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读杨绛,首选她的散文,而她的各种散文书籍,我读的次数最多的要算《干校六记》。读过多遍后,渐渐悟出了潜到文字深处的"杨绛味道"。这种味道很早就被人提出过,而这也正是这本书得以出版的尚方宝剑。重新捧读杨绛先生这本《干校六记》初版本,我又想到已经去世的著名出版人范用先生。这本书的出版,离不开这位当时三联书店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由杨绛先生亲自精心整理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影印版20册近日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商务印书馆还专门在今年杨绛100岁生日的前一天将该书送到她的手上。影印版《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展示了钱锺书先生自1930、1940年代至1990年代各时期中文笔记的原貌。这些中文手稿被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按时间顺序编为9本残页、25本大本、38本硬皮本和11本小本,凡83本,涉及3000种以上中文著作及少量外文著作。笔记内容不仅包括了《诗经》《论语》  相似文献   

3.
作品信息     
●《听杨绛谈往事》出版钱锺书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杨绛的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由三联书店出版。杨绛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写道: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该书作者、年近八旬的吴学昭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吴宓先生的女儿,而吴宓先生是钱锺书、杨绛在清华大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杨绛创作了不少纪事散文,都是有关她个人生活经历的。《“遇仙”汜》、《控诉大会》、《第一次下乡》、《丙午丁未年纪事》、《干校六记》,依次记叙了学生时代、三反期间、大跃进时期、“文革”和下放干校的经历,集中反映了杨绛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的主要生活.是她一生中难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由河南师范大学荆贵生先生主编、全国四十一所高校教师参与编写的《古代汉语》一书,济南黄河出版社1995年8月出了第一版,1997年6月又出了第M版修订本。前段时间,荆先生将此修订本一套(上、下两册)惠赠,我于工作之余暇粗略地阅读一遍以后,甚感欣喜,以为这可称是自王力先生和郭锡良先生分别主编的《古代汉语》行世以来的又一部高水平的古汉语教材。这部教材在编选内容和编排形式上,既对王力先生所创并于后来形成传统的古汉语教材编写体制有所继承,然而又有更多的创新。诸多的创新与传统的继承有机结合,融成一体,便已经形成了这部…  相似文献   

6.
<正>"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在《我们仨》里的句子。写这本书的时候,杨绛先生已经老了,白发苍苍,没有了爱人钱钟书和爱女钱瑗,家充其量是个客栈。"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  相似文献   

7.
坦然的魅力     
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是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以脍炙人口的《我们仨》、《干校六记》等名满天下。杨先生为人谦和,天性恬淡。几年前,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一向深居简出的杨先生亲自参加仪式, 并宣布将他们夫妇所获稿酬,悉数捐献给清  相似文献   

8.
人文情愫是散文作品的重要特质,对人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价值的追求,在杨绛的《老王》里得到了淋漓的表达。《老王》是杨绛先生写于1984年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情。品读这些事件,探索老王的"不幸"与杨绛先生的"愧怍",从中感悟杨绛对底层百姓的人文情怀与观照。  相似文献   

9.
<正>1980年末,钱钟书在给杨绛《干校六记》一书的小引中郑重指出:"《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他觉得杨绛漏写了一篇"《运动记愧》"。在他看来,作为参与运动的一般群众(事实上他们夫妻应当归属于受冤枉、受挨斗的右派群体中),他"惭愧自己是个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杨绛没有忘记钱钟书的殷情嘱托,在1984年3月,她认真写下《老王》一文。文中,她怀着一颗内疚不安的心,回忆了在文革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与一位长期关照他们夫妇的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老王善良人性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同时也  相似文献   

10.
老李是《老王》中容易被忽略的人物,老李的语言离开与老王、杨绛交际的场景便不存在任何意义.放大语境,切己体察,认真细读文本,会发现是老李、老李的话把杨绛先生推进了进一步“愧怍”的境地,以致老李也成为杨绛愧怍的一面镜子.当然,这是杨绛通过几年的不断思考,才明白的老李话语之间的事理逻辑和情理逻辑.  相似文献   

