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企业组织管理与技术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组织管理与技术层面两个角度考察了国内虚拟企业理论研究的代表性论述,并对虚拟企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基因组方法的虚拟企业组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一般的组织优化方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基因组方法的思想,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研究框架.继而初步形成了基于基因组方法的虚拟企业组织优化理论,并对其中的基因重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由此得出基因重组是实现虚拟企业组织优化有效途径的论断.最后指出:由于可以借助于生物学中的基因重组技术,通过持续地提高"基因"能力要素的竞争能力来实现虚拟企业的组织优化,因而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作为信息时代中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态,和国际组织在建立目的、基础、环境及成员责任义务等方面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从国际组织视角研究虚拟企业文化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虚拟企业文化的四个方面:契约型文化、信任型文化、融合型文化和合作共赢型文化.从国际组织视角研究虚拟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于虚拟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21世纪主流企业组织形态的是虚拟企业,如何组织设计虚拟企业,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介绍了虚拟企业的特点、组织运行方式,探讨了虚拟企业生产方式对原有规模经济概念产生的影响,提出新生产方式下规模经济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创新的虚拟企业治理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剑锋  朱毅 《科研管理》2002,23(4):52-57
本对传统经济学的企业间技术创新的观点进行了回顾,提出了虚拟企业是企业间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从新制度经济学、新社会经济学、外部性和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了分析,对虚拟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探索性分析,探讨虚拟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虚拟企业治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汤勇力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71-173
为解决虚拟企业的组织多态性和协同复杂性等问题,从任务导向的视角对虚拟企业的组织机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子任务价值系数与虚拟企业组织多态性;子任务关联关系与虚拟企业组织协同复杂性;构建了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组织运作模型,通过多元化的组织形式既能够实现灵活性和敏捷性,又能够降低协同复杂性和合作风险,保障总体任务的完成和市场机遇的实现。本研究可以为虚拟企业的构建和运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确定环境下合作成本、学习能力、惩罚机制、合作收益等因素对高技术虚拟企业中各类合作伙伴合作行为的影响,将合作伙伴分成投资占优和学习能力占优两类,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博弈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建立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综合分析高技术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内两类伙伴选择合作策略的互动过程。研究表明,两类伙伴确定各自最优合作策略的过程相互依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合作阶段以及有关变量的取值范围共同决定了伙伴的最优合作策略组合及其均衡结果,但相关因素影响两类伙伴合作策略选择的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网络经济创造了空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虚拟企业集群"是工业时代"企业集团"的衍变和进步.分别从内涵、特征、类型以及发展优势四个方面对虚拟企业集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动力机制及效率边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智勇  高玲玲 《科研管理》2004,25(1):102-108
虚拟企业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虚拟企业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模限制等基本问题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虚拟企业的概念和本质做了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并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动力机制和效率边界的研究思路,建立了虚拟企业动力机制和效率边界的分析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虚拟企业产生、发展的动力来源及其发展规模的效率边界等虚拟企业理论中的基本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虚拟企业本质上是一条由各联盟企业贡献自己核心竞争能力而组成的价值链;虚拟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虚拟化带来的交易成果获取成本的降低;同时,虚拟度扩大带来的生产成本节约和组织成本增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虚拟企业的效率边界。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是企业纵向边界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技术进步影响企业纵向边界的理论机制,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企业纵向边界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技术进步速度越快,企业越倾向于专业化生产从而缩小纵向边界;同时,较分散的市场结构促使企业采取一体化战略,资产负债率对纵向边界存在负效应,而产权结构和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