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在精读了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后,从如下方面讨论了斯大林主义与东欧人道主义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斯大林化”时代“斯大林主义”的“要害”和“恶果”;(2)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全面异化”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的“人道主义批判”;(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哲学”,绝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4)“回到青年马克思”,为实现“国际人道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精读了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后,从如下方面讨论了斯大林主义与东欧人道主义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斯大林化”时代“斯大林主义”的“要害”和“恶果”;(2)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全面异化”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的“人道主义批判”;(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哲学”,绝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4)“回到青年马克思”,为实现“国际人道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斯大林思想;由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市场经济、工业化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错误,这无疑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文本土化进行实践诠释过程中的历史性失误。  相似文献   

4.
苏联是第一个建成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因此也就成为了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本土化的试点。实践表明,苏联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方面是成功的,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是失败的。无论是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还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法治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即使在今天,对于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国来说,其经验教训仍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想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再认识,以就教于读者和同行。(一)对斯大林有关论述的评价在我国出版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里,一般说来都把斯大林关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论述尊为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经典依据。斯大林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论述,集中地体现在他那本《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中。尽管那段文字比较的长,但由于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在这里也还有全文引述的必要。斯大林写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艰难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过程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50年间妨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大阻力 ,来自原苏联斯大林模式哲学的深广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2 0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终于产生了最伟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它的大众化 ,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但也有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一)今年,是斯大林同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发表40周年,1950年6月20日,苏联《真理报》以显要的位置和相当的篇幅刊登了斯大林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重要文献。这是语言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近40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所指引的正确道路,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指导语言学研究,并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斯大林的研究和评价,几十年来一直持续不断,起落交织,褒贬不一。随着俄罗斯出现重评斯大林的现象,我国学界对这一研究也开始进行新的反思。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且渐成热潮。在这两种趋热的研究中,作为二者结合点的斯大林国际关系思想研究却仍处冷寂之中。因此,从国际关系的主导话题"国家利益"出发来研究斯大林的国家发展和国际战略思想,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  相似文献   

9.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经由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直至斯大林体系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与20、30年代苏联哲学讨论密切相关的理论发展过程;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过程主要发生在30年代以后,以凯德各夫和科普宁为代表的认识论派对突破斯大林体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全面了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该体系的利与弊,并由此正确认识和发展、完善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在一些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依然存在着复杂的民族矛盾。人们长期以来总是认为是斯大林提出既反对民族沙文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正确原则,实际上这个思想是列宁在批判斯大林的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过程中提出来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长期实际斗争中,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上,斯大林都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伟大人物。这与其说是他的不幸,莫如说是他的光荣。 自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迄今40多年间,对于斯大林及其哲学思想,无论从他所属的阵营内部,还是从其外部,均提出了毁誉不一的定评。个中缘由也非常清楚: 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步入了以斯大林命名的新时代。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第二大强国的苏联任职时间最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之后国际共产主…  相似文献   

12.
布哈林是苏联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理论家。在工业化的问题上 ,他创立了一套与斯大林模式截然相反的理论 ,被西方称为“反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的纲领”。也正因为如此 ,导致了他政治上的悲剧。但是 ,2 0世纪 2 0年代斯大林和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的争论 ,谁是谁非 ,历史今天已做出公断。本文拟就斯大林和布哈林在农、轻、重的比例及其关系问题上的争论做一个粗浅的比较和分析。斯大林主张 :先工后农 ,先重后轻。斯大林在农、轻、重关系上的先工后农、先重后轻思想早在 192 6年就有所表现。当时他讲 :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加快我国工…  相似文献   

13.
論俄語詞組     
斯大林同志的天才著作《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发表之後,为语言学界创造性地发展语言科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斯大林同志关于语言与社会意识紧密联系的学说,关于基本词彙的学说,关于语言的语法作用的学说为解决许多目前尚待解决的句法方面的问题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当然也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日趋丰富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斯大林指出:“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中。”(《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由于这样,就使古今词汇在词义、语音和构词规律等方面,产生了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是斯大林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所写的语言学著作。时隔半个多世纪,虽然斯大林的某些思想备受争议,该著作中的一些观点也饱受质疑,但我们认为这一语言学著作依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章首先介绍该著作的历史背景,然后从语言的非阶级性、非上层建筑性以及渐变性和不平衡性几个角度分析斯大林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早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给前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关于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1.斯大林个人的性格特征;2.工人阶级自身心理特点;3.整个俄罗斯民族心理特性。这三方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脱离了其中的任何一点可能就不会造成斯大林模式的出现。这其中工人阶级的自身心理特点和俄罗斯民族心理特性为斯大林模式的出现铺下了基础,而斯大林个人的性格特征则是最终的导火线。当然,如果没有斯大林个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最终也会出现专制局面,但情况可能会两样。也许会成为开明专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斯大林的研究中,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是一个热点,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系统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作进一步较系统地探讨,从而进一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  相似文献   

18.
邓副主席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这就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提出的问题。今年三月十四日是马克思逝世百周年纪念日,我们要纪念马克思,就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百多年来的情况。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也是在不断分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我们过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往往只注意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把他们孤立起来静止地作单线的研究,这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应该把他们放到历史的潮流中去研究,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各种流派作总体联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前提的变化,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理论也在不断完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充分发展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认为,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使命,其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思想及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反思斯大林这一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培养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的风尚,从而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