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对比"电生磁"、"磁生电"两个实验的物理内涵,不难发现电和磁之间确实呈现出一种有趣而美妙的对称关系,这种对称美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可能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一节"划时代的发现"讲到: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将电和磁的关系作了全面的阐述,电流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使闭合线圈产生电流.  相似文献   

3.
1.导轨式电磁炮例1 (2005年北京高考理综第25题)图1是导轨式电磁炮实验装置示意图.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其间放置金属滑块(即实验用弹丸).滑块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电源提供的强大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经过滑块,再从另一导轨流回电源.滑块被导轨中的电流形成的磁场推动而发射.在发射过程中,该磁  相似文献   

4.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杀伤武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比火药爆炸推进的瞬间作用要长得多,因而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其次,利用电磁力所做的功作为发射能量,不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弥漫的烟雾,因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还可根据目标的性质和距离,调节、选择适当的能量来调整弹丸的射程;电磁炮没有圆形炮管,弹丸体积小,重量轻,使其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很小,因而电磁炮的发射稳定性好,初速度高,射程远;由于电磁炮的发射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弹头又装有激光制导或其他制导装置,所以具有很高的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5.
向琴  孙宁  钱琨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63-463
电和磁是两种神奇的能量,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电能生磁,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电。《电工学》中"磁与电磁"这一内容理论知识点多,而且各种定则、规律容易张冠李戴,给人杂乱的感觉。本文对"磁与电磁"这一内容中的知识点和各种定则、规律进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减轻杂乱感,理顺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制演示型电磁炮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磁炮的炮弹速度和电压、发射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美国海军成功试射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电磁轨道炮。与传统火炮不同的是,电磁炮的推力来自电流,让非爆裂性弹丸顺着弹道以超音速发射出去。在这次试射中,电磁炮的炮口发射动能达到33兆焦耳,创下了轨道炮项目的最新世界纪录。兆焦耳  相似文献   

8.
走进科学     
电磁炮这是显示电磁力发射弹原理的一种电磁炮模型.它依靠短暂的大电磁脉冲产生电磁力,推动弹丸高速前进,发射弹丸.本模型运用旋管炮原理,采用多组、多层高速线圈,以减少发射时电流阻力.  相似文献   

9.
丁雪莹 《考试周刊》2013,(19):133-134
<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物理学发展史中,每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个物理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法拉第为了找出"磁生电",历经十多年,做了无数个实验,终于找到了"磁生电"的规律。可以说,离开了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  相似文献   

10.
1 教学内容分析 电场和磁场是统一的电磁场的两个方面,高中教材已在前面分别研究了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并学习了"电生磁"的现象与规律,初步认识了电磁之间的联系,电磁感应则在另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电磁现象的联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的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发展,又是后面学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等内容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在电学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董亚荣 《课外阅读》2011,(10):225-225
“动电可生磁,动磁可生电。”距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开了磁生电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文明的电气化时代。动磁可生电,有电必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也等于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既有感生电动势也有动生电动势,这是同一现象中的两类情况,何为“感”何为“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磁感应现象中去学习了解吧!  相似文献   

12.
知识网络 电与磁{磁场{磁现象 磁场 电生磁{直线电流磁场(奥斯特实验) 通电螺线管磁场(安培定则)  相似文献   

13.
复习建议 在复习本单元时,首先要弄清楚磁性、磁体、磁场、磁感线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和规律;并注意理解电与磁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电生磁(奥斯特实验),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一、重视演示实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观察。演示实验由教师当堂操作,对现象进行观察或记录,经分析推理或数据处理得出对自然界某一方面规律性的认识。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如果没有这些演示实验,学生就难以理解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想必你已经知道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等一些概念,也明白了磁生电、电生磁的一些道理,那么,当你观察一些奇妙的磁现象时,你是否想到,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生物,是否也受到磁力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必读》2011,(7):12-12
不久前,美国海军成功试射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电磁轨道炮。与传统火炮不同的是,电磁炮的推力来自电流,让非爆裂性弹丸顺着弹道以超音速发射出去。  相似文献   

17.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重要内容,它与其它物理知识联系广泛,命题者可以结合力学、电路、图象等知识进行命题,故每年高考都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下面笔者就通过几个方面粗浅的谈一下以电磁感应为背景的高考命题.一、结合力学知识命题电磁感应的特点就是"磁"能生"电",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运动情况正是我们所熟悉的,从而形成了"电磁感应"与力学知识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对"力"、"电"、"磁"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物理教材中普遍存在着把电场和磁场分离开来的一个不合理的认识,并由此派生出了一些不合实际的说法。文章指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和电磁感应现象并不简单地是电生磁、磁生电的过程,电场和磁场并非独立的两种物质,而是一种特殊物质(即电磁场)的二种属性或二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三个电磁演示实验——奥斯特实验(电生磁)、电磁感应实验(磁生电)、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实验(磁对电),研究不同的三个物理现象,要得出的也是不同的三个结论;课本介绍的实验器材也不相同.但笔者发现若对其中“有作用”的那一部分导体进行如下制作,就能很好地提高三个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电与磁知识的学习中,许多同学经常将电流的磁效应、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三部分知识混淆,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要区分这三个概念,我们应从本质入手进行分析:电流的磁效应的本质可以简记为“本无磁,先有电后有磁”,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等;电磁感应的本质可以简记为“本无电,先有磁,后有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本质可以简记为“有磁有电才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电动机。下面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