11.
在时有恒先生捐赠给我院图书馆的大批图书期刊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手写本《清毅先生谱稿》和康熙六十年辛丑盂夏次修《张氏族谱》刻本,都是清代初年以评点《金瓶梅》知名的张竹坡的族谱,而《清毅先生谱稿》,为我们今天研究张竹坡的家世、生平、著述以及他评点的《金瓶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手写本《清毅先生谱稿》分装八册,封面尚完好的三册分别标明卷次为“一卷”、“四卷、  相似文献   

12.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作品。作品最后,"老王"拖着命悬一线的病体,来到作者家中。他来干什么?杨绛先生的理解和写作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杨绛先生说,老王是来表示感谢的。既然是感谢,显然在杨绛先生看来,作者及其一家有恩于老王。杨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欣赏     
本栏目提供优美的英文文章,并配有汉语翻译和词汇注释。第二天,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发来一个订购电文:“求购10万册《给加西亚一封信》小册子——背面登载纽约洲快车广告。请告知价格和到货的时间。”我报出价格,并说明我们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供应这十万册。我们的设施规模小,十万册数目看来是个巨大的任务。结果我答应丹尼尔先生,以他的方式重印这篇文章。他以书册的形式发行这篇文章,多次再版,发行数量达50万册。丹尼尔先生自己负责发放20-30万册。此外,这篇文章还在200多家报刊杂志上转载,译成所有具有文字形式的语言。当丹尼尔…  相似文献   

14.
醒着的梦     
杨绛先生在他的《我们仨》中很平静地写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家若巨木,这或许就是杨绛先生最执著的惦念。杨绛出名比她丈夫钱钟书要早,但婚后她逐渐将角色转化成"钱夫人",有意无意地淡化了"杨绛先生"的名气。她夸赞"默存中西贯通",鼎力相助丈夫做学问。她说,"我这样付出,是出于对丈夫的爱,但更重要的是对他价值的了解,是自觉的相互支持。"1989年,令钱钟书名声大振的《围城》将要搬上银幕时,也是杨绛,为他添上全书的重要一笔:"围在  相似文献   

16.
杨绛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杨绛在《自序》里自谦地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其实众所周知,杨绛先生不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是用“心”在进行的,尤其是散文。她的散文文风恬淡、平和、睿智,似水,又胜酒,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干净明晰的语言在她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13,(23):43-45
102岁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又出新作,《文汇报》副刊“笔会”近日发表了她的新作《忆孩时(五则)溉这5篇短文分别为《回忆我的母亲》、《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太先生》、《五四运动燃张勋复辟》,文中重温了自己孩时的记忆。杨绛说:“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相似文献   

18.
丁玲的《“牛棚”小品》(最初发表于《十月》1979年第3期。后收入《丁玲文集》第5卷)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三联书店1981年7月版),实在是当代文学中写“文革”的散文珍品。“文革”这头怪物闯入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十年,造成了难以数计的大大小小的悲剧,两位年已古稀女作者以她们丰富的阅历,优美文笔,痛定思痛,写出了“文革”中亲身遭遇。  相似文献   

19.
杨绛“偷”译《堂吉诃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文化巨擘钱钟书,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就名气而言,钱钟书因为两部壁立千仞的著作《谈艺录》、《管锥篇》奠定了在中国学术界泰斗的地位。夫人杨绛先因写剧本而脱颖,后以翻译而成名,近年因完成真人真事散文集《干校六书》与小说《洗澡》在当今文坛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夫妇可谓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20.
《周礼·地官·保氏》始见六书之名。班固著《汉书》,郑众注《周礼》,许慎撰《说文解字》,各自给六书定出名称,许慎还给六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此后,研究六书的便多了起来,尤其转注、假借二书,更是异说蜂起,其中又以转注为最甚。据高亨先生择要统计,解释转注的竟达十八家之多(《文字形义学概论》)。这些学说,或出于对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以及“考、老”两个例字的不同理解,或由于对《说文》研究的角度和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