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学大辞典》对视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视觉新闻包括电视新闻、纪录电影新闻、图片新闻等新闻文体。狭义的视觉新闻是指运用形象化手法来表现事物而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本文所谈的是狭义视觉新闻。近几年,电视传媒飞速发展,报纸媒介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如若还满足于四平八稳的叙述,就会失去更多的读者。要和图文并茂、现场感强的电视媒介竞争,文字报道必须改变其刻板、呆滞的表现手法,增加其可读性。视角新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要写出好的视角新闻,借鉴一些文学手法是必要的。在可读性、表现力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2.
有关视觉"整体与部分"的理论,与新闻摄影依赖于视觉传播的方式相吻合,因此可以借鉴到新闻摄影传播的研究中来。本文着重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与部分"的理论分析新闻摄影如何反映新闻事件,探讨该理论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运用,在实践中对如何运用该理论来策划新闻摄影报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导刊》2004,(6):57-57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活动,它以深刻和全面为报道理念,运用解释、分析、评论等报道方式来认识、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表现方式.来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就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新闻报道中,运用背景材料还是一个弱项。而背景材料的运用是关系到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穿透力、影响力,如何增大信息量,充分实现新闻价值和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功能的问题。 本文拟谈点个人看法。 一、背景意识 目前我国不少新闻采编人员着意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意识不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只作直观性的报道,不是运用背景材料来说明问题,而是通过大量的主观色彩的用语来解释新闻内容。这必然导致报道干巴乏味,削弱其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无法满足受众的要求,甚至使受众难以接受。所以,增强“背景意识”,是采编人员应当解  相似文献   

6.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普通的人民”。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视觉发现和报道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以百姓的角度来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以百姓的认知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点作为传播内容和中心,力求把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及喜怒哀乐等作为  相似文献   

7.
李肃人 《新闻实践》2012,(12):47-48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的最大区别就是以视觉构图的形式来报道新闻,强调视觉冲击力,也就是说必须以画面来讲故事,离开了画面这一特点,摄影报道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是指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等内容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它是一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①.解释性报道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付识睿 《今传媒》2012,(4):136-137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运用语言的任意性、谎言性来解释不同的报纸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不尽相同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较不同报纸媒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件事情报道的差异性,指出新闻传播并非是客观性的而是主观性的,并且通过分析在新闻传播领域,语言的特性对报纸新闻语言的影响,试图给新闻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闻杂志人物报道运用视觉叙事结构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景观社会和社会场域构建的日趋成熟,新闻业的竞争也进入以符号为实质的感官媒体竞争时代. 对以视觉竞争为主的新闻杂志而言,人物报道作为传统视觉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体裁,是最适合运用叙事技巧进行意义传播和话语构建的深度报道类型.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根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①根据《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的解释,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②这两个对于深度报道的解释,虽然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解释”、“分析”展开的报道才称得上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2.
这一讲是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讲座的绪论部分.在讲新闻的分类和体裁及其应用之前,应先弄清新闻二字的含义.从新闻学来说,对新闻二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解释,单指报纸、电台和通讯社每天发表的消息,不包括通讯等其他报道体裁。因此,新闻也叫消息,消息也称为新闻。另一种是广义的解释,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它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每天发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总称.我们这个讲座谈到新闻二字的含义,是指后一种,它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这一讲分以下三节:  相似文献   

13.
潘攀 《新闻传播》2006,(10):36-37,39
所谓图表新闻,就是运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它可以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而存在,也不仅仅是文字报道的一种补充、解释,而是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报道形式,有着完整的新闻性,可以独立地陈述新闻事实。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文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哪些报道可以称为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从服务读者角度出发,挖掘和拓展报道深度和广度满足读者需求;极度接近事实真相.还原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面目;从单一新闻事件的个案引发思考,推动社会制度变革和法制进步,深度报道的外在形式很多。在新闻专业理论中,对深度报道也有很多相近的解释。《新闻大辞典》中称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翻阅报纸时,图片新闻往往首先映人眼帘,那些视觉冲击力极强,蕴藏深刻内涵的图片新闻,确能抓住读者。新闻摄影是用直观形象来报道新闻的,这个“直观形象”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心灵的冲击,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图片新闻的细节表现。 在图片拍摄过程中,如何运用细节表现内涵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6.
解释性报道是把通过深入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或分析新闻事实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向以及深层意义等方面作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形式。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盛至今,使用这种文体特征十分明显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主  相似文献   

17.
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用背景材料和相关事实对新闻加以解释分析的报道.解释性报道不仅要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是纯客观报道),而且要报道同新闻事件有关的巳经发生的事实以及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使人们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或者说,解释性报道就是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而已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对新闻事件作出深入的解释、说明、分析,用客观事实而不是议论来解释说明新闻事件.正如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林兹特诺姆所说: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报纸编辑和记者的视觉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和互联网的夹击中,报纸一方面在新闻报道上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报道的第一时间落后的情况下,加强深度报道和分析报道;另一方面,在编辑上倡导“视觉革命”,在眼球争夺战中运用生动的信息图形来介绍、阐释新闻。  相似文献   

19.
背景材料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求对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作分析、解释,并交待有关的背景材料.新闻背景材料是深度报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新闻背景材料?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呢?  相似文献   

20.
何谓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一种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在西方很流行,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也开始较多地使用这一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在新闻要素“五个W”中,着重点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二、提供背景性事实,用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这是与评论的不同2处;三、具有集中、整理的功能,使读者获得完整的信息,满足读者对一详细报道”的需求;四、由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因此还具有通俗的特点。在目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