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轶  韩涛 《天津教育》2021,(1):56-57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旨在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全面普及,教育行业也走向了智能科技化,教育教学App层出不穷,它们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上,教师们尝试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工具为依托,借助各种教育App开展信息化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剖析了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遭遇的困境,提出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超越之策,即充分发挥、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自主性,借助自媒体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注重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大力弘扬德育在自媒体环境下的正能量,积极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立德树人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到来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更多助力。将互联网技术与社区教育互相融合,不仅符合国家提出的网络强国重要战略思想要求,也催生了社区教育的更多新形态和新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社区教育的环境、方式均可摆脱传统尴尬境地,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在线学习平台,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基于此,立足“互联网+”视角,详细阐述社区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的具体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优势愈发明显,教育教学借助新媒体平台和技术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基于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并结合《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具有泛在性、跨界性、强交互性,教师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转化到借助网络、技术、工具以及APP等移动互联网新型资源,开展以学为主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本文初步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简要分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应具备的主...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宽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服装、食品、住房和旅游等在虚拟网络平台上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思想教育工作也需要加以改革。文章主要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了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互联网+”的环境,探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课堂教学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加快移动课堂建设创造了新条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例,可从教学方式、课程建设标准、师生互动等维度借助新媒体工具加快改革。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理论课在互联网世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周清 《教师》2020,(8):86-87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应用广泛,教育工作也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创新了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理念,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也由此创建,为成人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先阐述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内涵、意义等概念,再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成人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继而分析其中的问题,最后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充分发挥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成人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方向和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云技术”已成必然之势。以开放大学的英语课程导学为例,融入“云技术”后,可以为英语课堂营造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教育的同步发展。新型“云技术”借助互联网优势,所开展的英语导学模式,实现了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的双向发展,营造了高效、自主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重大变革,教师必须科学开发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文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环境给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从创设信息化导入情境、制作微课件开展预习、借助智能化语音软件、实施手动型资料搜集、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五个方面,论述“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教育人士提供可靠借鉴。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构建师范生德育教育“互联网+”学习平台模型,开发师德教育资源,完善师德教育途径,从多个角度为师范生提供完善的师德教育自我学习和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理念具有联通性、开放性、过程性等特征,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范式的不足,具有颠覆性创新意义。通过树立“互联网+教育评价”新理念,引领教育评价范式转型,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成长档案袋”评价系统,可对构建中小学发展性评价体系起到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UCWEB+TWITTER支持的手机移动学习模式构建与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是INTERNET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其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是“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数字化校园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学习模式之一.本文结合移动学习,在介绍UCWEB移动互联网技术和TWITTER网络应用技术的基础上,探究了基于“UCWEB+TWITTER”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架构并提供了该模式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为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教师可以实现以往不能实现的移动微学习。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移动微学习的应用。本文介绍的学习工具主要有微视频、微信群、微博等,这些工具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有意思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5.
烟草农业在互联网+建设中遇到网络建设滞后和上网终端普及程度低等技术瓶颈。移动互联网具有无线网络容易覆盖、上网终端成本低易普及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互联网+烟草农业”的理想之选。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前景,论述了按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终端层和安全技术层5个层次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架构,结合烟草农业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微信和Ajax技术的“互联网+烟草农业”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与语文课堂“无缝连接”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无缝连接”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动态呈现、虚拟情景等优势,推动课堂转型,用移动互联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活泼灵动;针对移动互联网具备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促进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合作探究,让课堂开放高效;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多功能、全天候开放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创设教育环境,让师生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更开放、多元和频繁,让课堂更丰富。实践证明.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无缝连接”能有效构建民主开放而又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小学生》2022,(12):79-8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得更加紧密,教学模式丰富多样,课堂教学摆脱了传统单一的形式,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借助“互联网+”开展情境教学,提升了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成果显著。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先进设备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很多新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扩展和应用,如移动技术、增强现实等技术受到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从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在教育中广泛应用,作为未来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丰富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移动技术移动技术的硬件环境由无线网络、高速有线网络、数据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组成。其本质是在无线通讯网的基础上加入数据服务功能。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有线网络从而连接到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社会正逐渐走向“互联网+”时代,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体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部门应针对“互联网+”时代特点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借助移动互联网开展高校体育工作,提高高校体育工作水平。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优势及机遇进行分析,明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学术交流工作中,结合社交媒体,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学术交流新模式——微沙龙,实现了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使随时随地开展学术交流成为可能。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有效培育学生学术交流习惯,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潜力,建设更为自主、活跃的高校学术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