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书·儒林传>以简洁明了的笔触,记述了两晋独具代表性的十八位儒师.他们或安贫乐道、或淡泊名利、或博学洽闻、或独善其身、或振教兴化、或达于从政,在两晋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的独特教育背景映衬下,形象鲜明地屹立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儒师形象为当代教师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教育全过程,培养有鲜明中国烙印的优秀教师,是当前中国教师教育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课题。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对此进行探索与实践。学院以君子文化为引领,挖掘江南文化资源优势,提出"效圣贤之教育人生,展儒师之时代风范"的教师培养理念,把当代儒师作为师范生效仿的目标。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儒师作为师范生成长目标的缘由,阐述了儒师的人格特质,指出了儒师之德、儒师之道、儒师之教、儒师之学是培养儒师的四方面要求,进而从课程开发、培养方式变革、区域教师教育资源拓展等方面介绍儒师培养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3.
孙绰《论语》注集先秦、汉晋孔子形象之大成。在其《论语》注中,孙绰一方面结合三玄及其魏晋玄学的学术成果,继续将孔子老庄化、易学化,体现了《论语》在东晋的进一步玄学化特征;另一方面又结合东晋玄学家注经的返儒特色和当时佛学的深入,大力挖掘、恢复《论语》文本中原有的孔子圣师形象,保留了汉注中孔子神学化的痕迹,更将其佛学化,深刻地展示出东晋儒家经传诠释的两大特征———儒玄双修与援佛注经。  相似文献   

4.
渔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乃至于成为中国古代相当重要的文化符号,而柳宗元的两首著名的渔翁诗正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或儒或道、时儒时道的渔翁形象,而这种由儒渐道的形象变化与柳宗元坎坷的人生际遇与政治理想的失落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葛洪是中国两晋时期道教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在儒道关系上他阐述了"尊道贵儒""儒道互补""道本儒末"的思想.葛洪将儒家的忠孝为本、为善去恶、重视礼制等观念,融入到道教思想体系中,丰富了道教伦理思想;通过"援儒入道",完善了道教的教化功能,促进道教从民间走向官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两种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有一段教育历程,因此或多或少总要接触一些教师,总是有些对教师的评价或区分。根据一般的说法,教师有匠师、经师、人师、儒师、哲师之别,也有驯狮型、娱乐型、浪漫型之分。不过在我看来,“高谈阔论”与“循循善诱”是两种十分典型而对立的教师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西汉"通经致仕"的制度之下,大批儒士走向政治舞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儒吏受儒家正直人格、政治体制及中央政策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分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人格,呈现出从汉初直臣辈出到汉末佞臣当道的总趋势。这其中,一部分儒吏坚持正直人格,表现为直言敢谏、刚正不阿的"直臣"形象;而另一部分儒吏则屈从皇权,表现为贪恋利禄、曲学阿世的"佞臣"形象。  相似文献   

8.
师,甲文取其半,象形字;金文合成今师字的字形,会意字.师字在甲文、金文时代都作军队、战争讲,也是军官、职官名并延及师长等义.<易·师>卦讲战争事,<周易>另外还有<同人>、<离>、<晋>、<革>四卦等讲军事.它们反映了商、周时期部族、方国之间的斗争,折射出那一历史时代人们对于战争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刘德福 《师道》2003,(3):12-13
学校就像一个饭店,校长是经理或老板,教师是厨师或改刀师,学生是顾客,宴席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凭感想把学校、校长、教师分别分成三类。学校:官府型,公司型,研究院型;校长:官员型,商人型,学者型;教师:谋生型,职业型,学者型。  相似文献   

10.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从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教育领域里的斗争从来是同政治斗争密切相连的。先秦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儒法斗争是这个时期儒法两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斗争的反映。斗争主要是围绕着“据先王之教,以礼为教,以儒为师”,还是“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两条教育路线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上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封建社会哪几个朝代的历史? 生: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师:今天开始,我们将接下去学习封建社会繁  相似文献   

12.
授课者:叶玲 评课者:郑桂华 背景:"成都市名师好课"第50站——走进大邑 学生:成都市大邑县晋原初中九年级一班 一、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学生心目中的李白形象 师: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诗歌,也认识了很多的诗人.现在请在你的头脑中调取一个人——李白,说说你对他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晋国历600年之久,三次勤王,成为周王室的主要支撑者;从晋文公创立霸业起,保持霸主地位达150年;晋是我国法家的摇篮,又是当时封建因素出现最早、最多的国家,由晋分裂出来的魏、赵、韩又把晋先进的封建因素辐射到各地;卜子夏的"儒法兼容"思想,哺育出了战国赵人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形成中国自秦以后两千多年的治国思想;晋还培育出了我国先秦史上音乐代表——乐圣师旷。  相似文献   

14.
王占魁 《教育研究》2021,42(11):72-8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 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5.
职业形象塑造是高师教育的核心内容,高师声乐教育也不例外。高师声乐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性,即体现声乐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师范性,即重视教师形象的塑造,从而赋予高师声乐教育以特殊的内涵。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形象的塑造应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的职业特征,强调教学内容的师范性,突出教学理念的时代性,注重艺术实践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承担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并逐步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现在已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的形象,是随着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重点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认为它经过了三次演变:道德本位的教化形象;知识本位的教书匠形象;以人为本的专家形象。  相似文献   

17.
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关,而其崇尚自然的关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刘静萍 《教育革新》2009,(11):61-61
《小袋鼠》是小学二年级的歌曲,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生动,抓住了“大袋子”这一特征,表现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在学会歌曲后,我和往常一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乐曲中的小袋鼠的形象一起进行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同学,纷纷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  相似文献   

19.
晋悼公三年(前571年),晋会九诸侯城虎牢以逼郑;晋悼公十一年(前563年),晋荀偃、士帅师灭阳之国,以其故地与宋,虏其君归,徙其族嗣于霍人;晋平公十一年(前547年),卫大夫孙林父以其采邑戚叛卫属晋,晋赵武会诸侯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邑予孙氏。  相似文献   

20.
海伦&#183;凯勒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章以一个盲聋哑儿童在成长中的心理感受为线索,通过莎利文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育,体现了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的美好心灵。文章既是一首讴歌师爱的颂歌,又是一曲礼赞人性美的乐章,蕴含了颇具个性化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