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化学第二册中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4—14),反应较易进行,效果也可以。但由于装置的封闭性差,液溴和苯易挥发,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在教学中收到了显著效果。a.仪器装配。如图1所示。b.实验方法。①先把溴和苯按1∶2体积比混和放入大试管中。②在三通玻璃管的支管中加入铁屑并用磁铁吸住,再在三通管的一端放上蘸有浓氨水的棉团后塞好胶塞,另一端用塞子夹住一图1 苯与溴取代反应装置1.大试管 2.三通玻璃管 3.浸浓氨水的棉团 4.湿润的兰色石蕊试纸 5.…  相似文献   

2.
在讲苯的溴代反应时 ,课本和教参上均未提到该演示实验中溴与苯的量的比例关系。许多师生都感到该实验难以控制 ,不是反应太慢 ,就是太剧烈 ,导致大量的苯、溴及生成的溴化氢急剧挥发 ,污染教室环境。为了做好该演示实验 ,笔者经过实验 ,进行了如下改进。附图 实验装置一、装置变单孔塞为三孔塞 (或把烧瓶改为三颈瓶 )。一孔插入长直玻璃管 ,其余两孔分别用来插入吸有苯和溴的两支长滴管 ,如附图。二、操作1 药品加入顺序的改变往烧瓶 (或试管 )中加入少量铁粉 ,塞上三孔塞 ,固定。用两支长滴管分别吸入苯与溴 ,插入其余两孔中。先滴加三…  相似文献   

3.
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之一.为能引起学生兴趣,把它的实验内容进行拓宽,可辐射到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一.实验准备及装置试管(1)中注入3毫升乙醇,加棉花直到被吸干为止.于试管中部放置1克氧化铝粉末,塞好带有导管的塞子.试管(2)中装有2毫升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试管(3)内壁涂上一层石蜡后装有2毫升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试管(4)内壁涂上一层硬脂酸后装有2毫升澳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试管(5)中装有2毫升澳水的四氯化碳溶液,整个装置如右图.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氧化铝部位,产生…  相似文献   

4.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是学生在学习芳烃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反应,按照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105页陕验4-14)去演示,我认为存在两点不足:第一,若取用苯和液溴的量很少,则在右端导管口附近看到的白雾很少,甚至看不到;第二,若取用本和液溴的量较大,由于药品是一次性加入,且反应在加入铁粉的瞬间即能发生,放出的热量使澳形成蒸汽外逸,且有少量的澳蒸汽通过导管进入右侧的锥型瓶中,影响对HBr的检验.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可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一.实验装置改单孔橡皮塞为双孔橡皮塞,在另一孔中插入一支较长的胶…  相似文献   

5.
苯的溴代反应是苯的重要性质之一。它证明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别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在有催化剂 Fe存在情况下 ,苯与溴能产生下列反应。C6 H6 Br2Fe C6 H5 Br H Bra.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b.实验准备。1取 2 5 m m× 2 0 0 mm具支试管改装成反应管 ,底部制一约绿豆大小的洞 ,在洞口放少量石棉 ,用吸铁石吸取 3~ 4g铁屑 ,放入具支试管 ,在烧瓶中装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液面以低于具支试管底部1~ 2 cm为宜。2左锥形瓶内装有 CCl4,右锥形瓶中放入少量蒸馏水 ,并使导管口接近液面。3在分液漏斗中 ,先注入约 8m L 的苯 ,再取一支长细…  相似文献   

6.
在溴苯的制备实验中 ,许多教学工作者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在改进实验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做了装置和方法的改进 ,能够有效控制反应速度 ,能证明催化剂本身是溴化铁 (FeBr3 ) ,有效地检验溴化氢 ,并消除对环境的污染。a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 溴苯制备实验装置  1 .具支试管  2 .洗气瓶  3 .锥形瓶  4 .胶头滴管  5.铁丝 ( 2~ 3cm细铁丝 ,系在粗铁丝上 )  b .实验步骤 :在具支试管中先加 2mL苯 ,用注射器吸取 0 .4mL液溴 ,通过胶头滴管加入到具支试管中 ,将铁丝束插入反应液 ;开始…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出版的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79页[实验6-5],铜片与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作了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改进方案a.用滴定管夹固定两只具支试管在滴定台上,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b.铜片换成螺旋状铜丝,将铜丝拴在注射器的活塞上端,做成提拉装置,注射器固定在橡皮塞上。c.在其中一只具支试管内加入少量CaCO3,迅速塞上橡皮塞,让产生的CO2将具支试管内的空气排尽。d.压下注射器的活塞,铜丝与稀HNO3接触,反应开始(如反应太慢可用酒精灯稍微加热)。e.将产生…  相似文献   

8.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改进1.反应装置图Ⅰ具支试管Ⅱ红色气球Ⅲ蓝色气球Ⅳ10ml刻度自制加液漏斗1.1mol/L盐酸2·0.1mol/L盐酸3.大理石2.实验步骤(1)在两个具支试管的支管上各套上一节橡皮管,分别扎上两个红、黄色气球,在橡皮塞上插好带10mL刻度的自制加液漏斗,固定在同一铁架台上.(2)把4小颗大理石分别放入两个具支试管中,塞好橡皮塞,在漏斗中再分别倒入10mLlmol/L盐酸和10mL0.lmol几盐酸.(3)同时打开活塞,让10mL盐酸全部流进反应器中之后,关掉活塞,观察现象.3.实验现象(1)放入lmol/L盐酸…  相似文献   

