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应给孩子什么?》等4篇论文是2005年最为重要的儿童文学理论文章,它们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实质性的思想启示与学理建设意义。在“2005安徒生年”中,新的研究成果有力回击了当今文坛某种企图否定安徒生、质疑传统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现代价值的倾向,这使得该年成为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与思想建设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是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发出“呼唤原创”的强音。同时,在对儿童文学创作现象批判,作家作品、儿童文学史以及地域儿童文学的研究等方面,2005年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地域文学的现代性书写为研究落脚点,对地域文学的概念、研究现状、中国地域文学现代性书写的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行梳理,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以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对《唇典》现代性视角下的地域叙述艺术特征进行归纳,从小说的三层叙事空间、两重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和叙事主题等方面分析作家刘庆在地域宗教文学创作中的现代性书写,同时指出小说创作中的不足。最后将刘庆的创作置于作家创作整体、东北地域文学创作现实以及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揭示其作品在东北地域文学史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中国儿童文学抓住时机、整合资源、创新奋进的一年.深入探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成长小说”研究取得突破、理论批评积极介入当今创作现状、儿童文学史的研究与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和创见,这些重要现象共同构成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色与亮点.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中国儿童文学抓住时机、整合资源、创新奋进的一年。深入探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成长小说”研究取得突破、理论批评积极介入当今创作现状、儿童文学史的研究与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和创见,这些重要现象共同构成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色与亮点。  相似文献   

5.
陈衡哲对于中国女性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出了贡献,她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第一篇童话。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的轨迹中,探寻和论证了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儿童世界》《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重要期刊的发展与中国儿童文学之间的互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重庆文学史"的学术支点问题谈"全球化"语境与地域文学史建构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就此关系探讨"全球化"语境下20世纪中国地域文学在建"史"上可能出现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8.
重庆文学史:建构的必要和可能重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后新诗潮与重庆诗歌创作重庆诗坛的新生代《红岩》与重庆文学黄济人创作论傅天琳创作论唐宋诗人与夔州重庆文学史选题拔要  相似文献   

9.
赵景深一生热爱儿童文学事业,身体力行从事儿童文学教育、出版和创作。他的儿童文学注重儿童的本真,贴近儿童,捍卫儿童精神自由,其儿童文学翻译、创作与研究为早期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儿童文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重温他的儿童文学观念,重新评估他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四十年曲折发展的道路。今天,走向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迫切地要求着史家从宏观的角度对四十年的儿童文学状况作一总的把握,以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今后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于是两部史著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陈子君主编,以下简称“明天本”)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蒋风主编、以下简称“河北本”) 这两部史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一种意义。多年以来,“儿童是未来”“儿童文学塑造着民族未来的灵魂”提法并未能给儿童文学带来应有的重视。拥有最多读者的儿童文学作品占据着理论研究中也许是最小的一块园地。只有寥寥数十人在其中默默地耕作劳息,使这块本来很窄小的园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重要的渊源,尤其与儿童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扛鼎之作.本文从周作人晚年的《儿童杂事诗》的剖析入手,通过对其创作起源、创作过程、诗歌内涵等,旨在探寻周作人与其研究并且实践的儿童诗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洪汛涛先生是20世纪一位享有盛誉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是一位深孚众望的教育理论家。洪汛涛先生创作的童话作品《神笔马良》被列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其中的神笔马良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是洪汛涛先生创作《神笔马良》六十周年,也是他倡导的"童话引路"实验三十周年。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上海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采芹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将于2014年4月11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纪念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中国整整一个世纪的最著名最深刻的外国作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某种特殊文化背境与语境下,儿童文学及其儿童文学学科常常被人遗忘。偶尔被人记起了,也大多是因为“儿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特另Ⅱ关注。于是,这就容易造成偏见,而偏见往往带来缺失。例如,人们在任何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据说这样的文学史已有上百部之多)中,休想找到有关现代儿童文学的片言只语,似乎现代中国压根儿就不存在这种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所主张的现代儿童观,在此前的《人的文学》里已得到强调。鲁迅在《孔乙己》、《故乡》、《社戏》等作品中,通过对"童年"与"成年"的对比性描写,提出了深刻的"现代"主题。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小说月报》对儿童和儿童文学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文学研究会悄然发起了一场"儿童文学运动",在童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儿童文学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生成。"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被发现,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人的文学"以具体的内容,而且强化了它的现代性质地,提高了它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泉根论儿童文学》是我国第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教授有关儿童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作者坚执"问题意识、原创品格、中国话语"的学术理念,就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的关键问题、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事实、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等重要论题,作了精深研究与探讨,有力地促使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与学术品质进入一个新的学术台阶。  相似文献   

16.
<正> 由蒋风同志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河北少儿出版社1987年6月版)一书,是一项填补了我国学术界空白的工程。该书中由韦苇、王泉根两同志执笔的第一编“1917—1927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对发生期的中国儿童文学概貌作了详实清晰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很深的印象:一是这一部分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如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活动”,俞平伯的儿童诗,王统照的儿童小说,黎锦晖的儿童剧等,使人们心悦诚服地坚信中国儿童文学从她刚刚起步的时候起就  相似文献   

17.
1922年创刊的《儿童世界》杂志,是现代中国第一本以刊登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白话文儿童期刊,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规模创作、出版、编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杂志的出版是“五四”以来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成果,也宣告了以独立分支形态存在的儿童文学成为了现实.《儿童世界》杂志挖掘培养了第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群体,编创方针体现了“五四”以来进步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论文对《儿童世界》杂志产生的背景、编辑理念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童年泪》是现代女作家林蓝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儿童电影文学剧本。作者继承了"五四"知识分子关注现实、悲悯下层人民的创作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河南农民抗争苦难、反抗压迫的情绪和愿望。同时,作品圆熟地运用反复与对比的艺术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农村贫雇农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成为我们认识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的一部历史文献。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是作者童年感知与晚年艺术素养的充分融合,它借助河南方言、河南地域文化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水准,是令人称奇的,可谓河南地域文学的奇葩!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继承传统、融会新知,将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分别从文学发展程度的地域差异、各类文体的地域异同、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地域特色、文学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某个特定地域文学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特定地域环境下文学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丰富了我们对文学史的认识,对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把握也更加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对"儿童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日本不论是儿童文学创作还是儿童文学研究都领先于中国。周作人回国后前十年对日本儿童文学的译介,尤其是发表在《绍兴教育会月刊》上的三篇译文,分别从趣味性、玩具、儿童争斗等方面探讨儿童教育,为其在"五四"时期提出"儿童的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