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考试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测度、甄别人的素质与智能个别差异的方法,一种评价、选拔、任用人才的手段,已渗透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考试都有直接的了解和参与。在教育领域,考试更是作为检验教与学效果的强有力的措施之一,它的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似文献   

2.
编者寄语     
《考试》1994,(1)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一生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些考试。有些考试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自从有了考试,就有人研究考试。越是重要的考试,关注的人多,研究的人也多。《考试》杂志针对各种考试。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考试  相似文献   

3.
考试和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活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二者既相互独立而又密切关联。考试的自身特点以及考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决定考试能推动教育发展。科举制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而高考促进了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所以,要改革和完善现代考试制度,更好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民国文官制度的总设计师,民国文官制度,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孙中山领导中国辛亥革命,并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官考试、任用、服务、官俸、考绩、奖惩、抚恤等制度的初步框架。这一制度,是对传统的科举选官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是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和创新。其中文官考试、任用制度等相关法令和主张,对以后的历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是汲取科举考试精华、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形式。但长期以来,自学考试机构存在着重视考试、忽视学习过程的倾向。就自学考试的管理体制而言,基本是一种考试管理体制,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存在着局限性。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的基础。就如何正确认识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工作,笔者力图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助学工作、完善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一揽子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人来说,考试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考试无所不在的时空之中。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考试是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对它的使用甚至滥用,中国人虽啧有烦言,但若真要有所改变,人们又会立即把考试变成"金不换"。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考试传统的国度,实行1300余年科举考试对近现代各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曾产生过深刻影响,考试选官制度则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也产生了深远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留美学生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中的一部分。当时包括公教人员的进修、军官的培训,此类人员属短期性质,与学位无关。此外大多为学生赴美,分为自费、公费两类,都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留学考试。公费生通过留学考试以后,还要参加教育部门的讲习会,了解中国各方面情况,以便以后在国外作中外文化交流之用,还要呈缴学成归来的保证书。1950-1970年代,台湾赴美人员总数在25000人左右。到1971年,返台者2341人,1971-1981年,返台总数为19639人,其中大部分为学生。滞留未归的文科学生多数成为美国高校东方图书馆和东亚系的专职人员,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而理科学生基本上任教于教育机关及其他部门。回台的学生对台湾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起飞有较大贡献。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有20多人;丁肇中、李远哲等获得诺贝尔奖。此期台湾留美政策有摇摆不定的缺点,留美学生过于重视理工,忽视人文。中国150多年的留学史以美国为中心,值得多加探讨。  相似文献   

9.
2019年6月,国务院发文,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以后将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指导思想是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文根据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要求及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对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做出大胆预测,预计试题会融汇现代与传统,依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唱响爱国主旋律、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公正、灵活地组织考试,如何使考试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是摆在电大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考试形式,改变考试观念,调动各级电大的积极性,保持电大考试良好的形象,是电大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考试古国,又是一个考试大国。悠久的考试历史形成了中国人倚重考试的传统。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科举社会,为了制衡讲究人情关系的消极影响,解脱人情困境,现在和将来还须以考试作为社会生活的调节阀。考试是一种公平尺度,尽管有其局限,但在公平公正地区分选拔人才方面还是利大于弊。在提倡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不仅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基本问题。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设计应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要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视角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2017年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把"稳中求进"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3.
浅读职高学生《作文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无论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语文考试中都是一个重头戏,甚至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参加应聘考试都有作文内容。作文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学生从小学开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度的核心要义是考试选官,近现代西方国家吸收了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任职因素建立起文官制度。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主要以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又继承了科举制度的某些因子建立起来。由于民国中期以后的文官制度体现出一种专制与民主的混合物特征,因而其制度运作的效果显示为:民国文官制度期望以考试实现两官分途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通过考试选官维护社会稳定则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一个重视考试的社会。中国过去是一个科举社会,为了防止人情和关系的泛滥,现在和将来还须以考试作为社会生活的调节阀,因此现代中国还在日益走向一个考试社会。虽然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如今已被历史所抛弃,但其制度设计所体现的才学本位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显示出它的无尽生命力。考试是社会生活中减少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过度追求公平也有其严重的弊病,这是当今考试改革应当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潘雪 《鸡西大学学报》2014,(2):24-25,31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校存在着严重的考试作弊问题。考试作弊的手段不仅多种多样,还产生了许多危害和不良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可从五个方面来着手: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考场监督管理机制;改革考试方法;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社会上以帮助考试作弊来盈利的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防止大学生作弊。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     
定远 《中国考试》2005,(2):33-39
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也就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受法律保护的国家通用语言,国家推广和使用全民通用的普通话,作为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因而现代汉语课也一直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必考的基础课。在一般人看来,现代汉语因为是每一个考生都熟悉的语言,所以学起来会很容易,考起来也应当容易通过。但从近几年的现代汉语自学考试结果的统计来看,现代汉语课的及格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开放精神,鲜明的个性特征,优秀的人格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哪里来?从语文学习中来。怎么来?应从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得来。(1)目的与态度问题。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考试大都不好,少数考试好了,以后也没有出息。因为在只为了考试的千百次训练中,他(她)已经把人格训练坏了,他…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是培养现代中国人的有效途径□徐锐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已适应不了时代要求,要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现代中国人,必须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学生不能囿于课堂,囿于书本,还要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0.
章考试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本着重考查近百年来章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所发生的重要变化。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近代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堂确立,章考试除了形式废弃“八比”外,内容上也不从“四书五经”上命题。解放后,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日趋完善和成熟,现代章考试,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伦理的考查,转而联系社会实际。其目的,也不是选官授职,而是为了评定学生成绩。革前17年.由于受“左”的政治影响,题常跟形式转。只重内容,忽视形式,忽视采和表迭技巧的运用。革中,学校全面停课,高考停止,形成了中国史上少有的章考试断层。打倒四人帮以后,高考恢复,考试内容趋向世俗化,疏离政治,注意充分发挥写作主体的自由创造精神。章考试形式更其多样化。章最后,还对未来章考试作前瞻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