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荀子·劝学>是先秦诸子名篇,中学课本(人教本)节选部分脍炙人口.但是课本的注释却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略陈陋见以求教方家. (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相似文献   

2.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高考的传统题型,特别是近几年更受命题者青睐,相信2008年高考,古文断句标点会再度成为考查的热点。在这里笔者根据古文的特点就古文断句的技巧作一些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3.
古人写文章,虽然形式上不断句,也不分段落,但只要是好文章,其字、句、段问的逻辑关系都是十分讲究的。我们今天给古文断句,也必须慎之又慎,来不得半点马虎。初中语文课本第6册所选的《出师表》在断句和分段上,有两处值得商榷。一、第一部分是分析当时形势,提出三项建议。其内部层次似应作如下划分: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文无标点,靠读者的理解去断句。同是一文,因断句不同而文意大相迳庭甚或相反者,比比皆是。《论语》中的个别断句不同而意思截然相反者,古已有之。如《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传统断句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唐朝陆德明在所著《经典释文》中主张断句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拟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法提出,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给古文进行断句标点和翻译一样,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主要尺度。试想,古文翻译题在高考中可东山再起,连续考查了好几年,并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古文断句题为何不能重整旗鼓,重登大雅之堂呢?北京卷敢于标新立异,已在2004年、2005年高考中考查了古文断句题,预计近几年这种题型会推而广之的。一、试题  相似文献   

6.
给古文进行断句标点和古文翻译一样,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试想,古文翻译题在高考中可东山再起,连续考查数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古文断句题会不会重整旗鼓、重登大雅之堂呢?在这一方面,北京卷敢于标新立异,连续在2004、2005年高考中考查了古文断句题,预计未来几年这种题型会被进一步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7.
给古文进行断句标点和翻译一样,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主要尺度。试想,古文翻译题在升学考试中可东山再起,连续考查了好几年,并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古文断句题为何不能重整旗鼓,重登大雅之堂呢?预计近几年这种题型会推而广之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的古文篇目中,有两个“能”字用法特殊。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有关同志商榷。原句如次: ①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 ①中的“能战之”、“能逃之”、“能避之”连用的三个“能”字,课本未有注释,而近期出版或再版的古文选注本又几乎都把它们训为“能够”、“要能”或“要”。例如:  相似文献   

9.
断句练习是复习文言文的好办法。下面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一、断句练习有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能更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古文本来就没有标点,古人读书,先要学会断句,所谓“习其句读”。一句话不同的断法会有不同的含意。“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可以断成“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还可以断成“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三种断法,各有千秋,但能分出优劣。别人断好句,我们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曹宇飞 《文教资料》2011,(30):26-27
给古籍施加标点是为古籍断句所做的进一步工作,就是把适当的标点符号施加在已经断好的断句之处。关于如何给古文断句,已有多名学术专家做过专门的论述,大体方法在此不再赘述。但做到准确无误地施加标点,具体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作者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o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断句不准确容易造成歧义、错义。文言文断句作为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近年高考中呈上升态势,逐渐成为新课标卷中的一道常规题,江苏、广东和北京甚至有把该知识点作为必考题的倾向。考查形式有主观题和选择题,尤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中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式:①只断句,不标点;②断好句,考生标点;③既断句,又标点。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词义、语法、古文化知识。作为近年新热的一个考点,大家对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本文侧重介绍一些断句技巧,以期对大家有利。  相似文献   

12.
古文断句作为考查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一项内容,其与翻译共同囊括在阅读理解中,是决定学生是否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一项。因此,"断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修课",引导学生准确断句同样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考纲解读】2008年考试说明要求加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对一段课外古文进行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因为只考断句,不考标点,所以做起来并不复杂,但要准确无误地断句也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传统古文名篇,现选作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今就编选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首先是原文标点有一处似可商榷。以“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后面的文字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见《语文》初中第二册204页)经反  相似文献   

15.
李娟 《现代语文》2006,(8):92-93
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四制初中语文课本是一套比较受欢迎的教材,它所解释的古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就初一至初三语文课本中被训释的通假字和古今字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近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热点。虽然《考试大纲》没有明确将"断句"列为考点,但《考试说明》中,却有古文断句题型;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1-3卷和浙江、天津等多个省市高考卷均设有断句题。  相似文献   

17.
对文言古籍进行断句标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应统观全文,熟读全文;其次可借助古汉语特殊的词语句式断句标点,以及依据句子结构来为古文断句标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典文学篇章。中学古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典籍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学生阅读、分析古代作品很重要的障碍是文字。所以,要提高中学古代作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特点及基本规律上下点功夫。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古文教材中简化字很多。这样有利之处是学生好识字,写起来也快。有弊之处是学生识的繁体字太少,拿起出版路早的书来;竟读不成话,更不用说阅  相似文献   

19.
孙文杰 《文教资料》2006,(19):62-63
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收入了《古文观止》。《古文观止》的译本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至今,有几十种之多,译文也是众说纷纭,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语法方面对七种不同版本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的译文进行分析比较,评论其得失,探求古文今译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古文断句歌     
古文断句莫畏难,熟读精思是关键。理解结构看对称,上下语境仔细观。特殊句式要推敲,词性词义要精研。章法主旨全理解,方可断句加标点。常用虚词与标点,更有规律供参看。“盖”‘·夫”通常列句首,“矣”“耳”之后加句点。句末“耶”“乎”表疑问,“哉”字后面加感叹。“曰”字后面加冒号,“于”“而”只在句中间。判断常用“者”和“也”,前逗后句往上添。多读多练最重要,句读也要靠语感。古文断句歌@孙鹏霄$山东平度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