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导缺失,认知不深刻【片断再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1)教师创设"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的情境,回顾除法竖式的相关知识。(2)师:如果增加1个桃子,是7个桃子,每盘3个,可以放几盘?(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以后笔算的正确性与快慢。那么,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根据多年低年级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算理教学1.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计算教学中,教材编排了很多有趣的情境图,一年级的"9加几"中有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盒子,二年级上册有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算理图。如二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中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通过设置问题"1头大象运2个十根木头,那么3头大象运多少根木头"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实就是求3个20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材分三段编排: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估算,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教材大致也分三段编写:两位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同时教学口算;非整十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以及估算.两种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求学生不仅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应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生动的数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人教版教材中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每一个例题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口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1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是否熟练掌握、是否达到学科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计算教学。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练好口算这项基本功。一、掌握数的组成,把握口算起点1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熟练记忆数的组成。我让学生先拿出10个△,再让学生边分边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10,接着在黑板上摆出10个△,让学生看着10个△在心里分一  相似文献   

5.
<正>口算是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依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是一切笔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口算"。在口算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口算教学应处理好情境与内容的虚实关系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利用生动丰富的情境进行口算教学,有助  相似文献   

6.
(一)幼儿园的老师拿来了一盒巧克力,盒内共有10块,准备分给10个小朋友。他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分,并要求他们10个人,每人分1块,但盒子里还要留1块,问小朋友该怎么分? (二)往一只大筐里放桃子,假定筐子里的桃子数每分钟增加1培,这样,10分  相似文献   

7.
学生开始写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一个让学生感觉到无从下手的题目则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不敢写作。因此在平日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写作训练要求仔细地斟酌一个合适题目,以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写作。第一、题目要有生活情境。有了情境才会有感触,有了感触才有话说,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生活情境的作文题目。当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与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冬天去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9”。上课伊始,投影屏幕上即显示了一幅“小猴卖桃”图:一个大盒子里装着10 个桃子,盒子外面还有3个桃子,一只猴子坐在旁边。教师说:“小兔要买 9个桃子,小猴不知该如何卖,请小朋友给它帮个忙,看卖后还剩下几个桃子?”于是小朋友纷纷发言。 学生甲:“先拿掉盒子外面的3 个,再从盒子里拿6 个, 剩下4 个。” 学生乙:“先从盒中拿个,剩个;连同盒外的 9 13个,共剩个。” 4 学生丙:“先从盒外拿2 个,再从盒内拿7 个,盒中剩下的3 个连同盒外剩下的1 个,共剩下4 个。” …  相似文献   

9.
<正>华应龙老师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富有智慧的数学老师,前不久在苏州听了他的一节《整数背景下的平均数》练习课,更确信了这一点。整节课以三个活动为主线。首先以"比较全班8个小组的口算名次"为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接着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其实是一个接近实际的"真实数",巩固"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最后以一个有趣的题目,让学生深刻体会"极端数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它是在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口算除法一、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的内容蕴涵其中,为口算除法提供了现实背景。图中显示了四个小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口算,例2教学估算。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中理解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建议1.将学生已…  相似文献   

11.
口算、笔算、估算是计算的三种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中三种方式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阶段的三种计算方式所形成的计算能力,基本适应以后人们的学习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计算三种方式的每一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灵活选择任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只重视和加强对口算和笔算的教学,忽略或淡化估算的教学。由此造成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学生只会用口算和笔算去思考解决问题,而没有意识或不会用估算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地分重要的价值。"因此,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有义务全面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好做强估算教学。让口算、笔算、估算并驾齐驱,三算鼎立。下面我想从估算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教学思考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使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作业中,要尽可能地寻找时机来锻炼学生的口算,久而久之,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养成口算天天练的好习惯。为了防止口算的机械重复和枯燥乏味,教师在口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要有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更要让学生掌握算理,这样才能算得快、算得准。每经过一个阶段,开展一次口算达标检测,根据口算的标准,公布学生"达标"名单,同时督促未"达标"的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接受再次检测,直到"达标"为止,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正>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建立数感很重要。要使学生建立数感,就是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和计算的意义,学会用数及其关系来表示和交流,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教学时可在具体情境中,采用数一数、添一添、圈一圈等方法,使学生在形成数感的同时,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算理。然后充分运用口算练习卡片、口算练习表等学具随时进行口算训练,循序渐进,提高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14.
谢媛媛 《小学生》2010,(7):63-65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54—56页。(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材编写的主线: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一自主操作、解决问题一观察思考、理解算理一巩固应用。教材创设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教学情境,第一次是2只猴子分48个桃子,学生已经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在这里主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思维训练。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切实抓住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有以下观点。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提问效率1.创设情境,问在学生的"兴趣点"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创设"摸球"的游戏情境。盒子里放一个红球、一个绿球,让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6.
黄悦  李亚林 《贵州教育》2009,(18):33-35
教学目标 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探究过程,理解算理并沟通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整万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17.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的意义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会感到困难。因此,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如教学《生活中的数》,可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数数,如“妈妈在银行工作每天都要数很多钱”、“妈妈买菜时要数数”、“想知道全班同学有几个要数数”、“数生字笔画要数数”等。接着,请学生找找身边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100以内的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感知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打下基础。二、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建立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口算也叫"心算",它不是简单的笔算,而是一种独立的运算方式,它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口算内容作为数学课程之一,承载着一定的育人价值,由此笔者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口算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其口算内容的编排意图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还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注重个性化,培养学生数感学生建构口算的策略方式与笔算不同,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因此,要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趣味性强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师在执教一节三年级数学课《认识分数》,讲桌上摆着一个盘子,里面放着4个桃子。老师问学生:"如果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怎么分呢?每只小猴分几个?这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谁能帮老师分一下?"顿时,每一个学生都高高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想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