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他是史上第一位几乎走完了丝绸之路全程的有真实姓名记载的中国人,后世的人们将其与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并称为中外三大著名旅行家。但其实,这个响亮的名头却始于他人生一次重大的不幸遭遇。在一次中外军队的战役中,由于中国远征军的战败,他不幸成了战俘。然而,他又是战俘中极少数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1,(2):89-97
卡塔尔向中国学者颁奖《海上与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此次会议的议题是"摩洛哥大旅游家伊本·白图泰"。来自阿拉伯国家、伊朗、英国、美国等  相似文献   

3.
儒勒·凡尔纳创作了八十余部长篇或中篇小说,发表了许多大部头通俗读物,例如:《法国及其殖民地插图地理》(1868年)、《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1878年)、《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883年)等。他自己单独或与人合作创作了十五部剧作并得到上演。从他的头三部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和《从地球到月  相似文献   

4.
伊塔洛·卡尔维诺反复阅读思忖着《马可波罗游记》,只是如他所言,他"并不打算追寻这位幸运的威尼斯商人的旅程",考证旅行中的每一个地点,他只是借着游记任由自己的想象驰骋,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旅行?!在他的笔下,威尼斯爱好幻想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和鞑靼国年迈忧郁的统治者忽必烈汗进行了一次对话,《看不见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有史以东,最有名的旅行家也许要数里梅尔·格利佛了。他“原是个外科医生,后来在好几条船上当过船长”。然而这位著名的航海家却是十八世纪的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利佛游记》一书中的虚构人物,实际上并无此人。可是,凡是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感到书中的主人公栩栩如生,好象确有其人一样。 1726年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署上作者的姓名。扉页上写的是:“里梅尔·格利佛天涯海角游记……”很多人看了这本书都信以为真。当时出版的游记很多,讲述的故事不少,但都不象虚构的格利佛历险记那样离奇。有位船长甚至说他和格利佛船长很熟悉。也有些读者在认真阅读之后,说该书通篇是过分夸大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的医中之王伊本·西拿劳成伊本·西拿是伊斯兰世界最有名的医生和哲学家。欧洲人称之为阿维森纳。他生于中亚布哈拉附近的艾弗申,青年时代学习医学和哲学,因治愈萨曼王朝统治者的病,获准在王家图书馆阅览藏书。他21岁时父亲去世,此后,他漫游伊朗各地,为各地...  相似文献   

7.
元、明之际,曾有两位意大利人来过中国。一位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他那部《马可波罗游记》使他名扬于世,至今仍被我们视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中意友好往来渊远流长的象征。相比之下,他的同胞利玛窦的知名度就小多了,对之评价也不那么高。其实,利玛窦对中西文明...  相似文献   

8.
吴正格 《寻根》2021,(3):89-91
元朝面条"由中传意"递嬗意大利面条,是游历过中国并将其系统介绍给欧洲人的马可·波罗使然.这作为中意两国的丝路情缘,令人赞赏.可是,《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也引起学界种种质疑,其中核心问题就是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有外国学者断定:中国史书中没有他来过中国的记载,他可能只到过中亚的伊斯兰国家;有的认为他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苏莱曼·丹吉尔,约9世纪人,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旅行家和著作家。9世纪中叶,他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归国后于851年将其东游见闻记述下来,写成《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成为阿拉伯人关于中国与印度情况的最早记载。在苏莱曼的笔下,尤其保存了许多关于中国沿海商业、交通和法制、物产及文化等忠实可靠的珍贵材料。从9世纪始,穆斯林著作家眼中的中国,是处于阿拉伯之外最伟大的国家,直到14世纪中叶这一看法仍无变化。尽管苏莱曼仅以商人身分来中国游历,但出于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他对中国的观察是十分细致、准确的,由此使《中国印度见闻录》的材料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翔实可靠的特色。同时其叙述语言简洁而不凌乱、自然而紧凑,达到文辞朴素无华,苏莱曼因此立于真正著  相似文献   

