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人类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从文学这种极为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类生态伦理的衍变历史,是人类的文化构建和阐释模式的需要。如何解读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不违背作品本意的生态意义,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从阐释功能、挖掘与质疑精神、适度重构以及悖论角度,来探讨重读作品中生态伦理意蕴时的解读点。在对文学文本进行生态思想研究的时候,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用生态哲学伦理去生搬硬套地解读文学作品,却不慎重思考这些作品本身是否具有生态伦理的真正含义。在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挖掘、整理和提纯的过程中,不丧失文学作品中作者本真的指涉维度,是我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旨在研究自然的权利和价值以及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批评将生态学引入文学领域,目的在于研究生态危机的精神根源,并弥补人类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所带来的精神缺失。  相似文献   

3.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人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将文学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生态批评文学。生态批评文学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并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主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文章主要对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和《白牙》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以期为构建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生态文学在近几十年逐渐成为热点。对生态文学的研究成为一种热潮,而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文化产生的基础。对于现代生态文明而言,图腾文化既是古老守旧的宗教思想,也是可以启发现代人类生态思维的重要精神来源。因此,蒙古族与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家乐于将图腾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态作品之中,以此巩固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5.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单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已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文章阐述了煤矿区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进而提出生态恢复研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的一项重要问题。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统一对立的整体,同时也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相对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而确立对当代生态环境伦理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目前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批评来重新审视文化,进行文化反思、文化批判,颠覆、挑战、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批评的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批判渗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生态文学作品,重新建构文学经典,促成生态文学的繁荣,重新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并担负起引领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历史重任。从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种平等、生态平衡的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语言学是新兴的生态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基于生态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在语言和言语层面对非生态的语言使用和语言系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现象进行分析批评,以此揭示现实语言中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思想,培养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强调语言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诞生的生态女性主义在哲学、文学、生态环境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一些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作品,对其理论所构建的价值观、生态观以及生态女性主义对文学批评的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做出了初步的阐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既要透过生态中心主义的视野研究生态文学运用环境想象创造生态灾难意象的文学、文化策略,又要研究环境启示录话语构成的主要元素,其目的在于警示人们,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主导下的生存范式造成的生态灾难必然遭到自然的加倍报复,进而迫使傲慢的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万物同处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维护和谐的人天关系是延续人类文明的必要前提.环境启示录实际上是一项生态文学预警工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消费异化现象是催生生态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缓解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消费异化,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12.
浅析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从它的生态效益考虑,具有维持生态平衡,调节自然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方面的巨大功能。人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现象,给全球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灾难,并招致水、旱多方面自然灾害的发生。只有保护森林、大力绿化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才能成为一个风调雨顺,美丽富饶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3.
文本细读是对文本多层次多角度细致诠释的研究方法。11世纪维吾尔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古体今译的主要译者之一艾合买提·孜亚依,凭借自己的多种语言能力和扎实的研究功底,在维吾尔古典文学研究中取得了较高成就。论文以艾合买提·孜亚依对维吾尔文学经典《福乐智慧》研究成果为例,指出维吾尔文学研究应该倡导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和细致分析,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挖掘维吾尔文学的内在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Internet应用的逐步普及,WWW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信息源.从而维文网站也逐步增长,但是因为维文字库编码还没有标准化,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针对维文网站的比较实用的搜索引擎,这对维吾尔族用户在网上检索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通过讨论维文网上信息处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维文网站搜索引擎的URL遍历、数据采集、查询服务三个核心技术模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千多年以来,维吾尔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曾经使用了不同的文字形式,书写了大量极其珍贵的书面文献。本文所论述的回鹘语和现代维吾尔语只是维吾尔书面语言发展史上的两个阶段,从历时的角度就回鹘文献中的名词的数范畴同现代维吾尔语书面语中的名词的数范畴进行对比,试图找出其发展与变化规律,以期能对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词义演变是词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巨变促使现代维吾尔语词义活跃多变。论文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等三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意义演变情况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生态意识是随着地球生态失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逐渐得以建立和强化的,生态文明的提出凸现了对以往文明发展的纠偏和补救,生态文学是生态问题在文学视野里的投射和焦虑。试图通过文本内的生态呼吁,达到文本外的生态成效,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在生态哲学和自然写作的交互影响下,建立起新型的生态叙事话语,创生了生态主题写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代中国文坛,生态文学书写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向,它们分别以"信仰"、"忧患"、"拯救"为中心词,通过个案分析,我们可以把握此一写作主题的创生方向和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论文艺学有必要引入社会生态维度。在生态论视野上,自然作为“他者”呈现,逼显出现代主体的限度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导致对“人”的重新发现,这是文艺学社会生态维度的哲学基础。在理论展开上,文艺学社会生态维度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自身的美学的历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环保教育遭遇尴尬.因此,需要开发利用传统审美文化中内涵丰富的环保资源,把环保教育嵌融于审美教育中,构建在审美教育中涵养化育人们自律自觉地保护、关爱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的范式.这对于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具有现实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零余者”形象的世纪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20世纪学史上,“零余”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形象;30、40年代学中,主要有团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后的幻灭及民族压迫与斗争中的彷徨三类形象;80年代中后期一群都市“顽主”表现了中国转型期整个社会无所适从的焦灼心态。人知识分子价值观破灭,苦闷彷徨;世纪之末,新生代在物的世界中感受到零余处境,产生了欲望的焦虑,和世纪之初的“零余”在“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上都有着不同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