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保健青稞“藏青25”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粮食自给问题解决后,西藏乃至整个藏区青稞加工转化增值要求日趋突出的问题,根据青藏高原天然无污染、青稞高纤维、高β-葡聚糖、高矿物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等品质特点,选用株型理想、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青海“1039”为母本和抗旱耐寒、适应性好的西藏农科院农业所优良品系“815078”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混合、单株交替选择和多年观察鉴定、比产试验、品质分析和区域试验,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保健青稞新品种藏青25,并于2001年8月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在全区推广。该品种在西藏大田亩产400~450公斤,比藏青320、喜玛拉19、北青3号、康青3号等推广品种亩增产100公斤左右甚至更高,蛋白质含量11.96%,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既是典型的高产高蛋白品种,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β-葡聚糖最高的大麦品种,生产开发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2.
由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研单位首次从青稞中提取β-葡聚糖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青稞β-葡聚糖产业化开发的空白。β-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肠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所长、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强小林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西藏,倒伏是限制青稞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单产的主要因子,品质问题是推动青稞产业化加工增值的关键因素.文章针对自治区提出十二五末,实现粮食生产百万吨的目标,但面临青稞种植面积缩小、加工原料需求猛增、单产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分析青稞单产潜力、政策优势、加工产业发展前景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粮食主产县选用高产品种并切实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冬青稞高产品种、挖掘高寒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青稞单产潜力以及培养青稞种植能手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是充分利用西藏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辅以人工光、温进行青稞杂交后代就地加代技术研究,从而研制出可使青稞杂交后代实现一年两代的就地加代技术,使西藏青稞育种缩短为3~4年,提高育种效率,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为西藏青稞产业提供优质品种和原料.  相似文献   

5.
西藏青稞产业深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 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 200~4 500m的青藏高寒地区。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青稞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目前对青稞的加工主要有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但以青稞的价值而言还远远没有发挥。阐述了青稞产业的深加工,对实现青稞价值和西藏农民致富、实现自我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稞品质在大麦生产及产品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本文对西藏青稞品质的定义、内涵作了简要概述.从西藏青稞品质现状中可以看出,影响西藏青稞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遗传特性、地理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为今后西藏大麦品质改良与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藏科技》2011,(11):F0002-F0002
为积极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副主席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时的讲话精神,加大农业科技援藏力度.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产。近日,江苏、拉萨农业科技援藏青稞育种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在江苏生态园大酒店举行。市农牧局与扬州市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相似文献   

8.
青稞坚黑穗病是由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侵染所致,是目前西藏青稞生产上一种典型的种传病害,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文章从为害症状、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等方面作了调查和研究,旨在西藏高寒地区防治青稞坚黑穗病提供技术支撑,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9.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自治区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列入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项目实施,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2013年示范推广10.60万亩,2014年43.11万亩,2015年76.92万亩,2016年100.00万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青稞安全,发挥了骨干作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项目的实施,系统总结出藏青2000示范推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粮食安全的西藏青稞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在西藏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藏民族植物性食物的主要来源,西藏的粮食安全就是青稞安全.文章经多方面综合分析,指出目前西藏乡村居民的口粮青稞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约为50%;全西藏目前的青稞的刚性需求总量为40万吨,弹性需求总量为10万吨,指出西藏当前确保青稞安全的总产量应不低于55万吨,并预测出2020年西藏青稞的总需求量将达到70万吨,并对当前西藏青稞买难、价高的供求实际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浅析青稞原料主要营养成分与青稞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青稞含有的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和β-葡聚糖,以及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功能,同时叙述了青稞产业在西藏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历经19年选育的青稞新品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主推品种,为规范"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种植技术。本文介绍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供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部门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提高富硒青稞产量和品质为目标,结合西藏特殊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总结,对青稞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和规范。根据西藏富硒青稞的特点和重要性,分析了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结合肥料管理、种植管理、水分管理、农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富硒青稞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供了相关的示范案例和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青稞品种“藏青25”的生产技术标准,根据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提出了优质保健青稞“藏青25”标准化生产中农药的科学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边巴 《西藏科技》2015,(3):10-11
本文分析了西藏青稞机械化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西藏青稞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莎莎  达娃 《西藏科技》2014,(6):F0003-F0003
6月20日上午,自治区科技厅召开了“建设创新型西藏系列科普知识读本”初选书目专家论证会。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岗青、副厅长冯楚建、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衣科院、西藏大学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核桃青稞虫草露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藏核桃、青稞、虫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根据各原料特性进行了核桃青稞虫草露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研究。研制出了香浓味纯具有特色的核桃青稞虫草露产品。  相似文献   

18.
青稞起源于西亚,在4500年前到3500年前通过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和尼泊尔进入西藏南部地区。青稞主要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等藏区,也是藏民族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产业。青稞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抗病功能。近年来藏民族对青稞产品加以创新增加了青稞的附加值,因此青稞生产技术更受人民的关注,文章从拉萨市青稞的种植气候特征、生产技术做简述,以此推动青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区域青稞生产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区的统计年鉴资料为依据,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青稞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实际经验,系统分析了对整个青藏高原区域的青稞生产地位、特点、产需现状及其发展优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其正在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的趋势和优势特色产业化发展要求,提出了推进青稞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青稞的保健药用价值为出发点,从基础条件、政策、行业、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西藏青稞醋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本文还分析了孵化青稞醋产业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