10.
丝路之行     
丝路之行陈毅平编译《读者文摘》撰稿人弗杰斯·波得维奇,沿着举世闻名的商贸古道,作了一次丰富多采的旅行。他跨越巍巍喀喇昆仑山,寻访人间仙境香格里拉长寿谷,最后到达中华文明的摇篮古城西安,登临雄伟的大雁塔。历时一个月,行程4000英里。下面就是他写的游记...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本刊从本期起特连载李桅同志迻译的《普希金传》中的两章——《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普希金传》的作者列·格罗斯曼(1888—1965)是苏联作家兼文学研究工作者,1911年卒业于敖德萨诺沃罗西大学法律系。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发表作品,1921年起着手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工作。他所写的《苏霍瓦·科贝林的罪过》受到过高尔基的赞扬。传记和传记小说是他作品的主要体裁。这部《普希金传》则是他传记作品中的一部力作,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作者在书中用饱含激情的笔触记述了伟大诗人的一生:从就读皇村,流放南国,囚居故里,受辱宫廷,直到死于决斗.《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速两章,写得尤为扣人心弦,史家的信实和作家的激情交织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的援引,则使读者在深入了解诗人悲剧性的死的同时,更增加对他的景仰,痛惜和缅怀之忱。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是英藉德国伟大作曲家亨德尔逝世250周年,在纪念这位音乐大师前,必须介绍一下他赖以留芳百世的清唱剧。这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仅用于教堂礼拜时演唱,内容均取自《圣经》故事,因此又有"神剧"、"圣剧"之称。亨德  相似文献   

13.
拉施特(1247—1318,全名拉施特丁·法兹勒阿拉赫·伊本·阿布勒海尔·阿里·哈马达尼),是波斯著名历史学家。他在14世纪初主编的历史巨著《史集》不仅囊括了中世纪世界各国、各民族历史的内容,而且包含有研究14世纪以前蒙古及中国北方其他游牧部落的历史的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拉施特出生于波斯哈马丹城,年轻时便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但到1295年统治波斯的蒙古伊利汗国第七代伊利汗合赞汗即  相似文献   

14.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位阿拉伯天才:“他在作为一个成年人的54年工作生涯中,用不到4年的‘隐居’就完成了一部著作,从而达到了毕生事业的顶峰。这部著作在视野广阔和深度方面,在聪明才智方面,都可以与修昔底德或马基亚维里的作品相媲美……他精心构思和明确表述了一种历史哲学,这无疑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任何心灵所曾经构想过的这类著作中最伟大的一部。”获得如此美誉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历代最卓越的历史学家、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勒敦。  相似文献   

15.
蓬生 《世界文化》2011,(2):27-28
哑行者,中国上个世纪曾旅居英美42年的文化名人蒋彝之谓也。20世纪30年代,他首先去英国,在那里生活达22年。这期间,他开始以哑行者为笔名,用英文创作系列游记,而其中的《伦敦画记》《牛津画记》《爱丁堡画记》《湖区画记》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20,(3)
正《马可·波罗游记》(后文简称《游记》),一名《寰宇记》。现存最早的版本是由西班牙托莱多教会图书馆收藏的塞拉达拉丁文抄本,其书名为《对世界的描绘》,其他抄本和印本大多采用"游记"或"行记"一类名称。不久前,美国作家拉塞尔·弗里德曼与俄罗斯裔插图画家巴拉米·艾巴图林合作写了一本由十分精彩的文字和极为精美的插图组成的新书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怎样获得《跳蛙》故事的所有权章士法编译马克·吐温是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风格幽默,深为读者喜爱。小说《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是他的成名之作。这篇作品的来源伴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而这段趣闻的起因来自杰姆·吉利斯和他的宠畜们。杰...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05月19日热烈庆祝第7个中国旅游日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据相关记载,《徐霞客游记》最后一篇为《滇游日记十三》,所记时间自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十四日(农历)在鸡足山二十余日之事。九月十四日后无记,徐霞客游记至此止。依此言之,《徐霞客游记》收笔之地当为鸡足山,收笔之作当为《滇游日记十三》。  相似文献   

19.
这是1910年作者弗拉季米尔·克拉夫季耶维奇·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曾以《旅途日记摘抄》为名,在报刊上发表的系列游记性文章。至1921年结集成书出版,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这本名为《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生态文明经典书籍就一直在沙俄、苏俄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和世界各地流传。书籍出版不久,其清新自然的文笔,准确生动的描述和发人深思的感悟,就引起高尔基的关注,他为它的表现力而入迷,而倾倒。他认为阅读阿氏作品,"会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阿列克赛·彼得洛维奇·谢尔格延科(1886—1961)是列夫·托尔斯泰挚友彼得·阿列克赛耶维奇·谢尔格延科的儿子,也是托翁最小的朋友。他年轻时,曾帮助托尔斯泰抄写、整理文稿,并从事文学创作达十年之久。他将伟大作家晚年生活的真实情景记录在日记里,后来撰写成书,以《托尔斯泰的故事》为名,公诸于世。这里选译了书中的三篇文章,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家的伟大思想、情操和风格。——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