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主张权利政治,强调个人权利具有优先性,认为权利优先于功利,优先于权力,优先于善。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立场,对新自由主义权利思想从理论基础、哲学前提、权利的内涵、权利的实现途径和目的等方面展开批判。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权利思想的哲学前提是现实的人而非个人主义;出发点从经济根源和阶级关系分析权利而非抽象的权利;权利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而非正义原则,其目的在于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非保护最不利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正义究竟是什么:公平、权利还是美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义究竟是什么?罗尔斯认为正义就是公平,他用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来保障;诺齐克认为正义应该是个人权利的自由保障问题,他提出了包含有持有正义三原则的权利理论来反对罗尔斯的判别原则及其分配正义原则;麦金太尔反对把社会公平与个人权利作为伦理学的主题,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向传统美德伦理寻找答案。三人的见解各有千秋,理想的正义论应该是三人的合题,即公平与权利、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3.
公民实现基本的受教育权,需要拥有合理的教育资源作为实现权利的物质基础.公民获得教育资源的多寡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支付能力以及政府所能够提供的公共资源.个人的支付能力受制于公民个人所处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存在着实质上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面临这种不平等,政府有义务出台正义的教育政策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实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政府出台的教育政策应当遵循怎样的正义原则,如何与这些原则达到契合,什么是正义的教育资源分配政策,应选择一种正义观进行剖析,而罗尔斯的《正义论》系统提炼的正义二原则恰可作为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点.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正义而又正派的教育——我国教育改革的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教育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制度改革中的指导原则定位存在偏差:教育改革追求社会效率和功利、忽视乃至回避了教育公正的问题,没有把公正或正义原则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根本性原则,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了较普遍性的教育不平等、教育权利不受保护等现象。为了建构一个正义而又正派的教育制度,当前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正义,因为只有教育正义才能提供教育制度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反对功利主义为社会总功利牺牲少部分人的权利,认为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超越功利、权力与善,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性.权利的优先性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在权利体系内部:自由权优先于平等权;第二,在权利体系的外部,就权利与功利、善相比较而言,权利优先于功利;权利优先于权力,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再分配;权利优先于善.最后,个人权利通过政治参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密尔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功利原则辩护中.针对密尔为功利原则所做的辩护,学术界对密尔从以质区分快乐是否有意义,以幸福作为行为的道德标准是否合理,对功利原则作为道德基本原则的合理性所做的逻辑证明是否正确,功利原则是否具有一切其他道德原则所具有的制裁力,功利与正义、功利与自由之间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等问题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从整体把握密尔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然状态”理论是诺齐克的以权利为原则的社会正义论的逻辑起点。权利作为指导国家和个人行为的根本道德标准和边际约束引导人们过着一种他们各自设想的美好生活。但是,他给出的证据却推出了这样的结论:个人富有意义的生活正是个人权利的根据。这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的正义学说对研究法与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有较大的启发作用。罗尔斯论述了正义二原则的实现过程,提出了政治正义、经济(分配)正义和个人正义问题,并论述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对正义的严重侵犯下,人们可以采取良心拒绝、非暴力反抗的方式拒绝服从法律。在承认实体公正难检验性的前提下,“视为公正说”正是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在司法审判中的体现。就法治建设而论,国家在立法时应当更多地考虑予弱者以更多的权利配置,在司法时也应考虑保护弱者的原则得以更具体的贯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分配正义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分配正义观,一是罗尔斯基于平等的分配观,一是诺齐克基于权利的分配观。罗尔斯分配的正义从"平等"的权利出发,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税收实现收入的再分配;诺齐克分配的正义从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反对国家作为分配主体进行的再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和研究这两种分配正义观对于我们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体制,正确处理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利的关系,改革和完善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正义与教育改革的转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教育制度改革中的指导原则的定位存在偏差:教育改革追求社会效率和功利、忽视乃至回避了教育公正的问题,没有把公正或正义原则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根本性原则。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必须追求教育正义,因为只有教育正义才能提供教育制度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方法。教育正义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行动的底线伦理,国家、政府和教育本身的教育行动必须首先追求教育正义,必须实现和保证教育制度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制度正义实质上是一种价值,经济制度正义状况关系到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经济效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义的扬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义应包含社会基本权利的平等分配;个人所享受的权利与责任,义务基本对应相等等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普遍主义是西方哲学追寻本体世界的一种方法论。近代理性正义论具有鲜明的普遍主义方法论特征:从本体论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先验主义;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承认存在一种永恒的、绝对的、普遍支配世界的正义法则;从人性论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把一种适合每个人的自我保存性看作正义的根基;从价值观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把个人及其权利看作一切社会价值的来源与标准。普遍主义方法论特征表明理正义论建立在一种抽象的哲学基础之上,实质上维护着“市民社会”中孤立个人的利己主义利益。马克思主义指出,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现“真实的正义”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密尔是19世纪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他不像前辈思想家那样将自由看成是一种政治性原则,而是从自身的时代出发将自由理解为一种社会性原则,认为社会的专制远胜过政治的压迫.由此,密尔对自由作了新的理解,将之定义为社会权力的合法使用.其目的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免遭社会的侵害,捍卫个性和社会的多样性.通过呼吁个人的自由,密尔将政治的自由转变成为了社会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布迪厄文化权力理论中的惯习(habits)和场域(fields)概念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再生产功能。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两大"误识"的分析,提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机会的均等,而要关注教育能够复制社会等级秩序的这一功能,从文化资本以及社会分层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育成就动机,从而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充分实现个人潜能的高等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先哲和巨人,他的巨著《理想国》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书中强调实现国家正义与个人灵魂的正义,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理想国》中的国家观和教育观对西方世界的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力探究《理想国》的国家观和教育观及其对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功利主义以趋乐避苦的自然主义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以个体行为及其目的为理论出发点和归宿;以功用和效果为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以最大幸福主义的最高道德标准为公正原则。功利主义包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可供我们借鉴,但它立足于私有制的社会现实,对个人、社会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抽象理解,决定它不可能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功利与公平现实地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仍是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正义理论具有一种普遍的个人权利观,人与生俱来存在的差异性为正义二原则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在整个正义体系中,关注的是群体中每个人的境况即个人权利,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流行病防控的伦理探讨尚十分欠缺,而现有的生命医学伦理学理论不能较好地解决流行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应用伦理学亟须对流行病防控做出伦理回应。流行病防控中主要涉及隐私、自由和正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亦即个人权利或自由与公共健康的冲突问题。流行病防控对个人行为的家长主义干预,特别是对个人自愿自涉行为的强家长主义干预必须得到伦理证明。流行病防控与社会正义和人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促进正义与保护人权是流行病防控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9.
从理性角度追求正义的实现是西方社会的传统。尤其自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事实与理性,似乎只要依据事实和理性,就能实现正义。努斯鲍姆认为,在这种理论中,人以单纯的理性实现正义,只能使人沦为物,成为了缺乏情感的、冷冰冰的理性经济人。由此,她提出了诗性正义的思想,认为借助文学想象和情感能够形成完整的理性,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诗性正义的思想既深化了人们对正义的认识,也促使人们反思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