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11月10日,广州日报收到一封“救救孩子”的群众来信,信中反映,有个像维吾尔族的小男孩正在广州市芸林区东望村流浪,他来自何方?怎样来到这里,由于他年纪太小,又不懂广州话,无法问清。目前衬里人东家饭、西家衣帮他度日,眼下严冬将至,大家担心这孩子难于度过寒冬,请求报社帮他寻找父母。 广州日报接到这封群众来信后即派记者黄萍儿和江小川两位女记者赶到东望村,要见见那孩子。村委会和当地派出所派人四处寻找,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在村中小学校门口找到这个满身脏兮兮的小男孩。两位女记者像大姐姐一样与他打招呼,又带他到街上店铺里买了双新鞋。他穿上新鞋后慢慢消除了对生人的胆怯,对两位女记者竖起一拇指和一尾指,说他刚6岁。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我社的记者报了一个选题,说是在一次刑法研讨会上,一位韩国学者谴责中国刑法缺少人道主义。其理由是,在中国,如果有人捡到一个孩子,抚养几天后又把孩子扔了,中国的司法机关并不会认定此人构成遗弃罪。记者说,他会后采访了这位韩国学者,了解到,在韩国,人们只要捡了孩子就必须抚养或妥善处理,否则就要被判遗弃罪。因此,他想写一篇报道,呼吁立法者尽快弥补韩国学者提出的立法疏漏。对于记者的这个选题,我有些怀疑。因为根据常识,韩国一定有自顾不暇的穷人,如果这些人捡到了孩子却无力抚养,他们怎么办?难道韩国强制这些人必须抚养弃婴,…  相似文献   

3.
有个粮食专业户在家门口的大树上,架了一个风扇,利用风力来解决扬场或风干粮食之需。想不到,几天之后,有个记者发了个消息,说这个专业户建成了“家庭风力发电站”,弄得不少人赶去参观,专业户应接不暇,叫苦不迭。而参观的人无不摇头,连呼上当,有人甚至说那个记者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大钟寺的农贸批发市场,总有一些年幼的儿童在菜摊旁为父母过秤、收钱,其动作俨然一位老道的菜贩。记者在这个市场问一个外来贩菜的务工人员:“为什么不送孩子上学?”他回答:“家里盖房的钱还没攒够,哪有钱交那么多赞助费供娃儿念书。”当记者问旁边的小孩“想不想读书”时,孩子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渴望。这位来自山东的何东风小朋友,6岁就跟父母在路边卖菜。听他父亲说,每当看到北京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小东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曾见一漫画,至今记忆犹新:画面上有两人在浴室门口相遇,一人对另一人笑脸相迎曰:“×局长,您亲自来洗澡?”这实在是对“好谀者”的绝妙写照和讽剌。遗憾的是,有些新闻工作者也经常有意或无意地沾上了“好谀”的陋习。例如,1988年湖南某报就曾报道过某区长的女儿在一家工厂只当了个电工的事,其言外之意无非是:“这个区长多么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可明眼人一看则知,这是“谀  相似文献   

6.
肖云儒 《今传媒》2003,(6):88-89
事情似乎有点不好理解:两位早已过了偶像崇拜年龄的记者、作家,在传主原野本人并不支持的情况下,用一二十年时间追踪他、采访他,积累有关他的资料,热忱执著地要把他推介给传媒界的同道,推介给社会,而现在终于把他写了出来。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直陈对这个人的折服和“崇拜”,别人可以不明何以会如此,我却略知就里。我了解原野这个人,我们在陕西的主流媒体共事多年,算起来他还是早我两年的学兄。再往白里说吧,我本人就是  相似文献   

7.
有个粮食专业户在家门口的大树上,架了一个风扇,利用风力来解决扬场或风干粮食之需。想不到,几天之后,有个记者发了个消息,说这个专业户建成了“家庭风力发电站”,弄得不少人赶去参观,专业户应接不暇,叫苦不迭。而参观的人无不摇头,连呼上当,有人甚至说那个记者“吃饱了撑得慌,靠吹牛皮、说大话来消化镆镆。”记者怎么会弄出这种恶作剧式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就是"他说" "新闻就是‘他说’,"为了强调引语的重要性,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学院院长、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佩曾这样说.这是为什么呢?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观点,就等于夺走了别人说话的权利.记者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公权不能变成私权,记者不应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记者个人观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引语,就不能称之为记者.  相似文献   

9.
李鹏飞 《今传媒》2010,18(10):128-129
面对记者的采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戒备心理,对方一般都会说一些他愿意说的而回避他不想说的,而这就要考验记者的采访功力了。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有的记者干脆就按照事先罗列好的问题一个一个来问,其实这样做有时候会失去一些能出彩的回答,有的时候采访对象的回答只要记者再追问下去就很能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先生的女儿只有3岁,在一所幼儿园入托。前两天,李先生去接孩子时,被门口一位老师拦住了,让其掏钱为孩子报英语班。孩子入托时间不长,而李先生已经  相似文献   

