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孙中山的人民民主思想张敬让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中国民主革命英勇奋斗了一生,终因种种原因,未能获得成功,但他的人民民主思想,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具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孙中山的人民...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赋予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比较完整的意义,成为民主革命的标志。在民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了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政体的一些设想。”五权宪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是他在二十世纪初,在领导反对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创立的关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理论。最初是在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讲演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著名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始终不渝地宣传和捍卫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承受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思想,提出了土地国有的主张,并对土地国有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为中国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回顾中国百年民主革命历史进程,其中人才竞出,思想争鸣,著书立说,可谓百花齐放。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史上,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两位先驱者,孙中山和严复共同演绎了上一个世纪之交近20年时间的民主现代化进程旋律。本文主要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立足中国民主进程,将孙中山与严复的民主思想放到整个中国的民主进程的大环境中去,以客观的视角,比较严复与孙中山二者在民主思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的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政理论吸取了17、18世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并从考试、监督权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不仅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中国人权法治观念的一次伟大启蒙。  相似文献   

6.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整个革命思想体系的精髓。这一思想是孙中山在充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民本思想和欧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实际状况而确立起来的。这一思想在指导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包含着革命程序、地方自治、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等内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理论指南之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民主建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他结合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为其独有的政治思想,包括:关于民主革命、关于民国政治体制、关于民主建设过程、关于政党等方面。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对于近代民主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设计和构想、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孙中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坚持前进、反对倒退的一生。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在爱国还是卖国、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武装起义还是和平请愿等问题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作了舆论准备,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在这场斗争中的作用,赞扬“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思想,而且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建国学说的公仆理论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公仆意识的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念的实践。社会主义民主制与公仆意识存在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国家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务必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思想,而且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建国学说的公仆理论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公仆意识的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念的实践。社会主义民主制与公仆意识存在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国家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务必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列宁曾高度赞扬孙中山使中国人民“从酣(han)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而且“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本主义的统治遭到破坏”。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喻培伦(一八八六年——一九一一年)字云纪,四川内江人。他是震惊中外的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九一二年二月,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他为“大将军”,吴玉章同志称他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喻培伦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进入中国社会,融入民族文化,民主精神生长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事情。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介绍,到学习和仿效,到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造的历程,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各种自由主义派别的民主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中国人追求民主思想和制度的社会实践。在中国人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民主文化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外来民主逐渐中国化,民主意识逐渐融入民族生活,民主精神逐渐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层,推动了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在美国停留的时间最长,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共和、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长时间在美国生活,孙中山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美国的民主思想。孙中山吸收美国的民主思想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发表了不少教育方面的言论,提出了一套教育主张。他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和他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而孙中山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就是他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治本为先”与“学问为立国根本”孙中山从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卓越的先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把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其中有关中国教育的思想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浅述。一、孙中山的教育思想萌发于革命之中孙中山先生幼年因贫失学,十岁才入村塾读书。在村塾中,他对于当时所学的内容及老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也是振兴中华、发展经济的蓝图的设计者。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不仅革了腐败的清王朝的命,还想革中国贫穷落后的命。“民国”建立以后,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永远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政权却很快被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所篡夺。当时,孙中山先生对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不清,也没有看到辛亥革命已经失败,他认为,“民国”已经建立,可以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后,有位80多岁的老人特地到南京总统府,想看看大总统的风采。当老人走进办公室时,孙中山含笑起立迎接,正准备同他握手,不料老人突然要行拜见皇帝的三跪九叩大礼。孙中山连忙将他扶起来,并亲切地告诉他:“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人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回答说:“总统离职后,就和老百姓一样。”老人告辞时,孙中山亲自送到门口。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江苏扬州市中学!老校长@钟慎华  相似文献   

19.
【背景资料】 2006年11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全身心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对中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廖仲恺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廖仲恺先生(一八七七——一九二五),广东省惠阳县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党外亲密战友。他同孙中山先生一样:“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