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是平等的,和谐社会需要全国各民族共同努力构建,新世纪新阶段,激发全少数民族的创造活力,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适应时代需要,其出版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原则,努力贯彻落实"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方针,  相似文献   

4.
贾涛 《华章》2010,(25)
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同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命题,赋予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创新勇气.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一个具有永恒教育价值的主题。在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更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它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和伟大的使命感。新世纪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以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一个具有永恒教育价值的主题.在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更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它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和伟大的使命感.新世纪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以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归结为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个主要方面,应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农村全面教育事业三个着力点进行建设,从而实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各个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则不完全一样.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艰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并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一、正确认识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  相似文献   

1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必要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发展路径。从内容、目标、对象三个角度,可以基本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包括"团结"和"进步",二者互为倚靠、不可偏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强调国家观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不应仅仅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民族。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德化""教化"三个方面。"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科学理性水平的提升;"德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民族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变革;"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文化"相对薄弱、"德化"有待加强、"教化"有待提升等挑战,应从解决语言问题、物化问题和普遍问题三方面着手和用力,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的认识日益深化。在民族教育价值论方面,党和政府不仅重视民族教育对于实现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其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将其视为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民族教育方法论方面,强调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实事求是,从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因民族、因地区制宜;在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思路方面,强调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实施"低重心"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民族师范教育培育合格民族师资、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组织领导。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教育观念的创新与更新,为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认识基础。
Abstract:
In sixty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deepened understanding of ethnic education.In value theory of ethnic education,our party and the state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significance of ethnic education in realizing ethnic equality,enhancing national unity and protecting national integrity,but also lay stress on its valu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 and regard it as the basic project of promot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politics,economy,culture and society of ethnic regions.In methodology of ethnic education,stress is laid in carrying ou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reality of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regions.I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thnic education,the emphasis is put on increasing input and support for ethnic education,implement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of"low barycentre",developing ethnic norm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qualified ethnic teachers,and strengthening leadership for ethnic education.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ethnic education concept have provided basic understand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educ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基于民族平等原则和立足国情。在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升了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定位,提升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在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中的地位,创新和发展了具体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种利益诉求增多,民族地区新形势和新情况不断涌现,肩负时代责任的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知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而在我国高校特别是非民族院校中民族理论与民族知识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到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文章在对民族理论和政策相关概念梳理及对研究成果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揭示我国高校中民族理论和民族知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加强此方面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改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两个共同”作为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主题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行动纲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关系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族情,党的民族团结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不断得到创新,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理论就是在理论和实践合力创新驱动下的理论成果。通过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有效的宣传教育以及少数民族干部作用的发挥等路径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理论大众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有效应对狭隘民族主义的侵害,为各民族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治保障,有助于“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建立,使各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画民族团结的同心圆,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7.
在高考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优惠政策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条件,为尊重民族差异、体现民族平等和教育公平原则而实施的,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反思问题症结之所在,本文提出的对策为:应采取国家统筹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应采取入口不限、出口把关、诊断学习、经费包干的策略;应在综合性大学设置民族院系等。
Abstract:
Preferential policy fo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and present social cond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respecting national differences and realizing national equity and fair education.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level of ethnic education in China.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After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enrolli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w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State and students' personal choice,adopt the strategies of open-door enrollment,strict graduation,learning diagnosis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own surpluses or deficits,and establish schools or department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ies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的学习,就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改革开放后三次全教会的主题和影响,回顾了素质教育发展的历程,探讨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全面推进”的丰富含义,间明了“三个面向”、“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以及实防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创流精神的培养;还探讨了素质教育与现行教育的辩证关系、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肯定多样性”是“肯定性行动”与“多元文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美国族群政治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既是美国少数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政治和法律博弈的结果,也有着深刻的文化、教育和经济意蕴.其核心观点是:多样性不是问题,而是资源.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问题、发展民族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于内地高等教育民族班(校)教育而言,我们应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教室内外的正式与非正式互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五年,是青州市民族工作大发展的五年。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得力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法规政策贯彻到位,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努力。今后,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根据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加快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突出要务,服务大局,深入扎实全面作好民族工作,再接再厉,开创各民族和谐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