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能承担起多种不同的角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实践中教师在研究、合作和评价角色上普遍存在着缺失的现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本对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止教师角色缺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实践证明: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必须实现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从实施者到引导者、从独奏者到伴奏者几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身份,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从“施教者”到“指导者”、从“独奏者”到“协奏者”等5个方面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身份,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从“施教者”到“指导者”、从“独奏者”到“协奏者”等5个方面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的提出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由课程体系的执行者变为参与者,由课程内容的教授者变为研究者,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合作者,由知识的施教者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是主体。而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缺乏研究意识,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人际合作的能力。对这些问题只有清楚认识,才能有的放矢,适当解决,才能促使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课程的校本化。”并进一步强调:“加强学校课程的体系构建,重视对已有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在这样的方向和政策的指引之下,近年来,课程开发在十一学校普遍开展起来,这不仅使十一学校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追求,而且对其他学校的课程建设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多元化认知工具和完整的服务支持系统。在新形势下,教师在传统课堂中的"权威者"、"仲裁者"的身份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需要。广大教师只有明确自己"主导者""教学组织者""评估者"等身份,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思想,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地方指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资源,由学校成员独立或与校外人员合作开展的,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目标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小花 《考试周刊》2013,(63):18-19
随着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源中地位的凸显,我国以往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适应课程开发的新趋势,教师角色转换势在必行。本文从校本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的内容,并就促进教师角色转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课程观与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香港、台湾及其他部分省啼课程开发中存在着共同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教育理念的转变,印从现代数育观向后现代数育观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后现代课程观作指导。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有助于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最新成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开发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构建:一是教育理论综合课程,二是活动课程,三是教育技能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人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和立体性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应着重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课程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校本课程开发仍很薄弱。究其原因,人们对校本课程实施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把握不准是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过程,能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的重新分配,也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和高校自身改革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严峻挑战。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教育哲学、办学宗旨、改善学校组织、强化教师培训、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投入以及加强课程开发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本文以选修课为基本形式,在博罗中专学校进行了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了条件和需求分析,并在制定目标、编写课程纲要、实施办法、评价方式、取得成效等过程,都严格依照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从而为形成该校的体育特色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可供操作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变埋没与浪费校本课程资源的现状,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能有效地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目前,不少学校和教师正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文章将在大致的框架上勾画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7.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正在实施的课程系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实施的课程进行的规划。新课程倡导课程功能的转变以及提出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并提升课程意识。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民俗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教育民俗如今面临消亡的命运.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通过学校教育保护和传承教育民俗的重要手段,它是保护和传承教育民俗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方法都处在初步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全程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开发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特殊的现实意义。对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现状和不足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其研究趋势的展望,有助于为该课程的开发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 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运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发生的两次重要的课程变革运动。前适应和推动了课程的现代化转换,后则适应和促进了课程的个性化发展。两次课程变革运动的消长给我们的启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