鸦,爱妈妈》歌曲旋律,有规律地学习飞的本领,学着到草地上捉虫,按节奏××……发出吃虫“嘬嘬”的声…  相似文献   

14.
一、作文前 ,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积蓄。小学生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更是奇妙丰富。作文材料来源于对生活的不断思考和内心美好情感的不断涌动。例如 :看到妈妈那么忙碌 ,出于对妈妈的孝心 ,产生“假如妈妈有八只手 ,该多好”的想法 ;看到亲人被病魔无情的折磨 ,出于对亲人的爱心 ,产生“假如我有神奇的药丸”的想法……因此 ,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再现他们的真实的生活场景 ,指导他们亲身去体验 ,促进他们美好情感的产生 ,就是创新。其次 ,学生想象的创新性 ,阅读情感的积蓄也不可小看。古人云 :“厚积而薄发。”因此 ,…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重点详略分明地再现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真实地展现人物性格。二、课文解读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 ,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 ,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三、教学过程(一 )内容呈现 认真地朗读课文 ,通过再现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体会长妈妈真实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二 )问题情境 这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一个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吗 ?(三 )交流对话1 .教师与学生对话话…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生才会有自己的感悟、体味,才会觉得这课堂是我的,不是老师的。如果没有了体验、感悟等基础的环节,质疑、探究、创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同一部作品,由于读者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思想境界的不同,体验也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体验文学作品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体验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创设情境去引导体验,指导朗读诱发体验,互相交流感悟体验,置疑问难探究体验,启迪想像拓展体验等。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中学教材里有很多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这类文章适合创设情境教学。如教《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是这样做的:一开始我要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再品味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使课堂流动着一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他们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因此,我总是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正如冰心所言:“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一位同学这样写火:快过节了,妈妈在炉子前煮海带,蓝色的小火苗在向妈妈微笑。锅煮得高兴了,向着妈妈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年级第二学期《放小鸟》(国标本第二册)。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是关在笼中的小鸟,现在看到妈妈后会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卖菜     
高嘉欣 《新作文》2011,(7):14-15
我喜欢吃肯德基,可妈妈总不让我去,说是太贵,赚(zhuàn)钱不容易。我嫌她是小气鬼,妈妈就说找个机会让我体验一下。体验就体验,有什么了不起?我自己赚钱自己去吃个痛快。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市三林中学北校,"兔子窝""菜园子"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兔子窝"里,可乐、黑豆、coffee……二十多只小兔子,每只都有十多位学生"兔爸爸""兔妈妈"。"兔爸爸""兔妈妈"们的精心照料,让小兔子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而"兔爸爸""兔妈妈"们也因有了小兔子的相伴而喜欢上了校园生活。"菜园子"里,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地,在菜地里,学生们学会了锄地、播种、浇水、施肥,汗水、老茧和收获更让他们体验着别样的校园生活。如今,他们又多了一个新去处,一间超大厨房"厨艺工坊"。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