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的城市大多是多民族共居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少数民族的数量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民族交往的增多,同时也使民族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在西部大开发中,西北地区的城市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加强对西北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不仅能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并且还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要实现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而传统的城市化路径是一种粗放利用各种资源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西北地区的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寻求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运行方式——循环经济,切实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城市建设恰好适应了当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迫切需要,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及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情况,说明了它在西北地区会展经济中所具备的战略优势;并提出了利用核心优势夯实乌鲁木齐在西北地区会展经济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措施,使其成为在西北地区举办会展的首选城市。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中心,其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显得愈来愈重要.从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借鉴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值并计算其权重,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各省会城市为例证,对各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从空间尺度上对各省会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西北地区各省会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时期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文章通过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呈多中心结构分布,主要可分为国家高等教育中心、国家高等教育次中心、区域高等教育中心、省域高等教育中心和地方高等教育中心五个等级;在样本期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向西南、西北地区扩散,其中高等教育主体性资源主要向西南地区的省域及以上中心城市扩散,成果资源以华东地区为核心,向西南、西北地区的国家次中心城市扩散,品牌资源空间差异变化较小,路径依赖特征明显;此外,东北、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格局仍处于初级的中心城市极化阶段,要素的外溢效应不明显,一体化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体系尚未形成,属于典型的"寡头型"集聚方式。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城镇化内源动力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从西北地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入手,分析并指出内源动力不足是西北地区城镇化滞后的根源,进一步分析了内源动力不足的原因,并就如何发掘内源动力,加快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知道西北地区的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 2.理解干旱为特点的自然特征及对农牧业、人口、村镇、城市分布的影响,记住主要交通线、地形区名称; 3.知道西北地区的地下宝藏分布; 4.认识西北地区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规划与多元文化融合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此,探讨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使西北地区城市的多元文化与现代化文明达到和谐共生和巧妙融合等有关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啸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6):135-139
左宗棠是近代以来对西北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十余年中,他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垦荒、改良土壤、美化城市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诸多有益的保护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11.
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历史悠久。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西安市要创建“经济强市”和“西部最佳”,具有很强的人才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流动态规律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落后,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入境旅游流的流量,流向特征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流量过小,流向不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区域联合,改善交通,开发精与专项目,加大宣传和建立多个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西北地区回族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经济活动、宗教活动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较显著变迁;这种传统文化的变迁实为更高层次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足球定点城市的调查,分析西北地区"校园足球"活动情况,提出改善和提高本地区足球运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土地经营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产业结构序次低、结构单一、调整基础薄弱,政企不分、企业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现象普遍、市场化程度低以及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潜导产业的培育等特点,这就使得资源型城市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而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的优化配置相互影响、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城市土地经营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安,陕西省省会,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基于西北地区实际,以生态学原理和美学思想为宗旨,以银川市为例,按照适地适树,地域生态特色突出,从城市森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树种选择等关键环节入手,科学、合理的构建层次多元、生态多样、功能最优的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达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1):F0002-F0002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是一所省属财经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10月。学校座落在西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宝鸡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对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地域性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质量的三重属性--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分析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现状,提出促进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短缺且时空严重分布不均,已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突破该瓶颈,则须培育全民节水意识,大力发展西北节水生态农业、节水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