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人……人……到处都是人.天南海北的学生,聚向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造反的湖南长沙,然后困在长沙,又涌出长沙,操什么口音的都有,穿什么装束的都有(许多年后,我一看到描写红卫兵的电影、电视,动辄一律穿绿军装,就感到可笑,感到太"抽象",太"典型",太不真实,太服装"脸谱化"了.比方说,戴线绒圆帽,穿对襟布扣中式便装的上海男学生就比比皆是,一眼就能认出是"阿拉"),什么心态都有;站台上已经人满为患,不亚于多年以后的打工潮,但人们还是一波一波地冲进来--"冲"这个词,一点儿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正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现在我假设以这样的话,来劝导青年人——"如果你遇见社会上有不平事,万不可挺身而出,讲公道话,否则,事情倒会移到你头上来,甚至于会被指作反动分  相似文献   

3.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校对趣事     
当校对久了,便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事。那时我刚做校对,没有经验,而且对记者编辑十分信任,觉得他们不会"整"我们校对。不料做校对没多久就被"整"了一下:本来应该是"子在川上曰",记者大人引用时却写成"子在川上日",编辑大人也不改,或者说也没看出来。而我这个校对,哪里会想到会发生这种错误呢,何况"日"和"曰"长得太像了,校对的时候便大意了……结果当然是经济处罚,被扣10元钱——幸亏不是标题,不然就不是10元,而是100元。从那以后便格外留心字形相近的字,凡是碰到这样的字,都要用放大镜看了又看。  相似文献   

5.
韩美林 《出版参考》2005,(17):31-32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用达尔文的话来讲,这叫"适者生存",只要你说得对,我就能改.不对就笑一笑,别让人失了望.这一写猛一看,我还是个精人,精什么,吃亏上当的也"玩"了不少.我想只要不给别人亏吃、不坑害别人就行了,做人不就是要的这个标准嘛!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呀!善可以善,但是不要善得太窝囊,我就是属于窝囊之流的人.黄永玉说:"韩美林说的坏人一定很坏,因为他轻易不给人下结论;他说的好人你千万别相信,才不一定哪!"这样的结论我只有不自在地笑一下,因为他说得蛮对的.  相似文献   

6.
正朱德庸认为,人之所以会有病,是因为人都太精明了。我常常觉得现在是一个"精算"的时代,所有人都在那边"精算",怎么样才是自己要的。"小眼聚光"的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其画作个人风格强烈,善于以独特视角看世界,被誉为"唯一既能赢得文化人群尊重,又能征服时尚人群的作家"。他则认为自己是"一个城市行走者,也是一个人性  相似文献   

7.
一说"贴近",搞新闻的人可太熟悉了,尤其是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成天又是开会学习,又是讨论落实的,对什么是"三贴近",为什么要"三贴近",是耳熟能详、倒背如流,说出来是一套儿一套儿的.不过道理是明白,可具体怎么个"贴近"法儿呢?<报告观众>也试着贴近贴近,这一试还真尝到甜头儿了.  相似文献   

8.
"吾日三省吾身",是古训,作为一个清醒的档案人确有反省的必要.但这并不要求我们事事省察,这样太累,只需随便观察一下我们自身和周边的一些习惯性说法和做法,并从中拎出几条,认真思索一下,就能达到反省的初衷.但为啥还要反省呢?听我慢慢道来.我概括为"三个不断".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一个人的"精神账户",你一辈子都要不断回来"提款"的。大学经验影响人的一生,我"淘粪"的经验也不例外。这种经验给我最大的教益是: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最近,大学生"淘粪"让媒体热闹了一通。我为此写了两篇文章:《大学生淘粪何耻之有》和《大学生:请先淘粪再打高尔夫》。先澄清一个事实:所谓大学生"淘粪"并非准确的新闻,人家企业招收的是化粪池业务员。但在许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21日,人民网刊出消息"台媒播报日本大地震太夸张引不满,被告上主管部门",原文导语如下: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今天表示,民众认为台湾媒体报道日本地震太过夸张,甚至提到"世界末日",容易引起恐慌,NCC将在25日邀集业者检讨.  相似文献   

