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材质为ZL101A烟机主传动箱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Sr变质处理时,易造成铸件出现皮下针孔、气孔、缩松等铸造缺陷,本文采用在一定Sr的基础上添加不同量的稀土的复合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后,研究试样的含气量、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确定稀土最佳加入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变质剂为0.15%Sr+0.2%RE时,氢含量0.17m L/100g Al,共晶硅全部转变为细小的点且分布均匀,成圆球形或短棒状,抗拉强度为:211MPa;硬度为:107HB,组织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电解铝分公司铸造车间4#混合炉电热炉盖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混合炉炉衬材料上涨使炉盖无法开合、更换炉盖电热元件困难、保温性能不好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混合炉炉盖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炉盖使用时更为安全和平稳。  相似文献   

3.
祁海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116-116,233
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电解铝分公司铸造车间4#混合炉电热炉盖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混合炉炉衬材料上涨使炉盖无法开合、更换妒盖电热元件困难、保温性能不好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混合炉炉盖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炉盖使用时更为安全和平稳.  相似文献   

4.
从稀土的特性,深入分析讨论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阐明稀土是钢的一种有效的强净化和变质剂,固溶稀土的存在强烈影响微结构.通过强净化、变质和微量合金化,稀土可有效控制局域弱化.降低微结构的能态,有效抑制钢中有害元素和脆性相偏聚所造成的脆性断裂,稀土可望作为发展新世纪高强韧钢,提高高强钢韧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5.
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碳、铬、稀±对稀土变质高铬铸铁铸态和热处理状态下韧性、抗弯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得出:在所研究的成份范围内,碳的影响最显著,铬的影响可以忽略,而稀土的影响则是明显的;稀土可提高韧性、抗弯强度,并有利于硬度,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产品运输过程的变质问题,考虑运输距离和变质损失的干扰,通过农产品的指数变质函数描述农产品的鲜活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依据农产品变质特征、运输距离的限制、运输成本、客户时间窗约束和农产品变质函数等约束规范下,塑造农产品的运输距离同变质关系的动态联合优化模型,采用最大最小蚂蚁算法,求解静态农产品变质条件下联合优化模型,获取最佳农产品运输距离,通过动态规划算法,求解动态农产品变质条件下联合优化模型,获取最佳农产品运输距离。采用MAT-LAB7的最优化求解功能能够获取模型的最佳解。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模型能够在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有效获取最佳农产品运输距离。  相似文献   

7.
食品在远程运输过程中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质,需要对食品变质信号实时采集识别,提高对食品的安全监督力度。构建基于无线传感器物联网食品变质信号采集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最小方差响应不变波束形成算法的远程运输过程中食品变质信号采集识别方法。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的远程运输食品信号采集模型,构建食品变质信号数据传输和通信模型,对原始的食品RFID数据进行过滤,得到远程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变质信号模型,有效表征食品在远程运输车中的温度、湿度和衰败性能的变化量,采用最小方差响应不变波束形成算法实现对远程运输过程中食品变质信号采集识别。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食品变质信号采集识别,精度较高,准确有效地识别食物变质的种类、数量和存储位置,提高了对远程运输食品的实时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各组ADC12铝合金试样进行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分析、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实验方法研究退火处理对ADC1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DC12铝合金在400℃退火后硬度不够,450℃退火后硬度变化不大,但塑性好,试样在500℃温度下进行退火硬度最高,达到24HRA,550℃退火后硬度下降,A12Cu相变大,会使合金不耐腐蚀,所以在500℃~550℃之间对铸件进行退火处理,ADC12铝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多种新型的高温耐腐蚀材料在各类工业上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鑫华公司自把整体浇注应用到铅锑冶炼的筑炉工艺上后,采用新型耐火材料取代传统定型耐火材料以浇注方式对冶炼炉子的下料圈、炉墙进行整体浇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铝含量,确定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的最佳实验条件.该法测定饮用水中铝含量,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得出淮河流域(淮南段)饮用水中铝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保温时间对挤压成型SiCp/2014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30min时,SiCp颗粒在基体中的分布较均匀,这是因为,保温时间增加,复合材料的变形能力提高,在剪切变形过程中剪切力变小,对增强颗粒施加的剪切力变小,不容易使团聚的颗粒分散。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翠岗地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主要分布于塔河县—翠岗镇一带,岩石类型为板岩类、变砂岩类,原岩以沉积岩类为主,部分岩石受火山作用的影响,伴有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稀土配分曲线呈不对称右倾,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贫乏;亲石元素Th正异常明显,亲铁元素Ni、Sr负异常明显;变质时期主要为中华力西期。  相似文献   

