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第一村     
2008年8月,来自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6800名男女住在一个村子里。他们有着不同肤色,他们操着不同语言,他们过着各自的风俗生活……这个神奇的村子就是北京奥运村。届时它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村。  相似文献   

2.
语言思维认知观认为,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但并非同源产生、平行发展。语言习得过程中,思维塑造语言,而语言则影响和部分构建某些思维;语言使用过程中,二者关系愈加密切,但仍存在着无需语言外壳的思维。不同的自然语言语符系统不仅在韵律、词语、句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呈现为各异的语言形式,还蕴含着各自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特色及其发展阶段,这些要素构成了一门语言的"语言特质"(le génie de la langue)。文章通过梳理和厘清"语言特质"这一概念,从而推测不同水平译员对工作语言的语言特质的掌握程度会影响他们在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解、转换、产出)中对语言形式的处理程度和信息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本雅明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在最理想的翻译问题上所持的观点非常相似:借助外国语言来深化本国语言;主张透明的翻译,反对过度归化。他们持有相似观点并非偶然,然而表面的相似也隐藏着各自理论思想的差异。鲁迅和本雅明生活的历史背景、所持的语言观、翻译观存在差异和相似形,同时也折射出各自眼中理想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空间与时间普遍存在于世界,彼此的不同在于其在人类的不同语言结构要素、语法范畴及其所特有的划分与组合中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民族基于各自不同的时空观念与认知模式,在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时空表征方式。从语言表象上看,具有空间性特质的汉语和具有时间性特质的英语都在存在句中呈现出较为明显且稳定的空间倾向和时间倾向。本文结合王文斌提出的"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观点,以存在句为切入点,并以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为参照,重点审视俄语存在句在时空表征上的个性化差异。经语言事实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俄语因本民族对时空观念的独特认知而有别于汉语和英语,呈现出多样化、时空非对称性表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语言的表征产生了影响。就总体而言,俄语在空间表征上与汉语具有交叉点,在时间表征上又与英语存在相似点。  相似文献   

5.
在东西方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史上,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与我国齐梁年间刘勰的《心雕龙》,双峰并峙,前集大成,后启来世。他们都采用了整体观察、辨证认识的研究方法,其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的认识一致。当然,他们的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也有相异之处,这导源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化背景,折射出他们不同的美学旨趣。  相似文献   

6.
长大的过程就像是一段旅程,每个男孩都以自己的方式长大。他们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不相同。也正是因了这样的不同,他们的少年人生各自呈现不同的底色,进而逐渐展示出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人格蕴涵以及性情特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语言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工具,而在学习期间他们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大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外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发展各自的语言学习策略.促使学生成功地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过渡.最终成为成功的外语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8.
<正> 语言模式是研究语言的理论框架。而理论框架的设计归根结底要涉及对语言的理解问题。不同的学派,甚至不同的学者对语言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对语言理解的不同也就造成语言模式的各异。正因为如此,在世界语言学上,乔姆斯基有乔姆斯基的语言模式,韩礼德有韩礼德的语言模式,等等。这些在语言学界颇有贡献的学者正是在各自不同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世界是五颜六色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气质等的不同,也产生了各自独特的联想和比喻。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一些字面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汇,可能会引起相同、部分相同或不同的联想;而一些字面意义完全不相同的词汇也可能引起相同的联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完全对应、不完全对应、不对应等。这个特点在颜色的表达上,可见一斑。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语言在颜色表达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了"多余人"形象系列,他们既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质。通过对"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爱情观、友情观以及对待自己痛苦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揭示其出现的时代必然性、悲剧性和历史进步性,突显其"多余人"的形象特质。  相似文献   

11.
熊颖  赵伟 《现代企业教育》2012,(24):185-186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很多国外学者作了大量的实验,对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语言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赞成和反对关键期假说的争论几乎相持不下。国内的学者主要是在总结国外学者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观点认为维也纳学派只是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模仿者,本文试图以证实和唯我论的关系这个话题为切入点,讨论中期维氏、石里克和卡尔纳普在这个问题上的异同。由于科学语言是主体间可理解的,那么用来证实的经验陈述绝对不可能是唯我论的表述。他们都认为唯我论将一个形而上意义的"我"作用于经验领域,这样的陈述无法为科学提供经验的意义。但三人的依据却各自不同,石里克从实在的层面、维氏从日常语言的角度,卡尔纳普则立足于物理学语言来否定唯我论。这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根本差异,维氏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经验主义者,证实原则只是他从逻辑语言向日常语言过渡的一部分;而维也纳学派则是不折不扣的经验主义者,证实问题一直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他们只是试图用维特根斯坦的理论框架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尊重差异,让学生的特质得到最完美的发展,这已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理念.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课堂教学更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得以开展.差异性教学就是针对有着不同学习态度、不同学习动机、不同情感态度等特质的孩子开展教学的,它直接影响到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并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凡大才子、大艺人、大文豪、大学者,处世待人的方式,多与常人不同,这与他们看待世界的独特眼光有关。他们的思维方法、处理俗事的手段都不会循于常理。人常说:真名士,自风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语符、语境和语言功能的相互关系,语言学家们从语言的内部或外部等不同的侧面对它们作了各种不同的阐释和分析,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或模式.他们相似或相异的观点和思想都在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语言对比和翻译理论等方面给了我们不同程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总是由男男女女组成的,男女如何使用各自不同的语言进行交际,无疑是人类共同的话题,语言性别差异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但国内外对语言性别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此领域还需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工具”范畴和容纳“工具”范畴的句法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工具”是相对于一定“动作”而言的一种语义范畴。这种语义范畴在语言形式上有种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对此,国内未见系统的研究。美籍华人李英哲、邓守信,日本学者望月八十吉以及我国台湾学者溻廷池等人在借助Fillmore C.J.“格语法”的思想描写汉语时都曾程度不同地触及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观点。但由于他们都不  相似文献   

18.
哈金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分别塑造了五位男主人公:邵彬、孔林、杨教授、俞元和武男。他们表面上职业不同、经历迥异,但哈金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一些共同的特质:从气质上讲,他们五人都被打上了清晰的知识分子烙印;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他们都有着分裂的情感,各自的精神世界里则弥漫着厚重的孤独气息。  相似文献   

19.
郑俊甫 《成长》2007,(10):17-18
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4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不同行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是无数男人眼里的标杆和努力的榜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其语言渗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质。不了解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相关内容的某些差异,就会产生文化冲突。 本文通过对比,论述了汉俄礼仪用语的民族文化差异,能帮助两个民族,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实现正常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