11.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我对自己多年来集藏"红色小人书"的真实描述和写照。其间甘苦,唯有自知:闲暇之时,当我走进自己的"藏宝室",摊开那些穿越时光隧道的小人书,内心深处总会漾起阵阵春风,一部部"红色小人书",把我的人生一次次地染红……"红色小人书",是我收藏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相似文献   

12.
丁文发 《大观周刊》2011,(15):265-265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我们农村中学,中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虽然现在中学教师开始打破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效果不太明显。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眉山市市长李静说,春节长假仅是除夕至大年初六,放假时间太"短",导致春节期间交通拥挤,长期"一票难  相似文献   

14.
新闻工作是迷人的.当记者,有苦有乐,有惊有喜,有这样那样无数个的"第一次".而每一个人的"第一次"都会不尽相同,都会是一首歌,是一笔难得的经历和财富.和许许多多的新闻工作者一样,我从事新闻工作十七八年,也有许多的"第一次",尽管作为地市报人,这些"第一次"太平凡,但终究还是一个普通记者的跋涉踪迹和成长过程.这里,特记录几则,也许对年轻的同行有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林怀民带着云门舞集2开始巡演。与云门1不同,这个团体更为年轻、自我,面向的观众更加"草根",但这才是林怀民创立云门的初衷今年,在创办云门舞集的第39个年头,林怀民拿到了台湾当局发的老年证。"65岁啦,我现在坐公车免费,看电影半价。"林怀民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不经意间扬眉,额上的纹路像用笔描出,深深的。林怀民说,"我现在不太管云门舞集2的事情了,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一些写先进典型或人物的稿子,往往有个倾向,把话说得太绝,太满,好像不写成这么完美就不能体现先进性.殊不知,这样做却适得其反,因为"太绝"而显得"残忍",反而使人物不真实,不可信,至少不可学.  相似文献   

17.
黄楚九是我从未谋面的曾外祖父,我是在他离世近二十个年头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知道他的名字,是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而当时对他的所谓了解,则是来自张贴在父亲单位还有居所外墙上的大字报.无数触目惊心的字眼,至今仍然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掉:"奸商"、"万恶的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不劳而获者"……我实在不愿--回忆这些不堪人目的字眼.父亲因为有这样一个外公,也被那些造反派"顺理成章"定性为"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甚至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因为黄楚九的长孙黄绍组在台湾……我也自然被列为"黑五类",再加上我"划不清界限"而被认定不能成为"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我的"阶级立场"遭到拷问,说我不能背叛自己出身的"资产阶级",说我不肯坐到"无产阶级"这一边.我实在不明白,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人,怎么就会影响了我的"阶级立场"?而他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贾伟 《民生周刊》2021,(8):19-20
"手持科学的武器与病魔展开生死较量,尽我所学、为国尽力,勇攀科学高峰、护佑人民健康,是一名感染内科医生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去年疫情之初,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就已投入到新冠病毒的科研工作。为了离"对手"更近一些,他主动请缨,奔赴武汉、驰援抗疫。在李太生看来,与传染病作斗争,既要"肉搏",也要"智斗","科研与临床无缝对接,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我"、"超我",本是心理学概念.作为档史部门,如何由悠然自得、节奏总是慢半拍的"本我",解放思想,超越自己.变成敢为人先、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超我",从而做出让群众认可、领导关注的成绩,一直是镇坪县档史部门今年思想解放大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正说起古代的"升学宴",不能不说到唐代的"烧尾宴"。也许是它太奢侈了,这个始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的"烧尾宴",仅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20多年,到了唐玄宗开元时期,就销声匿迹了。今天"升学宴"的奢侈程度,已经与唐代的"烧尾宴"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今天的"升学宴",只包含高考学子的"升学"之"宴",而"烧尾宴"呢,既包括"士人初登第",也包括公务员"升了官阶"之宴。所谓"烧尾",传说中有三种说法,一是兽变为人,尾巴还在,必须把尾巴烧掉。这有点"狐狸尾巴藏不住"的味道,因为在中国的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