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学因应培训教师的需要而获得发展的生命力.在美国教育递嬗的过程中,师范学校关注教育学的独尊地位逐步丧失,大学日益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主要场所.在以学科的形式进入大学之后,美国教育学的科学研究作为大学教学的一部分逐渐得到认可.在美国大学制度框架下,美国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逐渐趋于完善,教育学的专业性不断增强,教育学的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教育学的理论探讨也在不断深入.事实上,美国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并不稳固,其科学性不断受到质疑.这种对教育科学的价值与效用的怀疑始终影响着美国教育学的发展,造成其命运时沉时浮.即便如此,美国教育学随教师教育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其的认识也逐渐走向深入.美国教育学发展考析可为我们分析、甄别、反思、评判美国教育学理论提供历史基础,并为我国教育学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育碎思     
《教育》2009,(9)
作者:郑金洲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苏联的教育学是处方式的教育学,而美国的教育学则是药理式的教育学。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郑  相似文献   

3.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上个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创造之父奥斯本(A.F.Osom)。创造教育学也是首先创立在美国,大约是40年代末,它是教育学与创造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那么,创造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中国产生的呢?有人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国外传入  相似文献   

4.
在收集美国五所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美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建设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科在中美两国发展境遇迥异,美国教育学的发展处于最强势的地位,而在中国则处于受冷落的境况。美国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其作为一种强势学科存在的主要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教育学在美国如此繁荣?美国教师的专业化运动和教育学的应用化以及提升学历后收入的提高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教育学科生存环境,对我国教育学的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教育学六十年的发展历经曲折,老一辈教育学家亲历其中,他们的个人经历,记录了新中国教育学的成长历程。当代教育学家陈信泰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学习美国杜威教育学;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第一批教育学研究生班,跟随苏联教育学专家学习苏联教育学;毕业留校任教后,在模仿苏联教授教育学的过程中,受多位老教授的影响,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他早期研习教育学的几个阶段,是新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他的个体经历,是新中国教育学早期发展历程的个体写照。  相似文献   

7.
项建英  杜莹 《教育评论》2014,(4):149-152
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日本教育学教习、美国教育学学者、苏联教育学专家在中国教育学科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末日本教习是中国教育学术发端的重要推手;民国时期,美国教育学者来华促使中国教育学术蓬勃发展;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学专家的到来使中国教育学术出现结构式转型。在中国教育学术的发端、发展和转折时期,外国来华教育学者在中国教育学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育学,是指研究各门科学学科教育问题的一类科学。国外自70年代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在苏联、日本、美国等国家,学科教育学的建设有了较快发展。我国从80年开始,建设学科教育学的任务提到了日程,近几年先后出版了数学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政治教育学等等许多版本,全国高师界还召开了两次学科教育学学术研讨会。我校学科教育学被省教委列为省属院校五个重点学科之一;学校成立了学  相似文献   

9.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以工程教育学为学科基础,遵循工程学与教育学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逻辑,其实质是技术与人文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交融。在实践中,跨学科的逻辑表征在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缘起、目标与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研究认为,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是美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我国可借鉴相关的做法,通过深化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理念、组建跨学科培养组织等方式创新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新工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学教育学,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学习教育学,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学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首先要和资产阶级生物学观点为指导的教育学划清界限。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说:“广义的教育,乃是使得社会生活继续不断的方法”。又说“生物的生存,凭借传递的历程;社会的生存也是这样。社会所凭借的传递的历史怎样进行呢?是由于把年  相似文献   

11.
陈志萍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137-140,158
从对中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的教育学基础教科书比较中可以看出,在中国教育学教科书中,有外国的影响和痕迹.如何处理中外教育学理论关系,也关系到中国教育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的先驱郭秉文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100周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为之举办了专题国际研讨会,纪念这位第一个在美国也是国际上知名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的中国人。郭秉文1914年的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实际开启了中国由借鉴和模仿日本教育学转为引入与建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并结合本国实际开展教育学研究的进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学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说,郭秉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意味着中国教育学人正式进入国际教育学界一试身手,试图对人类有所贡献。为了纪念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本刊特设“郭秉文专题研究”,汇集在纽约国际会议上的精彩之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师教育》2015,(4):90-91
<正>教育学因应人的教育需要而成为了一门科学。在培根的科学分类中,教育学是占了一席之地的。人都是受教育的,人人都有着一定的教育经验,也因此人人都可以对教育乃至教育学品头论足。尽管,教育学与一些相近学科被称为经验科学,但教育学在学术界的待遇一直以来却不见改善。1891年1月美国《教育评论》(Educational Review)创刊号第一篇文章为哈佛大学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所写,题目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吗?"("Is there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历史悠久,层次多样,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和发展机制.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应借鉴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多层次、多规格的成人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建立能力导向的教育目标,完善成人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职业指导,优化导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成人教育学”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成人教育学"的由来和演变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了诺尔斯与"成人教育学"的联系,简述了诺尔斯设想的"成人教育学"框架以及美国成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脉络,并从词源学、经验价值、学习者、学习准备性等方面对"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并结合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我国课程发展的历史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里程。解放前,我们主要是译抄国外的教育学,先是学日本,后又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学习苏联的教育学。直至60年代初我国才着手创建我国自己的教育学。进入80年代以来,教育理论发展迅速,相应地,教育学教材也呈现出种量繁多,异彩纷呈的局面。据统计,从1979年到1988年正式出版的教育学教材计有78本(种)。纵览诸多的教育学教材,其中不乏精品,但总体或局部地尚存在一些急待改进的问题。首先,一些重要的概念论述不够精确。例如,不少版本的教育学将“教学方法”定义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师教育中案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教师教育中案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张奎明一、案例方法在不同专业和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比较案例方法,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1992)将其定义为:“教育学的方法与教学案例的联合应用。”案例方法不同于个案研究,按照舒尔曼的观点“案例方法是教育学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体现教师教育的重要载体,调研显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均不喜欢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纵览我国60年来350多个不同版本教育学教科书发现最大特征:内容建构模式化和文本叙事教条化。美国经典教育学教科书呈现亮点:内容建构关注本土实践;教科书文本叙事着眼学生;教科书内容与教师教育领域有关系列标准要求的匹配性显著。今后我国教师教育教育学教科书改进要贯穿本土实践意识;融入多元表达形式;转变知识本位取向。  相似文献   

20.
王凡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4):119-122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在全美研究生院的教育学专业排名中一直在前三甲的位置,足见其水平之高。研究与探讨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与经验,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