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它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刊的发展、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出现、新闻职业教育的兴办及新闻专业化人员的出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业主义在美国的缘起是由于媒介为了强化获得第四权力的合理性,在意识形态上,就要求有一套关于专业地位与规范的理念。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公众与商业性因素都与媒介发生了联系。新闻专业主义基本上是在媒介与政府、公众、工商界共同构成的关系架构中发展的。这几种力量的消长、博弈,使得不同时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出不同的特质。只要这种关系架构长期存在,新闻专业主义将长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模式。在当前,新闻专业主义和传媒消费主义成了一对富有张力的话语。而传媒消费主义的直接表现就是所谓“娱讯”(infotainment)现象的泛滥。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分析市场化媒体(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市场化传媒)的“娱讯”现象,以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的关系。研究表明,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实践,通过新闻实践活动而再生,而媒介消费主义话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与前者对峙、抗争、纠缠、渗透,形成彼此消长的过程,最终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新闻专业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4.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价值大于理论的意义。文章重点关注的是新闻专业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问题,即探索专业主义中国化的机制创新问题。文章还开创性地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上有一个重要理论叫“专业主义”.它是指新闻要具备。真实、全面、公正。等条件.新闻要以追求事实真相和真理为目标。世界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我个人以为.新闻专业主义关于新闻操作与报道的基本理论固然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倡导了新闻从业者为追求专业而所必须具有的一种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试析新记《大公报》的自由主义职业报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独具风格的民营报纸。以张季鸾、胡政之等为杰出代表的新记大公报人所不懈追求的报纸的独立、自由精神以及职业化的办报理念,铸就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营报业的辉煌,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自由职业报刊探求的道路,而且他们的报刊思想已经包含不少西方现代报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因素,其思想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前报业的改革与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透视法”的应用在西方绘画中是与他们的“幻觉主义”的“写实”画法息息相关,这种“幻觉主义”的艺术形式又是直接服役于“叙事”性绘画的美学需要。而中国绘画传统自始至终一直停留在所谓“远景短缩”的阶段,始终也没有表现过西方绘画中所能表现的“焦点透视”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一种追求艺术表现力的美学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管理思想中,儒学追求“王者与民同乐”的境界,具有价值主义管理属性;法家理论强调“论功行赏”,具有效率主义管理性质。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路途是由追求效率到追求价值。西管理思想有其共同的规律,表明这两种管理在实践中都是必要的和互补的。二者结合起来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个体与社会共利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墨子的“交相利”思想,是适合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能够处理上述价值与效率关系的经营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9.
传媒在国际传播中如何保持跨文化传播的多元思维,将决定一系列国际传播行为是否能产生实质的传播效果.从跨文化语境出发,传媒应以独特的文化认同理念替代传统的身份认同理念,挖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实性原则”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原则”对事实真相的专业追求,采取“真实性原则”显性化策略与“党性原则”隐性化策略相统一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为传媒的内容操作提供最佳的尺度:以客观中立的专业操作丈量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空间,尽可能减少由于价值观差异形成的传播效果损耗.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专业主义话语是新闻生产与改革实践中不可避免的议题。在公民社会场域中,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迷思来自于知识分子文人论政传统、国家宣传模式和市场经济的商业诱惑。掣肘于三者张力的制衡与渗透,当代新闻从业者出现了身份与角色认同的焦虑,新闻"记录论"和"影响论"的论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角色失衡。在社会转型场域中,对社会主导意识的建构是专业主义新的历史使命。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赋权"为"公共性"提供了"混杂式"的传播路径,新闻专业主义的新媒体转型蕴藏着某种希望。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政治、传媒经济、媒介生态以及新闻学教育的现状等四个维度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对于新闻媒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新闻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今天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便在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因此强化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提升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在新闻学教育中的地位应当成为中国高校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革新使新闻学教育不断受到挑战。新闻学教育应建构以新闻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主体框架,建构以专业价值观为导向的新闻学教育理念,坚守人文教育的灵魂,认同价值教育的引领作用,并将新闻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新闻学专业教学体系,这些措施是新闻职业素养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e ethnic conflict that has enveloped Sri Lanka since the 1980s has been deeply damaging to Sri Lankan journalism, whose traditions of imparti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have been seriously undermined. The BBC World Service Trust has attempt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rough a European‐funded training programme aimed at a broad range of media practitioners in Sri Lanka. This article seeks to assess how successful this programme has been and what lessons can be drawn by training organisations elsewhere who are seeking to implement similar projects.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给传统报业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报业消亡"似乎已经不再是没有根据的预言。在与网络的较量中,报业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进行对抗,这些措施包括:获得国家的支持,开展报业之间的联合,进行多种经营,等等。从根本上来看,报业要度过这场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要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报纸。而要保持高质量的报业,在网络化的过程中,报业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网络报纸的收费问题;一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记《大公报》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它与同期学界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关于报纸的职业主义理念;报纸是代表国民说话的社会舆论机关;对新闻报道的重视和对读者的重视。这些联系的产生主要基于:社会政治环境及新闻气候;新闻教育与报刊新闻时代的发展;新记《大公报》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和对徐宝璜等人的新闻理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动机和择业倾向进行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学习动机为多彩生活、经济独立、追求自我和服务社会,理想的新闻工作领域是社会与文化、科技与发展、政治与商业,大学生学习新闻专业动机和择业倾向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性别间的区别不大。结果表明新闻学子钟情“软新闻”领域,这与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利益追求和个人在社会环境下的自我选择相关。新时期国家、社会和新闻教育界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共同推进新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催生了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教师培训师是教师培训者专业化的必然取向。教师培训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来构建。根据培训师素养结构,科学构建培训师的课程体系,组建专业从事培训师培训的理想培训团队,开展体验式培训,是培训教师培训师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gender of professionalism is central to an understanding of occupational closure. Using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Federation of Women Teachers' Associations of Ontario (FWTAO)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shows how the executive allegiance to the gender of professionalism incited a moral concern with rural women teachers employed in the elementary public school system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nd how this concern interfered with the delivery of protective services to country teachers involved in contractual disputes. The model of professionalism was based on a composite portrait of the older masculinised European ideal of professional rationality, and distilled through a feminine ideal of conduct intelligible to white middle- and upper-class wome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anada. The professional ideal was used as a measure of occupational success and applied as a criterion for granting or withholding protective services. As a result, rural women falling short of the ideal were denied protective services when embroiled in tenure-related disputes and, ultimately, they were excommunicated from the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19.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是新世纪高校新闻专业增设的一门新课程。在师资力量有限、学生思想存在困惑的情况下,要开设这门课程的确存在一些现实困难。这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专业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要提高这门课的吸引力,必须设法在政治课中融入专业精神,在理论课中融入实践意识,在专业课中融入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开辟知识新视野,指导学生打通、梳理已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新发现、新收获,也才能提高这门课程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法律英语具有精确性、专业性、正式性、客观性等特点。总体而言,法律英语要求表达清晰、准确甚至精确,精确可以说是法律英语的灵魂与生命。但是为了实现达到精确境界的目标,法律文书的撰写人又必须使用一些意义模糊、灵活的词语。在法律英语中,精确与模糊是共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