11.
提起修水新闻界的饶小鹏,知道他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饶记者的人不错,象一个记者。”夸赞之情溢于言表。饶小鹏1959年出生于修水县的一个小山村,18岁时当上了一名孩子王。工作之余,他一有空就是爬格子,其作品也困此时时见诸报端或被上级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采用,因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编外记者。1983年元月,饶小鹏由学校调入当时的修水县广播站。由于当时单位人手少,饶小鹏不但要值机、播音,还要经常挤时间下乡采访。写稿通常只能是深夜。可以说,一人做了三个人的工作。饶小鹏象上紧了发条的钟,一旦开始就…  相似文献   

12.
田加刚 《青年记者》2007,(21):26-27
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好记者与坏记者有是非分明的界限吗?一下面三个记者怎么看也不像坏人。第一个是北京的一个记者。他工作敬业而勤奋,关心人民生活健康,富有正义感,在听说有人用废纸箱做包子馅出卖后,他决心将这件坑害消费者的事件内幕曝光。但是制作这种包子的作坊极其隐秘而难找。他认为,既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而他的职责只是把这形象地告诉公众。于是,他亲自担任导演和摄像师,又雇请了几个演员,认真地把制作纸馅包子的详细过程录下来,然后在电视台上播放。他出色地成了任务,节目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他所在的电视台因此扩大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记者从事的是世上最年轻的事业。原因有二:其一,记者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崭新的人和事,也就是他面对的工作对象永远是新的;其二,在还原这些新近发生或者新近发生变化的新闻事实时,记者要时刻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也即记者要时时更新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立定脚跟一次,议论到记者的修养问题,我请教邓拓同志: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修养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了四个字:“立定脚跟。”他说:“我说记者要立定脚跟,是说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性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敢于讲事实,讲真理。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说:“我们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能回避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天天面向现实生活,而且经常要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对于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立定脚跟,要善于进行独立思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记者,说好当真好当,说不好当也真不好当。原因就像台湾记者徐璐对广州《亚太经济时报》记者说的那样:许多大陆记者都不那么像新闻记者。确实,记者如我,就真不知道自己像不像一个“记者”。记者更像一个官。有一件轶闻:在较闭塞的山区县城,夹道欢迎记者来访,还挂了大标语。因为县领导人看新闻电影见到周总理接待外宾时身边站着个人,说是记者。我当书记都未见过总理,他记者整天跟着,该有多大! 有一种场景:到那即使很发达的上海工厂去采访,厂门口有时也要在黑板报上用粉笔大书“热烈欢  相似文献   

16.
《浙江档案》2004,(11):42-42
奋斗一生求和平童年:英雄早熟亚西尔·阿拉法特出生于1929年8月4日,在7个孩子中排行第六。阿拉法特4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童年的不幸养成了他固执、坚韧的性格。他的大姐伊娜姆说,阿拉法特从10岁左右就显示出了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不论在玩的方面,还是在感情方面,他都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二战爆发后不久,亚西尔就把这一地区的阿拉伯孩子组织起来,分组进行操练。他手执棍棒,敲打那些不服从他命令的人。他也喜欢在我们家的庭院里野营。”青少年:投身革命阿拉法特17岁之前就参与反抗英国人和犹太人的斗争,将武器…  相似文献   

17.
周云龙 《青年记者》2010,(11):57-57
别看电视台的记者们拍过高官,录过百姓,神气活现的,他也有怕的,最怕采访一种人——那些被誉为"祖国的花朵"的孩子,因为他们在答记者问时,俨然一副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架势,而说的却多半是正确的废话,不是"今天听了这场报告会,深受教育",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8.
也是昨天,才确定下来,召开一部作品讨论会,对我来说,应该说是一件喜事。好比说,生了孩子,大家伙聚在一起,吃点喜酒什么的,高兴高兴。我相信,昨天这个时刻,好友武修敬一定在那里熬过最难度过的时刻。那难熬的时刻,决定着他的命运,人的生命尽头到了,结束生命前的时刻,又哪能不痛苦不堪呢?果然,没有  相似文献   

19.
让体育好看起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走出去,请进来 2001年11月的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光临了《南方体育》编辑部,他是韩国《朝鲜体育报》足球部记者秋渊求。编辑记者们都很好奇,刚开始,大家只是礼节性的交流,了解一下中韩两国体育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究竟有什么区别。过了一会儿,秋渊求切入了正题,他说,  相似文献   

20.
好记者刘斌     
两个多月来,宝鸡日报社记者刘斌、宁丽君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事迹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扬。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正气歌。 宝鸡日报总编辑卢愚评价说:“刘斌在歹徒抢劫时,首先掏出了相机,想的是工作。他制止歹徒抢钱喊那一嗓子,足以动天地,泣鬼神。” 刘斌同许多记者一样,是很平凡的。但是当我们寻觅他平素的踪迹时,深为他的许多事迹所感动,因而又觉得他是一个不平凡的记者。我们把这些枝叶片段记录下来,以希冀对人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