9.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 44页 [实验 3-1 ]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存在时间短 ,不易观察。若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b .实验操作 :①将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加入具支试管A ,NaOH溶液加入具支试管B ,迅速按图 1连接好。②打开铁夹 ,产生的氢气通过橡皮管和导气管进入具支试管B ,由具支试管B的支管口排出。③待反应较缓慢时 ,关闭铁夹 ,具支试管A中由于不断产生氢气 ,其压力逐渐增大 ,将含有Fe2 的溶液压入具支试管B。c.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 ,具支试管B中有大…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实验装置的不同看法浙江武义二中(321203)潘振伟贵刊94年第3期刊登了《苯的教案设计》一文,该文对课本上苯与澳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作了改进,装置图见《化学教学》94年3--31页,本人认为此装置有两处值得商榷.其一、课本中实验装置配有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二册P44 [实验 3 1]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存在时间短 ,不易观察。若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1 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 (两个 )、单孔橡皮塞 (两个 )、玻璃导管、三通玻璃管、橡皮管、铁夹 ;还原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图 13 实验操作3 1 将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加入具支试管A ,NaOH溶液加入具支试管B ,迅速按上图连接好。3 2 打开铁夹 ,产生的氢气通过橡皮管和导气管进入具支试管B ,由具支试管B的支管口排出。3 3 待反应较缓慢时 ,关闭铁夹 ,具…  相似文献   

12.
1.实验装置:大试管(32×200mm)一支;试管夹一只;双孔软胶塞一只;自制加长型滴管(直径8mm,长10cm,一端拉细,另端套上滴管帽)一支;导气管一支(直径5mm)。组成如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2.操作方法:在大试管中加入适量氯酸钾,并用自制的加长型滴管吸少许二氧化锰,  相似文献   

13.
氯气漂白实验的改进江苏省铜山县茅村中学(221135)韩文元高中化学课本中,次氯酸使有色布条褪色实验,囚装置复杂,操作不便,在教室中很难进行,可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效果很好.一.装置的配制将一支18x180mm的试管底部打破成一小孔,试管底部填入少许...  相似文献   

14.
苯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而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溴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放出溴化氢气体。人教版高级中学化学第二册中介绍此反应时,采取如图1装置。 图1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 a.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溴容易逸出,污染环境; b.铁屑或铁粉混杂于产物中,造成实验现象不易观察; c.溴化铁作为催化剂的作用不突出。 针对以上三点,本人对该实验做如下改进(如图2),供各位参考。 操作过程如下: a.气密性检查。 b.先向分液漏斗中注人6mL苯,然后用长滴管取3mL的澳,注人苯液下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现行高一化学教材介绍的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可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实验现象也更明显了,现简介如下。a.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钠在氯气中燃烧装置b.实验操作:将新切取并吸去煤油的金属钠一粒,放入具支试管中,将具支试管的支管(如太短,...  相似文献   

16.
按照课本[实验5-9]进行灭火器原理实验教学,由于在倒转吸滤瓶时其内部的小试管会落下来,给教学会带来如下弊病:1.小试管与吸滤瓶发生碰撞,使学生产生不安全感。2.小试管倒扣,使两种药液不能立即充分接触,并且小试管有可能靠在吸滤瓶的侧管处,使实验缺乏科学性。3.该实验只能体现出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而不能很好的体现灭火器的结构原理。因为灭火器内的盛药装置不会因其倒转而下落。要想不使小试管下落,只须在该装置的橡皮塞上再安装一根粗铜丝即可。  相似文献   

17.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高级中学(433100)朱国义1实验目的11让学生掌握苯与溴在铁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实质。12通过实验的改进减少有毒气体对空气的污染。2实验装置图苯与溴的取代反应A反应器B洗气瓶C吸收(HBr)装置D...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化学演示实验的增改山东省安亚市第五中学王春贵(262118)苯跟溴的取代反应演示实验,按课本4-14实验装置操作,由于本反应是放热反应,溴又易挥发,反应开始后挥发出的溴蒸气连同反应生成的HBr气体一起导出,这样HBr在导管口处遇水蒸气形成的白雾...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学生对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一、说明1.具支试管内装Na2CO3,具支试管内的小试管内装NaHCO3。2.A、B两支试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3.加热后很快看见A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则无变化.二、优点1.NaHCO3和Na2CO3所处的外部条件基本相同,受热时间相同.2.对比性强,学生印象深刻.3.该实验所用的教学时间少,克服了课本中分两次操作所造成的教学时间过长的缺点.NaHCO_3和Na_2CO_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设计@李俊生$河北秦皇岛市第六中…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 (人教版 )第二册中苯的溴代实验 ,药品用量大 ,造成的污染严重 ,反应不易控制 ,操作不便 ,为此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吸有溴的胶头滴管 ②迁移管 ③苯④还原铁粉 ⑤石棉丝 ⑥吸有NaOH脱脂棉⑦U型管 ⑧AgNO3 溶液 ⑨装NaOH的烧杯试剂 :苯、液溴、还原铁粉、10 %NaOH、AgNO3溶液(1)向迁移管中垫入少许石棉丝 ,后加入 0 .1g还原铁粉 ,再加入 2mL苯。(2 )向U型管中加入AgNO3溶液至弯管处刚好留一小缝隙 ,在右边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