13.
5083铝合金是AI-Mg系防锈铝中的典型合金,要用于模具制造业、造船业、运输业,是制作船板、船外壳、燃料储存罐等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以5083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电导仪等实验设备,分析了退火保温时间对5083铝合金板材再结晶过程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565℃)时,随着保温时间从15min增加到360min,板材的晶粒尺寸从23.5μm逐渐增大到59.5μm,板材的硬度从82.7HV降低到72.5 HV,板材的电导率从27.2%IACS升高到27.8%IACS。退火保温时间对板材电导率度的影响规律与保温时间对板材组织的影响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4.
保温砌筑砂浆主要是由粉煤灰、普通哇酸盐水泥以及各种细骨料组成,其中细骨料主要以矿渣、炉底渣、玻化微珠、EPS为主。保温砌筑砂浆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并且收缩率低、干密度符合保温要求、抗冻性能强等特点。针对细骨料对保温砌筑砂浆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实验手段来对各种细骨料与保温砌筑砂浆强度贡献影响研究与探析,了解到矿渣与炉底渣对保温砌筑砂浆强度的贡献大于玻化微珠和EP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12种市售茶叶经沸水浸泡的茶叶水中的铝含量。经实验测试12种茶叶水中的铝含量均在安全摄入量范围内,铝在不同种类的茶叶水中溶出量不同,在同一种茶叶经沸水浸泡后的一泡、二泡、三泡液中溶出量也不同。本文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叶中铝含量提供了资料及数据,也为健康饮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虑变质物品在有现货和仓库出空阶段生产率不相同以及成本费用时值对库存管理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库存控制模型。运用5.0版数学软件进行仿真寻优,得到系统唯一最优解。灵敏度分析表明,物品变质率、成本费用贴现率、生产率以及短缺量拖后因子对最优生产周期个数、每周期最优缺货时间与生产批量,以及库存系统各项成本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库存决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参数,并及时调整生产周期个数和每周期缺货时间。  相似文献   

17.
全球能源消耗比例中,建筑耗能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较高。近年来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成为建筑耗能节约设计中的主流技术,是我国绿色生态节能设计中的主流形式。传统建筑外墙方法能耗较大且保温性能较差。提出将聚氨酯硬泡技术运用于建筑外墙保温中,硬质聚氨酯泡沫是较优异的阻热保温材料。首先,分析了现有的浇注聚氨酯硬泡保温、喷涂聚氨酯硬泡保温、粘贴聚氨酯硬泡保温等聚氨酯高效保温节能技术。对以上三种方式的系统构成、操作流程及优势分别阐述;其次,通过实验对聚氨酯硬泡技术系统性能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导热系数及粘贴强度对聚氨酯泡沫保温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际监测建筑室内温度,运用聚氨酯硬泡技术后室内温度明显上升。实验证明,聚氨酯硬泡技术应用于建筑节能设计中,不仅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室内温度,而且大大降低了住宅单位面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了绿色节能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LF炉(即精炼炉)的生产现状,针对减少钢水转运过程中热损失及降低耐材、保温覆盖剂消耗的生产需求,基于成熟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提出钢包全程自动加揭盖技术的应用。介绍了钢包全程自动加揭盖的工艺流程,及其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的设计。应用研究表明,该钢包全程自动加揭盖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维修率低等特点,满足LF炉对钢水保温、节能降耗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变质热液是由变质作用产生的。一般可分为区域变质热液和混合岩化热液。区域变质作用广泛发育于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及后期的一些造山带中,形成各种类型的结晶片岩。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热液为混合岩化热液。混合岩化作用一般发生于区域变质作用后期,伴随深部热液和重熔溶浆与已变质的岩层发生交代而产生的热液就是混合岩化热液,其形成原理与热液来源与区域变质热液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变质热液是由变质作用产生的。一般可分为区域变质热液和混合岩化热液。区域变质作用广泛发育于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及后期的一些造山带中,形成各种类型的结晶片岩。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热液为混合岩化热液。混合岩化作用一般发生于区域变质作用后期,伴随深部热液和重熔溶浆与已变质的岩层发生交代而产生的热液就是混合岩化热液,其形成原理与热液来源与区域变质热液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